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度人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及答案(1,2单元)内容摘要:

2、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 野草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 ,有秋的 ,更有冬的。 A泼辣 蕴蓄 丰硕 蕴蓄 泼辣C. 蕴蓄 丰硕 泼辣 丰硕 蕴蓄4、默写(6 分)(1)亭亭山上松,。 风声一何盛, _。 (2) ,风烟望五津。 ,同是宦游人。 (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5、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 (4 分)雾霾害人,是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作祟的结果。 能否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才是治霾成功的关键。 为此,研究人员建议,清除局部霉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 4、综合性学习 (6 分)7、班级开展了“走进低碳生活”的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1)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世人警醒,一个叫作“低碳”的概念从此叫响,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请根据下面所给材料提炼“低碳生活”内涵。 (3 分)材料一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 )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材料二 随着世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排放量越来越大,对大气、生态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经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 低碳生活: (2)2010 年 422 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 “低碳经济 绿色发展”。 低碳的未来离不开技术的进步,太阳能技术将成为低 5、碳社会的一个标签。 左图是是体现这一主旨的一幅宣传画,请用简明语言说明这幅图片的内容和含义。 (4 分)说明画面内容:(2 分)含义:(2 分)三、 阅读(46 分)(一)阅读下文,完成 82 分)黄昏断想李洪武城市的喧嚣被客车甩在身后,返乡的心情急迫里带着轻松。 甫进村头,天已近晚。 秋树婆娑,月影在望。 有炊烟,有晚露,伴着月的清辉,在不经意间触发了诗兴:原来诗歌就在这乡村近晚的炊烟里,生活的气息扑面而来,似乎到了浓得化不开的程度。 我在村头下车,想体验久违的乡野暮景。 一切那么熟悉,却又那么陌生。 笔下多次出现的故乡小村依旧,静得像一幅画。 四野平旷,蛩声入耳。 西天最后一抹晚霞把色彩随意在天幕上挥洒,似 7、不会忘记我清明时给他留的伤痕、春来为他吹奏的柳笛音、夏夜在他怀里听到的乡情野闻。 站起身,摸一摸粗糙的树皮,为他的隐忍无语叹服良久。 手栽的白杨高耸入云。 他的身下有我捉蚂蚱和蟋蟀时跌跤的印痕,也有割草时用镰 刀在他身上刻下的符号,那一年高考落榜和父亲怄 气时的泪珠似乎也还在。 飘舞的叶片似是声声召唤,唤醒我的记忆,带我回味那青涩的过往。 奶奶的笑声、妈妈的唤归声 在空气里酝酿,跟清风应和。 沉浸在玩乐里、投身于游戏中、迷失在熔金落日和迷蒙烟树里的我不舍离去,而她们的呼唤化成了线,我变成了恋家的风筝身不由己地飞回来了。 掌灯了,家成了温馨的壳,这壳里,爷爷的旱烟光、爸爸收工归来的疲惫身影、妈妈为爸爸拂尘 8、时的小怒、奶奶灯下纺线时墙上的留影,变成清晰的画,在脑海里映过,在田野的寂寞和夜幕的纯净里放大。 我告诉自己,于这一切,这一刻,我不是过客,也不是看客,我是个归人。 老迈的爸爸早已经铺好了炕,躺上去,阳光的味道似与城市里的截然不同,那里面,有我舍不掉的亲情和化不开的乡情。 菜已上桌,酒瓶已开启,茶也正浓,推杯与换盏间放开了束缚良久的心胸。 这时候,肝胆相照,心底无私,那是在牢笼般的钢筋水泥和豪奢霓虹下体验不到的,那是放纵了身心投入天地宽阔里的惬意和自适。 几个月来,渴念在这一刻得以慰藉,但相见也预示着告别。 我不知道,一旦离开,谁能为 我梳理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让我在这宁谧的时空里永安我的魂灵 9、。 (摘自思维与智慧 ,有改动) (3 分) 3 分) 回想往日美好生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 分)中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216题。 (18 分)莲池老人贾大山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 那里有一座寺院, 坍塌的山门殿宇间,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云团似的墨 绿,气象苍古如古老的诗歌。 寺院西南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 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 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 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 11、餐,有米、面吃就行。 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 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 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 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 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 我说:“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 ”“不买。 ”他说, “那是玩具。 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 ”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 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 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 12、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 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 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 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 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 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 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 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 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