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1课 赤壁赋导学案 粤教版必修2内容摘要:

2、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一个小丑。 ”苏东坡传序这里描述的是谁。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就是苏轼,一个曾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人。 然而,恰恰是黄州成就了他,使他在文学上“成熟”了。 在这里,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名篇光耀千古。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 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 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 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 那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 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 4、 ,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 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宋哲宗即位,新党失势,旧党执政,苏轼被召还朝任翰林学士等职;当旧党要废除一切新法时,他又挺身而出主张对新法“参用所长” ,受到排挤。 哲宗亲政,新党再度上台,又以诗人曾依附旧党为名将年近六旬的诗人贬岭南惠州,再贬海南儋州。 公元 1100 年,徽宗即位,苏轼终于遇赦北归,次年 7 月客死常州。 去世前两个月,诗人在自题金山画像中写到“心似已灰之本,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颇有几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的空漠之意和苍凉之感了。 纵观苏轼一生,既坚持了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士大夫积极入世、刚正 5、不阿、恪守信念的人格理想,又保持了文化追求超越世俗,追求艺术化的人生境界与心灵境界的高度和谐。 无数的宦海风波和人生挫折铸炼了诗人宏大旷达胸怀。 【关于“赋” 】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 ,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 屈原为代表的“骚赋” ,汉代为代表的“辞赋” ,魏晋以后的“骈赋” ,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 ,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 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 、欧阳修的秋声赋 、苏轼的赤壁赋。 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 ,追求真情实景。 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 12、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 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 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 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盖其为物清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 、 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 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 ,卫武公作抑戒 ,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