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1课 第3节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内容摘要:

2、滕文公下第二章)4大丈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李百药北齐书元景安传)5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6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8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9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陈毅青松)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毛泽东沁园春雪)素材积累卓别林一生最大的笑话有一次,某处举行模仿卓别林演技比赛,参加的人有三四十人之多,卓别林自己也隐名参加,结果他得的竟是第三名,卓别林觉得这是他一生最大的笑话。 (选自“看看新闻网”)基 础 达 标1下列句子中多音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B 4、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D朋友累累劝我放弃这种艰苦的尝试,但是一想到硕果累累的美好前景,我还是坚定了自己的想法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D)A耄耋( 调运(崖勒马( 惊魂甫定(沉淀( 喟然(行不悖( 酩酊大醉(差劲( 拙劣(是而非( 数见不鲜(供给( 囤积(色撩人( 蒙头转向(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A行伍(名宿(贯满盈( 厉兵秣马(倾轧( 不啻(苴罅漏( 荆钗布裙(巨擘( 河蚌(不偿失( 莘莘学子(解剖( 羁绊(中取栗( 感慨系之(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D)A枝柯坎坷苛求百舸争流B蠕动儒雅糯米孺子可教C渎职赎罪案牍穷兵黩武D寒暄喧闹萱草煊赫 6、上海话):_(2)铲铲(贵阳话):_(3)白雪雪(福建话):_(4)红红(厦门话):_答案:(1)香喷喷(2)铲子(3)雪白(4)很红9概括下列各地方言的共同点。 (1)粤语用后缀“仔” ,如刀仔、鸭仔。 (2)成都话用单音节名词重叠,如盆盆、罐罐。 (3)重庆话用单音节名词重叠后再儿化,如刀刀儿、盖盖儿。 共同点:_答案:都表“小称”10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1)单:单_老师说,单_于只会骑马,不会骑单_车。 (2)折:这两批货物都打折_出售,严重折_本,他再也经不起这样折_腾了。 (3)喝:武松大喝_一声:“快拿酒来。 我要喝_十二碗。 ”博得众食客一阵喝_彩。 (4)着:你这着_真绝,让他干着_急,又无法 8、嗜好竣工/英俊强迫/倔强C造诣/逃逸堤岸/提拔抹黑/抹布D湖畔/装扮怄气/枢纽阻塞/边塞解析:A 项, 项, 项,y,t/t,m/ 项,u/s/案: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删除膻味籼米潸然泪下B信笺歼灭缄默间不容发C飙升鱼鳔剽悍彪炳青史D血缘戏谑噱头空穴来风解析:A 项,删、膻、潸都读“,籼读“;B 项,全都读“;C 项,飙、彪读“,鳔读“,剽读“;D 项,血、谑读“,噱、穴读 “答案: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付梓(炮(栉( 锱(必较B颔( 亘(n)古不恤( 否(泰来C歆( 下乘( 咸与(新D执拗( 邂(忐( 便(行事解析:A 项,炮 项,否 项,与 案 10、因此,我们可以凭借这个字的含义来判断它的读音。 如:“蹊”字,读“表示“奇怪”的意思,像“蹊跷”中的“蹊” ;而读“意思则为“小路、小径” ,像“独辟蹊径”中的“蹊”。 2词性定音。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因其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而导致了读音的不同。 如:“处分、处理、处变不惊”中“处”都是动词,读“, “处所、处长、心灵深处”的“处”都是名词,读“。 3语境定音。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不同的读音表示不同的含义,只有正确理解词语及上下文,辨明语义,才能避免误读。 如:“宿”字可以放在下列语境中记忆:他在宿(里想了一宿(天上究竟有多少个星宿(4区别口语与书面语。 如:“露”字,在口语中读“,如“露头、露一手、露面、露丑”等;在书面语中读“,如“露骨、露水”等。 二、形声字要注重分析形旁、声旁,同时注意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对于形声字的考查,命题者常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一个字的声旁已经不能代表该字的读音,如:“龃龉”读 j 读 z 是以相似的字的读音代替正确的读音,如:“谪”读 读、形近字1从字的部首和声旁入手,结合字义,正确认读。 如:“箴”和“缄”为同声部字,但“箴”从“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