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年级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提纲内容摘要:
2、近代中华民族英勇抗争的三个史实。 答:1841 年,广州三元里人民奋起反抗英军侵略军。 1839 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收缴英美走私商的110 多万千克鸦片并当众销毁。 1911 年,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林清王朝。 4、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创伤的表现:被迫与帝国主义签订一个个不平等条约。 如:南京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肆无忌弹地掠夺我国的宝贵财富,破坏我国的灿烂文化,侵犯我国的神圣领土、主权和尊严。 第二课 历史的昭示(一)知识要点:1、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著称于世。 华民族历来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著称于世。 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交往中,中华民族历来奉行睦邻友好、和平共 3、处的原则。 们历来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归根到底,都是因为没有先进的,正确的理论指导,没有找到解决中国问题的正确道路。 会主义革命取得的伟大胜利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中国成立 50 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问题归纳:1、我国的民族精神(一自然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 2、民族精神在中华文化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二自然段)伟大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延绵不绝,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补充题目:列举反映我 5、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5 列举一位我国古代或近代史上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和相关史实,谈谈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 答:例如: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捍卫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体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6、民族精神的内容很丰富,就你最有感触的一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你该怎么做。 答:我们要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学习中要做到乐观开朗、自强自信,如考试失败后不能心灰意冷,要善于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争取成功。 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气馁,不退缩,迎难而上。 7、青少年应怎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的教育。 要积极参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会 6、实践活动。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落实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8、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分别是什么。 (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指导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 9、社会主义的本质(数第二段第一句)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10、近代中国的历史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下兴亡 匹夫有责(一)知识要点:1、祖国百年沧桑,已经无数次地证明,落后就要挨打。 们面临历史和时代 7、挑战的新长征指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问题归纳:1、为什么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 ( 1)历史的经验教训已经证明:忧患可以兴国,安逸可能亡国。 (2)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科技领域,综合国力等方面依然处于劣势。 2、为什么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 (1) 、历史上许多中华儿女都“以天下为已任” (2) 、中国还不发达,中国人民还不富裕,中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 (3)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 21 世纪社会主义建设的骨干力量,我们的成败,决定着国家的成败。 3 9、求美,讲究舒适、大方, “一季多衣”取代了过去的“一衣多季”。 (2)精起来的饮食:人们吃得越来越好,越来月精,食品消费逐渐向营养讲究 、风味、方便等集约消费方式转变(3)大起来的住房 :危房改造工程、安居工程的实施,让不少人喜迁新居。 (4) 多起来的轿车:略 (5)鼓起来的钱袋子:略 (6)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略或穿衣:从穿土布衣到追求时尚的流行服装;住房:从土房到水泥钢筋楼房;食:从定量供应到量多质好,讲究营养;行:从步行、自行车到摩托车、小汽车; 2、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小康 就是我国经济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 具体地说,就是到 2000 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两翻,基 10、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是在全面发展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使我国人民的生活在温饱的水平上进一步提高的阶段性标志,逐步实现物质生活比较宽裕,精神生活比较充实,生活环境改善,人口素质提高,公益事业发展,社会治安良好。 3、我国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 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丰富了“三步走”战略,形成了 “两个 100 年”的目标。 第一个“1 12、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6、全面的小康的含义:与总体的、初步的小康相比,全面的小康是较高标准的小康、是共同富裕的小康与精神文明的小康的统一。 (二段最后一句)7、全面小康的三个显著特征:较高标准的小康共同富裕的小康精神文明的小康(字部分的大黑体字标题)8、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意义:将进一步造福十几亿人口,促进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后一段)第五课 财富之源(一) 知识要点: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段第二句 13、)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生产力,创造财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段第一句)3、我国的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二段第三句)4、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问题归纳:1、创造财富的源泉有哪些。 劳动可以创造财富;科学技术可以创造财富;智慧与开拓进取精神可以创造财富。 资本、管理等因素也可以创造财富(一段)2、如何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要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三段第一句) 要形成相应的分配制度和政策(二段第一句)3、在分配中如何实现效率与公平的 15、问题归纳:1、真正的生财之道:无论用什么方法,走什么路子,都必须纳入法律的轨道,走合法经营道路 符合道德的要求。 、义、利三者的关系: 义与法同源共生 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对人们的约束是外在的,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才是最有效的 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收的含义 :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规定,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基本形式。 作用:国以税为本。 国家铺铁路、架桥梁、建机场、离不开税收;国防、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公共事业的发展都需要税收;公务员、警察、教师等从事公共事业工作的人员的工资来源于说收。 (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税漏税的主要危害5、为什么要富而思源。 改革开放 20 多年来,很多人依靠良好的社会环境,走上来富裕的道路俗话说:“吃水不忘掘井人”。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以各种方式回报社会、贡献社会,表现出“富而思源”的高尚境界 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仅表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为什么要勤俭节约。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教科版九年级初三思想品德知识提纲
相关推荐
3、极熊毛色是白色,是一种保护色,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有利于吸水。 这些现象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答案2015浙江温州 )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你认为秸秆变为肥料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C分解者 D无机环境解析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分解,促进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 答案2013四川成都 )下列各项中,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2、,拉近了演讲者与听众的距离。 这篇演讲词就在多处恰当地运用了口语。 例如:“就是在座的诸君,料来也十之九愿有天才的产生罢,然而情形是这样,不但产生天才难,单是有培养天才的泥土也难。 我想,天才大半是天赋的;独有这培养天才的泥土,似乎大家都可以做。 做土的功效,比要求天才还切近;否则,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材料选择具体生动,引 人入胜。
他的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如 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 弃耕的农田 上进行的演替。 比较: 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 起始条件 原来没有植被或原有植被彻底消灭 原有植被没有,但土壤条件存在 经历时间 较长 短 速度 慢 快 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为主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解释小路周围杂草的分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如小路废弃后,会出现 “ 远芳侵古道
2、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 野草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 ,有秋的 ,更有冬的。 A泼辣 蕴蓄 丰硕 蕴蓄 泼辣C. 蕴蓄 丰硕 泼辣 丰硕 蕴蓄4、默写(6 分)(1)亭亭山上松,。 风声一何盛, _。 (2) ,风烟望五津。 ,同是宦游人。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2、和强调句的辨析; 4)引导词与 no 不同用法。 【高频考点聚焦】高考试题对并列连词和状语从句的考查主要出现在单项填空和语法填空试题中,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试题有时也将相关知识设置为考点;书面表达中适时使用一些状语从句会成为文章的亮点。 考点 1 常见并列句和并列连词并列复合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并列而又独立的简单句构成。 在并列句中,这些简单句常由并列连接词连在一起。
时间 种群个体数量 时间 种群个体数量 增长率 : 增长速率 : 种群在单位时间内净增加的个体数占个体总数的比率 指单位时间种群增长数量 (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 种群个体数量 A 种群个体数量 增长速率 时间 增长速率 时间 时间 时间 K/2 种群个体数量 A 种群个体数量 时间 时间 (现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原有个体数 增长率 = Nt- Nt1 增长率 = Nt1 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