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注税税收相关法律重点汇总-07行政诉讼法律制度内容摘要:

有诉讼行为能力或限制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即未成年人和精神 病人,不适用于法人、组织,更不适用于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 10 / 28 大家网 大家 学习 网 更多精品在大家。 声明:本资料由 大家论坛注册税务师考试专区 http://club.topsage.com/forum871.html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http://club.topsagom 更多注税( CTA)考试真题,模拟题http://club.topsage.com/forum871.html 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注税考试论坛,等待您的光临。 是指经人民法院指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进行行政诉讼活动的人。 法定代理人互相推诿代理责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为诉讼。 无诉讼行为能力人事先未确定监护人而现实又需要法定诉讼代理人的,当有监护资格的人无法确定时,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其中的一人为诉讼代理人。 根据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 1~ 2人代为诉讼。 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特殊情况下公民无法书 面委托的,也可以口头委托。 口头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并记录在卷。 ( 1) 不同的诉讼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权利不同 ,如果委托诉讼代理人是律师,则他有权依照规定查阅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可以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证据。 其他诉讼代理人只能在经人民法院许可后,查阅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材料以外的本案庭审材料。 ( 2) 诉讼代表人不同于诉讼代理人。 诉讼代表人是本案的当事人,与本案的诉讼标的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其参加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权益而不是他人利益,并且要受人民法院判决的约束。 而行政诉讼代理人只能以当事人名 义,在代理权限范围内进行诉讼活动。 ( 3) 诉讼代表人也不同于法定代表人。 诉讼代表人是由法律规定或由推选或法院指定产生的,如果放弃或变更诉讼请求,要经过被代表的当事人的同意;而法定代表人是由行政机关发放的有效证件确定的,它是法人的代表机关,代表法人进行诉讼,因而其行为就是法人的行为,诉讼权利不受限制。 四、行政诉讼原告 行政诉讼的原告是指对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利害关系人。 但并非所有不服具体行政行为或者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合法权益的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起诉均能为法院受理。 法院是否受理取决于起诉人是否具有原告资格。 根据规定,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此外,在下列情形下,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 1)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 ( 2)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或者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 ( 3)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 ( 4)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 原告资格在下列情形下 可以转移: ( 1)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 2)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此外,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依其口头或者书面委托以该公民的名义提起诉讼。 这里的 “近亲属 ”,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 ( 1)合伙企业或其他非法人组织的原告资格 合伙企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核准登记的字号为原告, 由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作诉讼代表人;其他合伙组织提起诉讼的,合伙人为共同原告。 大家网 11 / 28 更多精品在大家。 大家 学习 网 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该组织的主要负责人作诉讼代表人;没有主要负责人的,可以由推选的负责人作诉讼代表人。 同案原告为 5 人以上,应当推选 1 至 5 名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在指定期限内未选定的,人民法院可以依职权指定。 ( 2)联营、合资、合作企业各方的原告资格 如果联营企业、中外合资或者合作企业的联营、合资、合作各方,认为联营、合资、合作企业权益或者自己一方合法权益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的,均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 讼。 ( 3)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人的原告资格 当农村土地承包人等土地使用权人对行政机关处分其使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的行为不服,可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 4)非国有企业的原告资格 非国有企业被行政机关注销、撤销、合并、强令兼并、出售、分立或者改变企业隶属关系的,该企业或者其法定代表人可以提起诉讼。 ( 5)股份制企业的原告资格 根据司法解释规定,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大会、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等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可以企业名义提起诉讼。 五、行政诉讼被告 行政诉 讼的被告,是指原告起诉其具体行政行为侵犯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被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作为行政诉讼当事人一方,被告有以下特征:被告只能是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既不是国家,也不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被告只能是行政主体 ;被告必须是被提起诉讼并且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能否成为被告,取决于以下两个条件: ( 1)被告必须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者 根据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经过行政复议的案件,如 果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中的被申请人作被告;如果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由行政复议机关作被告。 如果行政复议机关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复议决定或者不予受理复议案件,则行政相对人也可以起诉行政复议机关。 ( 2)被告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内设机构以及行政机关组建的机构,只有在被授予相应行政权力的情况下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其所为具体行政行为被诉时,才能作被告;如果派出机构、内设机构以及组建的职能机构在没有被授权的情况下为具体行政行为,不论是以自己的名义还是以所属行政机关的名义,只 有所属行政机关才能作被告。 ( 1)对原告的诉讼请求没有反诉权。 ( 2)承担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 3)有权执行或者改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但是,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书面告知人民法院。 ( 1)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当事人不服上级行政机关批准的具体行政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12 / 28 大家网 大家 学习 网 更多精品在大家。 声明:本资料由 大家论坛注册税务师考试专区 http://club.topsage.com/forum871.html 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 http://club.topsagom 更多注税( CTA)考试真题,模拟题http://club.topsage.com/forum871.html 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注税考试论坛,等待您的光临。 以在对外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上署名的机关为被告。 ( 2)行政机关组建并被赋予行政管 理职能,但不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能力的机构,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组建该机构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行政机关的内设机构或者派出机构在没有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情况下,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该行政机关为被告。 ( 3)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为被告。 ( 4)两个以上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 ( 5) 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为被告。 超出法定授权范围实施行政行为,当事人不服提起诉讼的,应当以实施该行为的机构或者组织为被告。 ( 6)行政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被告。 在原告所起诉的被告不适合时,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原告变更被告;原告不同意变更的,法院可以裁定驳回起诉。 第五节 行政诉讼的证据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和种类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概念 行政诉讼证据,是行政诉讼主体用于证明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所有证据材料。 除具有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等一般诉讼证据所具有的 特征外,行政诉讼证据还具有以下特征: 行政诉讼证据主要由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提供。 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也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 行政诉讼中,被告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原告只在特定情况下承担对特定事项的举证责任。 根据规定, 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 此外,原告也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 原告提供证据的时间是开庭审理前或人民法院指定交换证据 之日;经人民法院允许,也可以在法庭调查中提供。 逾期提供证据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在行政诉讼中,证据必须在法庭上公示,经庭审质证、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种类 书证是指以其内容、文字、符号、图画等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并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 其特征是:通过表达或反映的 思想内容 来证明案件的事实。 行政诉讼中,作为书证的文书主要有行政决定书、公证书、证明书、许可证、执照和通知书等。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供书证的,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提供书证的原件,原本、正本和副本均属于书证的原件。 提供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提供与原件核对无误的复印件、照片、节录本;( 2)提供由有关部门保管的书证原件的复制件、影印件或者抄录件的,应 大家网 13 / 28 更多精品在大家。 大家 学习 网 当注明出处,经该部门核对无异后加盖其印章;( 3)提供报表、图纸、会计账册、专业技术资料、科技文献等书证的,应当附有说明材料;( 4)被告提供的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询问、陈述、谈话类笔录,应当有行政执法人员、被询问人、陈述人、谈话人签名或者盖章。 即作为证据的物品,是指以其存在的外形、规格、质量、特征等形式来证明案件事实的物品。 其基本特征是: 以 物品的自然状态 来证明案件事实,不带有任何主观内容。 是指了解案件情况的人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人民法院所作的与案件有关的事实陈述。 证人应当陈述其亲历的具体事实。 证人根据其经历所作的判断、推测或者评论,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出庭作证明的证人不得旁听案件的审理。 在下列情况下,经人民法院允许,当事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当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证据交换中对证人证言无异议的;证人因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证人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法出庭的;证人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无 法出庭的;证人因其他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出庭的。 鉴定结论可以由被告提供,也可以由人民法院依职权指定或委托法定鉴定部门提供。 二、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质证和审查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收集 行政诉讼中,被告承担举证责任,这就决定了行政机关向法院提交的证据应当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前收集。 一旦进入诉讼程序,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及其诉讼代理人就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但是,根据行政诉讼审理的需要,在一定情况下,人民法院有权要求 当事人提供或者补充证据。 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补充相关证据的情况: ( 1)被告在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理由不能提供的; ( 2)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程序中,提出了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没有提出的反驳理由或证据的。 根据《行政诉讼证据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 :(一)涉及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认定的;(二)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回避等程序性事项的。 原告或 者第三人不能自行收集,但能够提供确切线索的,可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