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生物第二册第四节细胞分化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之二内容摘要:
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的作用下,就可能表现出全能性,发育成完整的植株。 人工条件下实现的这一过程,就是植物组织培养。 1958年 Steward和 Reinert用胡萝卜根的愈伤组织诱导成了体细胞胚,并进而获得了完整植株。 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简史 1964年印度古哈和马赫施瓦里在离体培养毛叶曼陀罗花药时,首次培育出单倍体的植株。 我国科学家在组织培养技术、单倍体育种方面,培育出许多优质高产的小麦、水稻新品种,在国际上处于优先地位。 植物组织培养 关键词: 外植体、脱分化、再分化、愈伤组织 细胞离体、一定的营养物质、激素和其他外界条件 必要条件: 植物组织培养 • 外植体:从活植物体上切下进行培养的那部分组织或器官 • 1)外植体灭菌消毒(根尖、茎、芽、嫩叶、种子、花粉等) • 2)用消毒过的器械将外植体置于培养皿上 • 3)切取所需的外植体 • 4)将外植体接种于培养容器的培养基上 • 整个试验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保持无菌。 • 外植体经过一段时间在培养基上生长后,会形成愈伤组织 韧皮部细胞 植物激素、无机盐和糖类等 细胞团 胚状体 有根、茎、叶的试管苗 问题 脱分化 再分化 由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的胡萝卜植株体现出植物细胞的什么特性。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不可逆性,是不是细胞一旦分化 就不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了呢。 过程 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 愈伤组织 根、芽 植物体 外植体 脱分化 植物激素: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再分化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组织培养条件 : 含有全部营养成分的培养基、一定的温度、空气、无菌环境、适合的 PH、适时光照等。 过程 • 高度分化的细胞含有保持物种发育所需要的全套基因 思考 为什么已经分化的细胞具有全能性呢。 试 管 苗 大。沪科版生物第二册第四节细胞分化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之二
相关推荐
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指数 湖州环境质量公报 : 据报告,来自我市各河流监测断面的数据显示,东、西苕溪 水质 基本良好。 我市城镇 空气质量 总体上达到 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 中的 二级标准 ,污染以尘类污染为主。 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 86天,良 240天,优良率为 %,比 2020年下降了 ,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 ,与 2020年持平。 浙江城市 2020年 1月
2、,水面初平云脚低。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5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8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吴均与朱元思书)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10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序与和谐,“礼” 也是一切民俗民风由来的源头。 礼仪的观念深入到社会活动的一切领域,那么在茶文化中,自然也会有所体现。 在古代家庭中的敬神祭祖、宾客相见、婚丧大典、节庆宴饮中都需要用到茶。 晚唐人刘贞亮茶德中提出了“十德”说,其中就有“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 二句,这说明最迟在唐代, 来客敬茶,以茶为礼,已成为普遍风俗。 而在官场中,茶礼则已经演化为一种区别官阶等级的标志
2、汇 够使用禁止某行为;能初步了解复合词。 功能 能够给指令;理解公共场所提示标语。 话题 以“博物馆”为话题。 1) 语言技能:听 能听懂别人听懂并获取信息;能听懂指令。 说 能够发出指令,提示某人不要做某事。 流利的说出含有本模块生词、短语。 读 能读懂有关音乐以及人物介绍的文章,掌握其细节内容。 进行简单的阅读技能训练写 能够在写作中正确使用代词,写完整的语篇。
2、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 本文文字精辟,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教师借助多媒体电脑,演示江南的雪,北国的雪,让学生感受漫天,雪写于 1925 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 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 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 ,去战取理想的春天。 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
鞘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影响植物的生长。 这种物质在 1934年由荷兰科学家郭葛从植物体中分离出来,实质是吲哚乙酸,因其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因而取名为生长素,后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生长素有其他的生理作用。 生长素合成的部位和分布部位 合成部位: 具有分生能力的组织 举例 :芽的顶端分生组织 , 根的顶端分生组织 , 形成层细胞等 分布部位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 而衰老部位则少 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