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班历史综合复习全套教案(人教课标)内容摘要:

2、,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约公元前 1600 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建都在亳。 商朝后期制造的司母戊鼎,是我国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 商朝的文字,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 4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击败商军,商亡。 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历史上称为西周。 为了巩固奴隶主政权,西周实行分封制和等级制。 5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齐桓公最先称霸,因为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还提出了“尊王攘夷”口号。 6战 3、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改革,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 法令规定:编制户口,加强刑罚;奖励生产;奖励军功;承认土地私有;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基础。 7孔子是春秋末年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要是“仁”和“礼”。 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 他的教育思想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要求学生按时复习学过的知识,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 注意“因材施教”。 )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 春秋晚期的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具有朴 5、朝创立了一套中央集权制度。 嬴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在地方,实行郡县制。 统一文字(小篆) 、货币(圆形方孔的秦国铜钱) 、度量衡;修长城、御匈奴;修驰道,凿灵渠;焚书坑儒。 11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领导秦末农民战争。 陈胜、吴广发动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沉着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秦汉雕塑的杰出代表作是秦始皇陵兵马俑,这是世界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12公元前 202 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邦就是汉高祖。 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且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 6、推行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将西汉统治推向鼎盛。 为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著名学者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地方兴办郡国学。 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颁布“推恩令” ,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 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将全国分为 13 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 ,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13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因此有了“丝绸之路”的美称。 公元前 60 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是今新疆 7、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14西汉前期,人们发明了纸。 东汉时候,宦官蔡伦(龙亭候)改进了造纸术。 九章算术成书于东汉时期,它的出现标志者以计算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15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候,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 他写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秦汉时期,气势恢弘的秦始皇兵马俑反映出秦朝雕塑艺术的高超水平,生动地展现出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16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过程:200 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后来统一了黄河中下游地区。 208 年,曹军与孙权刘备联军决战赤壁,大败而回。 220 8、 年,曹丕建立魏,定都洛阳;221 年,刘备建立汉(史称蜀) ,定都成都;222 年,孙权建立吴,定都建业。 17386 年,拓拔部首领建立魏国,定都平城,史称北魏。 439 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孝文帝改革:5 世纪末,北魏统治者顺应当时民族汇聚的历史潮流,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同时加强对中原的控制,北魏孝文帝于 494 年迁都洛阳,并进一步推行了其他一些改革措施。 例如,他要求鲜卑人改穿汉服、学习汉语、采用汉姓、提倡与汉人通婚。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 10、赖通波”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四五千里。 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评价大运河的开凿:大运河不仅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 同时运河的通航也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的发展。 但隋炀帝滥用民力,也造成但是百姓的困苦。 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3618 年李渊(唐高祖)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4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贞观之治:唐太宗在位期间,吸取隋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即贞观新政;恢复和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知人善任,虚心纳谏(魏征);完善科举制;注意加强与周边少 11、数民族的关系。 唐太宗的统治促成了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睦,国力增强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贞观新政:唐太宗实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改革赋役制度沿袭和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修订法令编撰了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唐律疏议完善科举制。 5武则天:重用酷吏、引用庶族打击反对她的元老重臣、勋贵旧族;改贞观氏族志为姓史录 ;大力发展科举制,不拘一格选人才,如姚崇、宋璟、狄仁杰;注重减轻农民的负担,统治期间人口明显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史称“贞观遗风” ,为唐朝全省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郭沫若称她“政启贞观,治宏开 13、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明清的科举制改为考八股文,在很大程度上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八股取士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人的实际能力,使科举考试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才智。 8吐蕃:今天藏族的祖先。 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的赞普尺带珠丹,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密切了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 9遣唐使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其中著名的有晁衡。 玄宗时,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 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奘西去天竺取经,回国后口述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代我国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是世 14、界上的强盛国家;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海路交通。 11赵州桥(平拱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 设计者隋朝李春。 12唐代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 李白的诗的风格:雄奇飘逸,想象丰富,激昂奔放,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人称“诗仙”。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 的诗的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代主义精神。 诗的内容多位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后人称他为“诗圣” ,称他的诗为“诗史”。 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三吏” 、 “三别”。 第二单元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131127 年,北宋皇族赵构(宋高宗)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后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