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市高三一模汇编 文言文内容摘要:
2、新石,润涩相兼,浮津耀墨者。 其墨取庐山之松烟,代郡之鹿角胶,十年以上,强如石者为之。 纸取东阳鱼卵,虚柔滑净者。 凡学书字,先学执笔。 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 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 初学,先大书,不得从小。 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 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 一如千里阵云,隐隐然其实有形。 、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 丿如陆断犀象。 乚如百钧弩发。 丨如万岁枯藤。 如崩浪雷奔。 1 如劲弩筋节。 右七条笔阵出入斩斫图。 执笔有七种。 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 3、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 又有六种用笔:结构圆备如篆法,飘扬洒落如章草,凶险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飞白,耿介特立如鹤头,郁拔纵横如古隶。 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书道毕矣。 永和四年,上虞制记。 【注释】三端:指文士的笔端、武士的锋端、辩士的舌端。 该赡:渊博丰赡。 煎涸:指浅黑干涸。 8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今删李斯笔妙,更加润色润色:修饰文字B贻诸子孙,永为模范漠范:榜样C一一从其消息而用之消息:情况D然心存委曲,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委曲:曲意迁就9要成为优秀的书家,应具备怎样的个人修养。 请根据第一段内容作答。 ( 4、4分)房四宝”在文章第二段出现的顺序依次为_、_、_、_。 (2 分)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斯造妙矣,书道毕矣”中的“书道”指“书法之道”,请概括第三段至结尾处所介绍的“书法之道”。 (6 分)”给下面文段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5 分)卫其书盔以得其为人则君子小人必见于书是殆不然以貌取人且犹不可而况书乎吾观颜公书未尝不想见其风采非徒得其为人而已,凛乎若见其诮卢杞而叱希烈,何也。 其理与韩非窃斧之说无异然人之字画工拙之外盖皆有趣亦有以见其为人邪正之粗云。 (苏轼题鲁公帖)8(3 分)4 分)作为优秀的书家应该通晓书法之源,精通书法之道,师法古人,学问渊博,见识丰富,善于感悟。 (答出其中任意 4 5、 点即可得满分。 意思对即可。 )10.(分)笔 砚 墨 纸11.(6 分)(1)选择与书写字体相宜的正确执笔方式;(2)运笔须用全身之力;(3)从学写大字入门;(4)书法以“多力丰筋”(劲健丰润)为优;(5)心手相协,意在笔先;用心揣摩,每书一字,各象其形。 (答出 1 点 1 分,2 点 3 分,3 点 4 分,4 点 6 分,各点意思对即可得分。 )西城一模二、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4 题。 口舌,代心者也;文章,又代口舌者也。 展转隔碍,虽写得畅显,已恐不如口舌矣,况能如心之所存乎。 故孔子论文曰:“辞达而已。 ”达不达,文不文之辨也。 唐、虞、三代之文,无不达者 6、。 今人读古书,不即通晓,辄谓古文奇奥,今人下笔不宜平易。 夫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今人所诧谓奇字奥句,安知非古之街谈巷语耶。 左氏去古不远,然传中字句,未尝肖书也。 司马去左亦不远,然史记句字,亦未尝肖左也。 至于今日,逆数前汉,不知几千年远矣。 自司马不能同于左氏,而今日乃欲兼同左、马,不亦谬乎。 中间历晋、唐,经宋、元,文士非乏,未有公然挦扯古文,奄为己有者。 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空同 不知,篇篇模拟,亦谓“反正 ”。 后之文人,遂视为定例,尊若令甲。 凡有一语不肖古者,即大怒,骂为“野路恶道”。 不知空同模拟,自一人创之,犹不甚可厌。 迨其后一传百,以讹益讹,愈趋愈下,不足观矣。 7、且空同诸文,尚多己意,纪事述情,往往逼真,其尤可取者,地名官衔,俱用时制。 今却嫌时制不文,取秦汉名衔以文之,观者若不检一统志 ,几不识为何乡贯矣。 且文之佳恶,不在地名官衔也,史迁之文,其佳处在叙事如画,议论超越;而近说乃云,西京 以还,封建宫殿,官师郡邑,其名不雅驯,虽史迁复出,不能成史。 则史迁佳处,彼尚未梦见也,而况能肖史迁也乎。 或曰:信如子言,古不必学耶。 余曰:古文贵达,学达即所谓学古也。 学其意,不必泥其字句也。 今之圆领方袍,所以学古人之缀叶蔽皮也;今之五味煎熬,所以学古人之茹毛饮血也。 何也。 古人之意,期于饱口腹,蔽形体;今人之意,亦期于饱口腹,蔽形体,未尝异也。 彼摘古字句入己著作者,是无 9、)A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B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C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D昌黎好奇/偶一为之/如毛颖等/传一时戏剧/他文不然也。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取秦汉名衔以文之 / 其翼若垂天之云B而近说乃云 /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C虽史迁复出,不能成史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D以不达学达 / 皆以美于徐公12下列各项表述,与本文作者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 分)A曰:“古圣贤人所为书具存,辞皆不同,宜何师。 ”对曰:“师其意,不师其辞。 ”(韩愈答刘正夫书)B夫言止于 10、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 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 (苏轼答谢民师书C文必曰先秦两汉,诗必曰汉魏盛唐,斯固然矣。 (王九思刻太微后集序)D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大贤言圣人之道,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 (李贽童心说)13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 分)夫时有古今,语言亦有古今,今人所诧谓奇字奥句,安知非古之街谈巷语耶。 14本文作者在第三段中批判了当时文坛哪些现象。 请用现代汉语加以概括。 (4 分)9(3 分)D 10(3 分)B 11(3 分)C 12(3 分)4 分)时代有古今(的分别),语言也有古今(的不同),(1 分)今天的人们惊讶地认为是奇特奥妙文字的语句,(1 12、包胥者,楚人也。 吴败楚兵于柏举,遂入郢,昭王出亡在随。 申包胥不受命而赴于秦乞师,曰:“吴为无道行封 【1】 豕长蛇蚕食天下从上国 【2】 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吴,夷狄也,夷狄之求无厌,灭楚,则西与君接境,若邻于君,疆埸之患也。 逮吴之未定,君其图之。 若得君之灵,存抚楚国,世以事君。 ”秦伯使辞焉,曰:“寡君闻命矣,子其就馆,将图而告子。 ”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休,下臣何敢即安。 ”倚于庭墙立哭,日夜不绝声,水浆不入口,七日七夜。 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言兵今出,包胥九顿首而坐。 秦哀公曰:“楚有臣若此而亡,吾无臣若此,吾亡无日矣。 ”于是乃出师救楚。 申包胥以秦师至楚,秦大夫子满、子虎 13、帅车五百乘。 子满曰:“吾未知吴道。 ”使楚人先与吴人战而会之,大败吴师。 吴师既退,昭王复国,而赏始于包胥。 包胥曰:“辅君安国,非为身也;救急除害,非为名也;功成而受赏,是卖勇也。 君既定,又何求焉。 ”遂逃赏,终身不见。 君子曰:“申子之不受命赴秦,忠矣;七日七夜不绝声,厚矣;不受赏,不伐矣。 然赏所以劝善也,辞赏,亦非常法也。 ”(取材于西汉刘向新序)注释:【1】封,大。 【2】上国,春秋时对中原各诸侯国的称呼,与吴楚诸国相对而言。 确的一项是( )。 (2 分) 日七夜不绝声, 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逮吴之未定 逮奉圣朝B秦哀公为赋无衣之诗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C申包胥。2016年北京市高三一模汇编 文言文
相关推荐
3、(接唱)刁德一有什么鬼心肠?胡传魁 (唱)【西皮摇板】这小刁一点面子也不讲!阿庆嫂 (接唱)这草包倒是一堵挡风的墙。 刁德一 (接唱)她态度不卑又不亢。 阿庆嫂 (唱)【西皮流水】他神情不阴又不阳。 胡传魁(唱)【西皮摇板】刁德一搞的什么鬼花样?阿庆嫂(唱)【西皮流水】他们到底是姓蒋还是姓汪?刁德一(唱)【西皮摇板】我待要旁敲侧击将她访。 阿庆嫂(接唱)我必须察言观色把他防。 阿庆嫂欲进屋。
2、是有着明确的目标指向的。 解题者首先需要对问题的信息有充分的感知,需要将问题的信息与大脑里贮存的信息相互作用,进行科学的决策,然后对决策加以实施,通过严格的推演,得出正确的结论。 但是,所有这些步骤并非是一激而就的。 解题并不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程序一成不变地实施的机械过程,事先确定的解题思路往往是粗线条的、概略性的,有的则是尝试性的。 由于问题的复杂性,或解题者思维的缺陷等主、客观原因
1、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量的释放和利用教学目标: 1、了解呼吸释放的能量在生命活动中被利用的问题。 2、初步学会将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尝试得出能量释放与呼吸有关的结论。 教学重点、难点:呼吸作用和呼吸的不同,以及呼吸作用的实质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英国化学家法拉第对呼吸的比喻: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燃烧过程。 问题:为什么说呼吸是燃烧呢
] • 【 提示 】 在难溶电解质的溶液中 , 若有关离子浓度的乘积 QcKsp, 就会生成沉淀 , 为使沉淀更完全 , 必须创造条件 , 促进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可采取的措施通常有 ① 调节溶液的 pH值 , ② 加沉淀剂。 • 沉淀溶解有什么办法。 • [师生互动 ] 【提示】 创造一定条件,降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使 Qc< Ksp,就可以使沉 淀溶解。 ( 1)
q 增大压强, a﹥ 1 减小压强,则 a﹤ 1 若 m+n﹥ p+q ,则 K’ ﹥ K ,平衡逆向移动。 若 m+n﹤ p+q ,则 K’ ﹤ K ,平衡正向移动。 若 m+n= p+q ,则 K’ = K ,平衡不发生移动。 K’= [aA]m [aB]n [aC]p [aD]q = a (p+qmn) [A]m [B]n [C]p [D]q 0 v t V(正 ) V(逆 ) 原平衡
2、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的构成及用法。 技能目标:1. 听:通过听录音,能够将所给单词与图片进行匹配,听懂含有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的句子,能够听懂关于校刊栏目 对话和关于汤姆索亚历险记推介的文章,能将段落大意与段落进行匹配。 2说:能够基本运用一般现在时被动语态谈论自己最喜欢的书、戏剧、诗和作者。 3读:能够读懂介绍名著的文章,将文字信息转换成表格,实现信息的归纳,能够理解文章的结构和细节。 4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