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内容摘要:
2、活、报刊杂志中出现频率较高但又极易错用的常用词语。 所考虚词主要是平时常用、语法意义上比较接近但在使用中容易混淆和误用的虚词。 所考熟语语句大都源自当年社会新闻材料,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读性。 3考查形式多为选词填空、判断正误为主的客观选择题,个别省市试卷涉及到词语修改的主观笔答题。 另外,在语病的辨析和修改中也可能会涉及到实词、虚词运用是否正确的问题。 所选语料也将更加注重生活化。 4熟语的考查多是四字熟语使用正误的判断,重在用法,要求考生能从熟语的意义、对象、色彩和语法功能等理解和运用;近义实词虚词的辨析涉及到词义、词性、词的色彩、词义的轻重、词义的范围、用法的差别、语体的差别以及 3、根据语境辨析等。 (二)2017 年命题预测及备考措施:1命题预测:2017 年高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考查仍是重中之重,仍会沿袭 2016 年考查特点,另外,实词与虚词的运用合在一起来考查已是大势所趋,在语病的辨析和修改中也可能会涉及到实词、虚词运用是否正确的问题。 所选语料也将更加注重生活化。 2明确重点,有针对性。 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熟语总的来说,重点仍在成语。 而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用错的成语。 所以,在进行成语复习时,应当注意的是那些常见而易错的成语。 3日积月累,准确记忆。 词语的考查这要求考生从形、义、来源出处等方面整体上把握其本 4、身所固有的意义,因此准确记忆词语的语义、使用对象、感情色彩。 这是解题的基础。 复习时还要特别留意积累两用成语,不要因熟知其一种含义而误解另一种含义导致判断失误。 4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的高考成语熟语试题仍是复习的重点。 一方面以前考过的,后来的高考题仍然可以考,其它省市往年考过的,在第二年的另一个省市的试题中仍可出现,所以高考题中出现的成语或熟语仍是重要积累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对高题中成语熟语的积累,可以把握高考试题出题规律以及常见成语误用类型,这对正确答题大有帮助。 【2016 年高考考点定位】本专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2016 年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 6、确的判断。 近义词的辨析是重点也是难点,辨析的关键是同中求异,“求异”时通常从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侧重点不同,词语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词性,词的构词能力、适用对象、搭配习惯等角度切入比较,同时还要密切联系它们的使用语境。 【试题演练】 【2016 年高考江苏卷】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人人都希望自己_,却很少有人能沉静下来用心对待生活。 其实生活很_,你是不是诚心待它,它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你越_,越想得到,距离目标就越远;你努力振作,默默耕耘,惊喜往往就会悄然而至。 A与众不同 机敏 焦躁 B与众不同 敏锐 浮躁C标新立异 机敏 浮躁 D标新立异 敏锐 焦躁考点 7、2:正确使用虚词【名师点睛】 主要涉及连词、介词、副词和助词。 对连词的考查主要以给一段文字,要求选择恰当的关联词的形式出现;其立意是考查学生对复句或句群中分句之间的关系的理解情况,考查的是分析能力。 有时也可能以判断几组关联词运用得是否恰当的形式出现。 这种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分句间关系的理解能力外,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在不同的语言条件下不同的使用位置的把握能力。 对介词、副词、助词的考查则主要是以判断介词的运用是否正确为主,目的是考查学生对句子的内部结构、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句中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和把握情况。 【试题演练】 【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我们曾 9、人才或事物。 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还有很多,如,不刊之论、差强人意、不足为训、师出无名、灯火阑珊等等。 2对象误用有些成语有一定的适用对象和范围,有的是个体,有的是群体;有的是人,有的是物;有的专用于男女和夫妻之间,有的专用于写文章或文学艺术等,不可张冠李戴。 如,脍炙人口、洛阳纸贵、文不加点等成语只能用于文学艺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破镜重圆、秦晋之好等成语只用于男女尤其夫妻之间。 3褒贬误用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 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义。 常见的褒义成语有很多,如,胸无城府、耳提面命、雨后春笋、 10、凤毛麟角等。 常见的贬义成语也有很多,如,八面玲珑、亦步亦趋、翻云覆雨、无所不为、趋之若鹜等。 4语义重复赘余或矛盾一些成语使用时语义与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意义可能出现重复或矛盾,如不仔细辨别,则会发生误判。 如,责无旁贷的责任,忍俊不禁地笑了,广大灾民哀鸿遍野,百姓民不聊生,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位莘莘学子等等。 5(音、形)近似混淆有的成语与其他成语由于读音、字形相近,在运用时极易混淆。 如,身临其境与设身处地,耳濡目染与耳闻目睹,舍本逐末与本末倒置,形影相吊与形影不离,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等等。 6语法功能混乱有些成语的使用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如果脱离这种语法规则,则会出现错误。 如,信手拈来、出奇制胜,不能 11、带宾语;走马观花、指手画脚不能作状语;瓮中捉鳖不能做宾语;望其项背、吹灰之力等只能用于否定句。 【试题演练】 【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 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 13、死的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D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2【2016 年高考天津卷】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何必执意认出每一个字。 墨迹浓淡枯腴,运笔 ,或者 如山,或者细若游丝,抚摸得到搏动于撇捺点画之间的内心 ,跌宕错落,奔走踊跃,蓬勃之势潮水般地 过纸面,就是懂得草书了。 A抑扬顿挫 凝重 波动 淌 B顿挫缓急 凝重 波澜 涌C抑扬顿挫 厚重 波澜 淌 C顿挫缓急 厚重 波动 涌3【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 14、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抗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 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 B C D4【2016 年高考新课标卷】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2017届高考语文复习专题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