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托物言志散文阅读-把握要点,读懂文章,感知形象 课后练习内容摘要:

2、的树都沉稳些。 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 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 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 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 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 轻轻地咽下, 3、心也香了。 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 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 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 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 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 翻滚,它旋转,它颤栗,它呻吟。 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 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 4、而澄明。 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 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 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 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 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 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 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 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 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 5、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 还会再回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 它赤裸着 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 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 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 树叶落尽以后,树权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 2 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 冬去春 6、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 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 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 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 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2、从文中提供的信息看,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题二:江南陶公柳早春二月,乍暖还寒,江南陶公柳率先从严冬中苏醒过来,最早报送春的信息。 江南陶公柳,生长在鄂州城区环洋澜湖畔,宛如一条柔媚的绸带缠绕在几千米的长堤。 早春时节 7、,柳芽初萌,星星点点散落在大小树枝上,嫩芽在蒙蒙细雨里舒展,弥漫着别样的柔情;初生的柳叶,色泽嫩黄,渐变渐浓,变成翠绿色;柳叶细长,犹如美人的秀美;柳条轻拂,表达出绵绵的情意。 漫步在陶公柳林间,沉醉在圣洁的山水中,我仿佛看到晋武昌(今鄂州)太守陶侃正向我们款步走来。 他虽身居高位,但却不居功自傲,养尊处优,始终克勤克俭,以爱民和清廉流芳后世。 他在征战生涯的 41 年中,有 30 年是在鄂州度过的。 在鄂州期间,他曾带领官吏和百姓植树造林,在武昌城四周广植柳树。 “陶公柳” 、 “武昌柳”之名由此而来。 唐代诗人钱起在晚泊武昌中云:“晚泊武昌岸,津亭疏柳风。 数植曾手植,好事忆陶公。 ”孟浩然在溯江至 8、武昌中云:“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千百年来,陶公柳经南北隋唐之风,沐宋元明清之雨,绿染千年古城,焕发人文光芒。 陶公柳,是坚韧的树木。 它适应力强,是坚韧的树木不怕严寒酷热,不畏水涝干旱,即使被害虫咬光叶子,被烈焰烧焦树冠,甚至被雷电拦腰劈断,只要春风一吹 , 那深埋于地下的根须,便破土发牙。 初春之际,冰冻刚解,春寒料峭,它顽强地吐露出牙苞,率先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 陶公柳,是宽容的树木。 在一棵棵、一排排陶公柳下,有草坪、月季、小黄杨等,它们和睦相处、团结友爱,共同抗击严寒酷暑。 陶公柳,是质朴的树木。 它没有松柏之风、翠竹之节,也不像腊梅暗香浮动,牡丹婀娜娇艳 10、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 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 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是立冬了。 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 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 据 说花瓣可以入药。 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 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下比,算是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 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是有时要点草花种种。 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 种了几次,都不成功。 “连死不了都种死了。 ”我常这样自嘲 11、。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 住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 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 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 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 ,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 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 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 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 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 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 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12、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两手空空。 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 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 前天寄来南宋诗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是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 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吧。 “玉簪花”具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回答。 题四:枫叶礼赞孟超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 我首 13、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 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良好的时节。 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 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 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 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 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 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 4 卜有“红到心”的别 14、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 这哪里赶得上枫叶。 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 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 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 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 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那恰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 你看, 16、洋槐既隐绿又不喧哗,在清风中花香怡人;夏日的洋槐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秋天的洋槐在秋风乍起时,金色的叶子如雨飘落;冬天的洋槐赤裸全身而一无遮拦,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 2、洋槐可贵的品质是沉稳、朴实和坚强。 解析:1、考查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和概括能力。 通观全文,把握文章主要描写的是洋槐的什么特点,即把握托物言志中“物”的特点。 通过全文,不难找出特点。 2、考查对文中洋槐形象的把握,即考查托物言志的“志”的内容。 可结合文中“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 “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 “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等语句来概括。 题二: 陶公柳具有坚韧、宽容和质朴的品格。 解析:考查对文中陶公柳形象的把握,即考查托物言志的“志”的内容。 貌似容易,但对主体形象的提炼要全面。 题三: 生命力极强;它的香比较强;有醒脑作用。 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