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培训资料(语文S版)内容摘要:

2、”。 每个百花园由 45 个栏目组成。 其中有三个固定的栏目:“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能说会道”“笔下生辉”和“语文大课堂”交叉安排。 “能说会道”和“ 笔下生辉”各安排 6 次,分别排在第 l、2、4、5、6、8 单元。 “语文大课堂”安排2 次,排在第 3、7 两个单元。 二、教材的特点(一)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文形式多样,安排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的课文。 (二)注重学生各种语文能力的培养 1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 导学设计:泡泡框的形式,提出思考的问题 ;用感悟性、点评性的话语,提醒学生注意相应的内容引导学生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 课后练习的设计:引导学生 3、读书、思考、谈感受、展示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探究发现. )2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词语花篮”、朗读、背诵训练 ) (三)重视文化的熏陶,注意民族性和现代性的统一。 教材选文注重人文精神,注意吸纳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从各个侧面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 (四)加强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三、教学目标围绕三维目标进行,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新理念。 其基本关系是:以知识技能为核心,通过一定的方法指导, 4、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从中培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终促进整体语文素养的发展。 作为小学中高年级的接轨阶段。 助工具书、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加强朗读训练,继续练习默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具有问题意识,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情感。 能认真倾听,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留心观察事物,能用通顺具体地表达清楚所要描写的事物,并能自觉修改习作。 四、落实教学目标的基本措施:1、营造对话学习情境。 (1)学生与文本对话 (2)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 (3)学生与学习伙伴对话。 碰撞出思维火花,从而点燃学习语文的热情 (4)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给学生一个心灵的启示,让学生去问问自己。 最新学习考试资料 6、默读的能力。 默读,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较为常用的读书方式,它比朗读的速度要快,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灵活机动) ,要求读者在不出声读书的同时,一边思考,一边搜集、筛选信息资料,从而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四年级的下册教材,每篇课文的练习中都安排了默读训练。 (3)要引导学生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4)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应注意的问题:1、进一步丢弃繁琐的分析仍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抓住重点、难点是改变串讲串问的突破口。 2以读为本,鼓励学生自读自悟,加强读书的指导。 新大纲因此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们强调读书要四到位:时间 7、到位,目标到位,指导到位,评价到位。 时间到位。 力争每一节课让每个学生的读书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 目标到位。 学生的每一次读书、每一种形式的读书都要有明确的目的。 指导到位。 发挥教师的作用,最终应体现到学生能够读得声情并茂,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评价到位:要加强学生的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 可以在学生读完后问一问:你感觉自己读的怎么样。 从他的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谁还有不同的理解也来读一读。 3、要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在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问难。 可以这样说,这个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学生的自主4、要扎扎实实搞好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5、加强课内外的结合,并注意培养学生 8、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略读课文的教学:1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要把在精读课文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略读课文上。 2重视学生的读,甚至更应让学生多读几遍,对课文内容则大概了解即可。 3对课后问题由学生自学讨论,教师不要讲得太多。 4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可以在课堂上安排学生摘录词句等。 六、关于作文教学的建议结合新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习作的要求,教学中应注意这样几点 :1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 2、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课程标准提出, “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法”,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课程标准提出, “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 10、。 第一单元内容介绍:本单元由四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组成。 其中种子 只拣儿童多处行 钓鱼是精读课文, 爷爷的 芦笛是略读课文。 反映的都是儿童生活,表现了儿童的特点,表达了儿童的思想,抒发了儿童的情感。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生字,能抓住规律,采用不同的方法积累词语。 结合具体语境,运用近义词、抓词语结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同一个意思等方法进行知识的积累。 2、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重点句的含义;能够简要而又清楚地转述别人说的话;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能把自己假期中最快乐、最精彩或最让人感动的一件事写清楚。 3、体会小女孩儿做事认真的美好品质;领 11、会儿童像春天一样生机勃勃、活泼可爱的特点,理解冰心奶奶喜爱儿童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做人道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地抵制各种诱惑。 训练重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做事、做人的道理。 教学建议:以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加强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语的训练。 侧重于朗读的训练,可采用想象读、体验读、配乐读等多种读的形式。 在掌握了几种段的结构的基础上向篇章的结构过渡,引导学生能够按事件的发展顺理清文章结构。 种子一课的教学一、教学目标(略)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 12、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整体部分整体)(一)初步感知,理清思路1、根据投影出示的内容,练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归并自然段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投示出示:根据下面的意思把课文分成三段。 (1)望着交上来的树种,我想说点什么。 (2)小女孩交的树种不多,却是经过精心挑选的。 (3) “我”深受感动。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学习第一自然段(1)自由读第一段,说说读懂了什么。 (2)见到同学们交上来很多树种,我准备说点什么,老师会说什么呢。 为什么。 2、学习第 28 自然段。 (1)默读,思考:小女孩交的树种和大家的有什么不同。 (2)默读课文第二段,思考:从书中找出描写小女孩 14、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二、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初读感知 (二)自主品味,美读升华1、学习 12 自然段(1)指读思考第一自然段中哪些是作者的见闻。 哪些是作者的联想。 用横线和曲线分别划出来。 全班讨论,交流。 (2)自由读课文,划出你自己最喜欢的一句。 交流,说说理由。 品读,体会。 (特别是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A出示句子:成千上百的孩子,闹嚷嚷地从颐和园门内挤了出来,就像从一只大魔术匣子里,飞涌出一群接着一群的小天使。 B用“ 魔术匣子 ”比喻什么。 “小天使”比喻谁。 这样写你觉得怎么样。 (3)理解两句诗的意思:A儿童不解春何在,只拣游人多处行。 拣儿童多 15、处行。 2、学习第 3 自然段(1)自读第 3 自然段,找出作者的联想的句子。 (小小的身躯上喷发着太阳的气息。 )理解这句话。 (形容小朋友充满了活力)(2)这一段还怎样写了儿童的神态和动作。 找出来读读议议。 3、58 自然段(1)指名读第 5 自然段。 找出联想的句子。 反复读,体会联想的作用:A 出示,指读:这繁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B 用“ 阳光下的飞泉 ”比喻什么。 这使你觉得怎么样。 (2)熟读第 6 自然段。 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3)自由读 7、8 小节后,说说为什么说“花也和儿童一样”。 (4)让学生听这几自然段的录音,加深他们的感知。 4、第 9 小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