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事理说明文阅读-链接材料课后练习(含详解)内容摘要:

2、应原理,利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其三大部分组成,设备简单,可靠稳定,使用寿命长,安装维护简便。 理论上讲,光伏发电技术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电源的场合,上至航天器,下至家用电源,大到兆瓦级电站,小到玩具光伏电源,可以无处不在。 光伏并网发电,是公认的全球太阳能利用的最终方向。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相继推出光伏屋顶并网发电项目和计划,美国和欧盟计划到 2010 年实现百万屋顶太阳能并网发电,日本也宣布到 010 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 5要用于屋顶并网光伏系统。 我国的光伏并网发电起步较晚,但近年发展很快,已建成 10 个光伏并网发电 3、项目,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深圳市投巨资建成亚洲最大的园博园太阳能光伏电站,每年发电 100 万千瓦时,而且与市电并网。 从环保效益看,按照目前我国火电厂的煤耗,园博园电站每年可节省标准煤约 384 吨, ,减少灰渣排放约 101 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 170 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约 ,是真正的无污染绿色能源,意义非同一般。 总体来说,太阳能光伏技术已经结束了前期开拓阶段, 迎来了新的蓬勃发展时期。 有人做过乐观的估计,在今后 10 年内,太阳能光伏发电将以平均 30%的速度增长,到 2010 年累计容量将达到20 兆瓦。 到本世纪中叶,太阳能发电量将占世界总发电量的 15%20%,超过核电,成 4、为人类的基本能源之一。 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上海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例子。 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 为什么。 2006 年 12 月,上海电力学院太阳能研究所赵春江教授在自家的屋顶上安装了一套 2 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家庭。 这套装置,运行十分稳定,自安装完毕正式发电以来,已向上海大电网输送了 1300 多度电,而且没有任何污染,在“节能减排”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题二:足球也能发电徐娜发电足球的发明者是美国哈佛大学 4 名女生,她们认为这项发明可以帮助偏僻地区的人们在夜晚照明。 目前,利用运动的能量发电的发明越来越多,其基本原理都是差不多的,就是把运动时的部 5、分动能转化为电能。 当杰西卡马修斯提出足球发电的设想后,她的 3 名好友也十分赞同。 大家一起查找资料,并利用零花钱购买一些材料在业余时间进行研制。 女生们利用感应线圈发电技术,把金属线圈、磁铁和蓄电池安装在足球内。 当足球无论是在脚下滚动还是腾空飞行时,线圈都会在球中不停地转动发电,所产生的电能被储存在蓄电池内。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让发电机正常工作,要合理安排发电线圈与磁铁的位置,并让发电装置无论足球怎么剧烈运动都不会脱落而乱晃。 这花费了女生们不少心思,才让发电线圈固定在一个合适的角度上。 这款足球由 12 块六边形的弹性泡沫面板组成,耐用性强,95%的材料都能回收重复利用,且防- 2 论是刮风还是 6、下雨,都照样发电。 在足球的表面有一个隐形的插座,类似于耳机接口。 这个插座安装在一个 哑铃形揭盖下,可以为 、手机、小电器提供电能。 目前,这款足球已经在南非一些学校进行了实验,效果还不错。 一群少年按照通常的方法玩了半个小时足球,结果让一盏 10 瓦的 亮了 3 小时。 可见,学生们下午的足球运动完全可以为晚上的学习提供照明。 由于安装在足球内的发电装置很轻,额外增加的质量约为 150 克,有感觉它比其他球重,玩起来感觉也和其他球没有什么差异。 哈佛女生的足球发电创意甚至引起了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关注,他评价说:“面对电力资源紧缺的问題,这是一种另辟蹊径的解决办法,它能给缺电地区的人们带来电能,改善人们 7、的生活质量。 ”其实,发电足球除了能给缺电地区送去光明外,也是户外活动和野外探险的好工具,一场激烈的足球赛之后,夜晚的帐篷就可以靠它照明了。 下面这段文字是对发 电足球的解释。 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 为什么。 2012 年欧洲杯大幕落下之际,正是发电足球在南非的学校操场上腾空而起之时。 课余时间尽兴踢足球,天黑了抱着足球点灯看书。 这并非天方夜详,而是一些非洲少年的现实生活。 他们踢的那个足球并非是传说中的阿拉丁神灯,而是美国几名大学生发明的可以发电的足球。 题三:恐惧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情绪什么是恐惧。 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有时,这种反应更近 8、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 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 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大可能的危险,那就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人们一般把常见的恐惧症分成四种:动物恐惧症、场所恐惧症、密集恐惧症、社交恐惧症。 患有动物恐惧症的人见到一些动物的影像、图片,或看到关于动物的逼真文字描述,都会感到恐惧并想要逃避,甚至伴有强烈的生理症状,如心悸、胸闷、出汗、透气困难等。 场所恐惧症主要是对封闭空间的 9、恐惧,并且会因为无法逃离而感到担心、害怕,如处于影剧院、地铁,尤其是电梯中,感到憋闷、呼吸困难、恐慌。 密集恐惧症是对排列密集的较小物体害怕或觉得恶心,例如密密麻麻的虫卵、蜂巢、淋浴喷头的出水小孔,甚至草莓,等等。 社交恐惧症大多存在于青少年,主要表现是对学校环境的恐惧,因升学、转学或者更换班级而焦虑等。 恐惧自何而来。 原因多种多样。 可能源自于儿童时期的心理创伤,可能受到环境中长期暗示的影响,也可能仅仅由某个单纯事件所导致,甚至还有些恐惧要归结到生物进化上去。 例如,在某些惧 怕蛇的人群里,有些人一生中甚至都未见过真正的蛇,但他们不由自主地就会对蛇产生恐惧,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人类的这种恐惧心理是在长 10、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 早期的 灵长类动物为了生存,在险象环生的丛林里面必须提高警惕,小心防范,一旦看到威胁生命的动物靠近(比如毒蛇、蝎子、 毒蜘蛛等等) ,就会恐惧逃窜。 长期的记忆被储存下来,恐惧心理由此而生。 如何克服恐惧心理呢。 一般说来,对恐惧 的东西了解越多,莫名的恐惧感就有可能越少。 动物学家不怕和蛇、蜘蛛等动物接触,在高楼表演杂技或修筑高楼的建筑工人不会恐高,尽管他们日常工作时就要面对这些危险,但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他 们已经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并了解到遭遇危险应如何自我救助,因此能够泰然处之。 所以,若想要摆脱你对某一事物的恐惧,就从积累知识并充分了解那件事物本身开始吧。 12、见光、红外、微波电磁波,从而对目标进行探测和识别的科学技术。 人类目力有限,遥感技术的出现,让人类仿佛拥有了另一双可以无限感知地球的“千里眼”。 今年 4 月 22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了部署芦山地震抗震救灾工作会议,在李克强身后挂着一幅芦山县震后航空影像图。 这幅影像图对抗震决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由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以下简称遥感地球所)提供的。 遥感作业时间是 4 月 20 日 11 点,距离地震发生刚刚过去 3 个小时。 那么科研人员怎么利用遥感技术评估判断地震灾情呢。 遥感地球所航空遥感中心主任李震说:“遥感航拍得到的高分辨率影像,能请楚地辨识建筑物、道路、河流、车 13、辆等地面信息。 科研人员运用专业知识,与震前的遥感观测数据比对,就能够判断建筑物和道路的受损情况,道路上堆积的滑坡物大小、滑坡的土方量等等,发现潜在的山体垮塌、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并确定财产损失的基本情况,确定救援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等。 ”总之,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和评估灾情,具有定位准,速度快的特点,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灾情数据,服务抗震救灾。 今年 1 月,我国中东部地区发生了数次极端强雾霾事件,主流观点认为,污染物排放量大,静稳天气、扩散条件不利,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等是导致强雾霾事件的主要原因。 遥感地球所陈良富研究员基于遥感卫星观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出,除了人为排放引起的本地污染浓度上升这 14、一内在原因外,水汽、浮尘是造成雾霾来袭、能见度急剧下降的重要外部原因。 目前,对雾霾主要靠地面监测,但地面监测站只能监测地上几米高范围内的 值。 而灰霾随高度变化,分布不一样。 利用激光遥感手段能获得霾的垂直分布情况,反映整个区域霾的二维甚至三维情况。 如果不科学地认识极端强雾霾的发生机理,就容易判断错误,认为都是由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在治理上进入误区。 要得出科学判断,仅凭地面一种观测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卫星遥感观测手段来补充,更全面容观地掌握大气污染状况。 另外,遥感技术对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应用遥感技术,美国考古学家发现了沉没海底数千年的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希腊考古学 15、家用红外像片在科林斯湾发现了公元前 373 年毁于地震的古城“;遥感地球所郭华东课题组利用雷达遥感技术发现了阿拉善高原干沙覆盖下的古河湖串联系统和明、隋古长城遥感技术也十分适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它的优势在于能获得物体的三维图像。 若能及早对文化遗产进行三维扫描,将来就可按照计算机模型对其进行复原。 更重要的是,科学家还能依据这些数据分析破坏发生的原因,如温度、风力、湿度等,从而指导文物部门进行更加精细的修复。 总之,近些年,我国遥感技术发展迅速,在地震监测和评估、雾霾状况观测、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发现和保护等方面广泛应用。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区南面 12 16、 公里处,历经东西魏至宋,雕凿断断续续达 400 年之久,至今已有 1500 余年历史。 它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 1 公里,现存窟龛 2345 个,- 4 680 余品,佛塔 70 余座,造像 10 万余尊。 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 最小的仅有 2 厘米。 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极高的艺术造诣。 但其风化侵蚀严重,如何加以保护一直是个难题。 问题:请谈谈如何利用遥感技术解决这个难题。 事理说明文阅读链接材料课后练习参考答案题一: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 用上海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例子,既引出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又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本题考查对链接材料与原文内容联系的理解。 题目所引链接材料,与原文内容相关,若置于原文开头,则能引出说明对象,又由于材料生动有趣,所以有激发读者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