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运动和力检测题(含答案)内容摘要:

2、态改变越快。 并不一定是速度越来越大,也可以使速度的方向改变。 也可以使速度越来越小。 速度与惯性的关系:惯性能够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直到有力来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快慢没有关系。 2.“力和运动”解题思路与方法:(1)解答有关惯性现象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抓住两条规律: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第一步,明确所研究的物体原来处在什么状态(是静止状态,还是运动状态);第二步,指明某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第三步,指明另一物体或物体的另一部分由于惯性而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并得出结论。 (2)解答有关平衡力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应抓住两点: 平衡力的定义 4、. 两个鸡蛋都很快停止转动。 D. 两个鸡蛋都转了一会儿,然后同时停止。 分析:本题正确答案为 A。 这是因为生鸡蛋内的液体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这样液体就阻碍蛋壳的转动,使生鸡蛋很快停止转动。 而熟鸡蛋是一个整体,转动后就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要转动一会儿才停止。 点评:注意物体受力的部位才会改变运动状态,其余部位仍保持原来运动状态。 例 2 行军队伍长 1200 米,前进速度为 2 米/秒。 通讯员从队伍后端以 4 米/秒的速度赶到队伍前端需要多少时间。 再从队伍前端回队伍后端又要多少时间。 解析:此题可作两个图分别求解两个问题。 (1)通讯员从后端赶到队伍前端时:是一个相同时间、路程差问题。 设队伍 7、跳;人在跳车着地后, 立即停下,应沿车 的方向再跑几步而后慢慢停下,这样就不容易摔倒了。 3. 坐在奔驰的列车里的乘客,若选 为参照物。 他是静止的,若选 为参照物,他又是运动的。 4. 从甲站每隔相等时间发出一辆汽车开往乙站,汽车到达乙站后立即返回。 汽车在相隔一定距离的甲、乙两站之间的公路上匀速往返。 某人在公路上匀速步行,每隔 9 分钟遇到一辆迎面开来的车,每隔 18 分钟有一辆车从后面追上他。 若此人的步行速度是 100 米/分,则车的速度是 米/分;车站发车的时间间隔是 分钟。 5. 穿旱冰鞋的小孩用力推墙,会感到墙在推他。 这表明。 同时他也由静止向后运动,这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6. 用绳子拉 9、 速度匀速下降时,钢丝绳的拉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二. 选择题1. 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在水平力 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当它离开桌面时,若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 沿竖直方向落下 B. 作曲线运动 C. 沿水平方向向右作匀速直线运动 D. 无法确定运动情况2. 起重机的钢索吊着重 牛的物体匀速直线上升,则钢索对物体的拉力( )A. 等于 牛 B. 大于 牛 C. 小于 牛 D. 以上都不对3. 在学习了惯性知识后,王老师要求同学们举出生活中的惯性现象。 在下列实例中,能用惯性知识说明的是( )A. 跳远运动员的助跑速度越大,跳远成绩往往越好。 B. 用力将物体抛出去,物体 11、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A. 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B. 汽车上坡时速度减小C. 向空中抛出的石块最后落到地面上D. 用绳子拴着一小石块,然后手拉着绳子,甩动小石块作圆周运动。 7. 为了安全,我国公安部门规定,坐在小型客车前排的驾驶员和乘客都必须在胸前系上安全带。 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A. 车速太快 B. 车速太慢 C. 紧急刹车 D. 突然起动8. 甲、乙两物体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通过的路程是乙通过的路程的 3 倍,乙所用的时间是甲所用时的 ,那么( )A. 甲、乙速度之比为 B. 甲、乙速度之比为C. 甲、乙速度之比为 D. 甲、乙运动快慢相同9. 13、互接触,一定有相互作用的弹力。 B. 地球表面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 C. 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一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D.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作用。 三. 实验题如图 1116 所示,小车先后三次在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来,最后分别停在 D、E、F 处,面上分别铺有木板,毛巾和棉布,则当 面上是毛巾时,小车最后停在 位置,当 面是木板时,小车最后停在位置。 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来,是使它在开始运动时, 相等,小车在这些表面上运动时要受到 的作用。 对小车阻力最大,运动的距离 ,而木板表面对小车的阻力 ,运动的距离。 可见,物体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 越小,它前进得越远,它的运动就越接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