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选修登临词二首2内容摘要:
,做出争雄势。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树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 凭却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 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1188),陈亮为驳斥投降派所谓 江南不易保 的谬论,亲自到京口、建康等地观察地形。 他根据实际调查所得的结论,向孝宗皇帝上书,提出了一系列经营南方,进取中原,统一国土的具体建议。 这首 《 念奴娇 》 ,实际就是他这一系列政治主张的形象化。 他在 《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 》 中说道: 故尝一到京口、建业,登高四望,深识天地设险之意,而古今之论为未尽也。 京口连冈三面,而大江横陈,江傍极目千里,其势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若穴之藏虎也。 词中以形象化的语言,概括了他对京口地形的分析,嘲笑了历史上无所作为的六朝统治集团,提出了进兵中原的积极主张,表现了作者卓越的政治见解和统一祖国的坚定立场。 译文: 登上多景楼,环望四周,这长江就像鬼设神造得 一般,能攻能守,简直是向北伐金的天然凭借。 然而,长江的这个意义,古今有几个人能领会呢。 他们只是把长江认作天然形成的南北分界线。 你看,一条大江横卧面前,东、南、西三面都有山峦环绕,形成了争雄中原的有利地形。 唉。 六代王朝,你们凭借着这样的优势干什么去了呢。 偏安一隅,苟且偷安,各谋私利,忘记了南北统一的大业。 我笑啊,那时的王石和谢安之辈,还敢跑到这儿,登高望远,故作姿态,流下了所谓的英雄泪。 其实,他们只不过是为保护自己家族和个人利益,而不愿凭借长。粤教版选修登临词二首2
相关推荐
订各篇题目。 (本是各处成篇,改后如长篇小说的回目) 润饰文字。 (接近书面语) 对作品的文字、情节、主题思想进行再加工创造。 (主题增多、细节和心理描写增多) 二拍 二拍:中国拟话本小说集 《 初刻拍案惊奇 》 和 《 二刻拍案惊奇 》 的合称。 于明代崇祯年间。 每集 40篇,共 80篇,内有 1篇重复, 1篇杂剧,故实有拟话本 78篇。 作品多是取材于古往今来的一些新鲜有趣的轶事
31. 2020年 5 月 1日,我国正式实施( ),政府网站的开通,被认为是推动政府改革的重要措施 A. 《深化政府改革纪要》 B.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C. 《政府的职能改革》 D. 《加强政府信息公开》 32.网络舆论发展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政府部分的参与、传统媒 体的加入、( )、专家的分析 A. 国际媒体冲击 B. 传统道德的冲击 C. 网络舆论领袖的影响 D. 科技的进步
2、。 如果数 a 能被数 b(b 0)整除,a 就叫做 b 的倍数,b 就叫做 a 的约数(或a 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 35 能被 7 整除,所以 35 是 7 的倍数,7 是 35 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 1,最大的 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 的约数有 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 1,最大的约数是 10。
. 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景象变化如何。 2. 为何不花笔墨描写快哉亭的建筑结构、造型、色彩等,而从江水写起。 快哉亭命名的原因 水光山色 历史遗迹 登临者“快哉” 世俗者“称快” 品味与思考 1. 第二段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江流胜景的。 2. 江面景色与陆上风光各自有何特点。 3. 作者凭吊了哪些历史遗迹。 你能说说他们为世人所乐道的旧事吗。 作者认为快乐与否的关键是什么。
2、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 (影子)2、你知道影子和什么有关吗。 3、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 4、室外活动:在有阳光的地方放上标杆,画上它的影子,进入教室。 二、自主学习 1、 这是谁的影子。 (1)小组讨论:你认为这是谁的影子。 (2)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画出树和电杆的影子。 2、 认识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1)小组交流:影子是怎么形成的。 (2)汇报
外貌不扬而内秀丰富 ,品格高洁 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以议论的方式行文。 这两句是议论的第一层。 花当然是以红为美的。 至于碧牡丹、绿萼梅之类,那就更为名贵了。 这些都是桂花没有具备的。 但是作者认为,内在美,比外在美更为重要。 “ 何须 ” 二字,把各种名花一笔荡开,突出了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断定她是“ 花中第一流 ”。 思考 2 :诗句如何通过议论表现桂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