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考前抢分(27)对热学问题的考查(含答案)内容摘要: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对热学问题的考查(本卷共 7 小题,满分 60 分建议时间:30 分钟 )命题专家寄语此部分为选做题型,难度较小,注重对基本知识的考查,考查频率最高的就是分子动理论、热力学定律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重点知识,子动理论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A布朗运动是液体或气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微粒越大,运动越显著B任何物体的内能都不可能为零C毛细现象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温度越高表面张力越小D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和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E液体饱和汽的压强称为饱和汽压,大小随温度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压强不变, 3、定的汽缸内由活塞 B 封闭着一定量的气体,在通常的情况下,这些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可以忽略在外力 F 作用下,将活塞 B 缓慢地向右拉动,如图 2 所示在拉动活塞的过程中,假设汽缸壁的导热性能很好,环境的温度保持不变,下列关于汽缸内的气体的下列论述,其中正确的是 (). 图 2A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B气体对外做功,气体内能增大C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不变D气体从外界吸热,气体内能不变八十七、理想气体状态方程5如图 3 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三个不同变化过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图 3A a d 过程气体的温度降低 B b d 过程气体的温度降低C c d 过程气体的温度降低 6、撞击颗粒的不平衡引起的,B 错误;第二类永动机虽然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但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它是制造不出来的,C 正确;液晶在光学和电学性质上表现出各向异性,D 错误3由于活塞导热性能良好,且缓慢被拉动,则气体的温度始终与环境温度相同,即气体的温度不变,所以气体的内能不变由于气体的体积膨胀,故气体对外做功,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故选项 D 正确5A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C(常数),可得 P 可见在 P 图象中各状态对应的V 1a d 过程,斜率减小,故温度降低,A 正确; b d 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B 错误; c d 过程斜率增加,气体的温度增加,C 错误; b d 过程,气体。高考物理考前抢分(27)对热学问题的考查(含答案)
相关推荐
1、该资料由 友情提供对功和功率理解及计算的考查(本卷共 7 小题,满分 60 分建议时间:30 分钟 )命题专家寄语对本部分的考查近年来多与动能定理、电磁感应定律、电路等知识综合进行,的概念1如图 1 所示,长为 L 的轻杆 A 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 B,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 上,轻杆 A 绕转轴 O 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为 与水平方向夹角 从 0增加到 90的过程中
2、了缺乏艺术杰作的窘境。 造成当前中国诗歌创作难尽人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则是,整个社会的文学审美意识的普遍弱化导致诗歌评价标准的缺失。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诗歌是好诗歌。 好诗歌是对一个时代的现实生活状况的深度把握和对一个民族的内在精神追求的审美洞察,是从诗人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的真诚关爱。 诗人的把握现实生活既不是对当下生活时尚的浮光掠影式的涉猎
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 D.金属的性质和金属固体的形成都与金属键有关 解析: 选 B。 金属原子脱落下来的价电子形成遍布整块晶体的 “ 电子气 ” ,被所有原子所共用,从而把所有的金属原子维系在一起,故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金属键中的电子属于整块金属共用;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既包括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
2、与其后括号内商店所售物品不匹配的一项是(3 分) A淡浓随意着,深浅入时无(图书) B韵出高山流水,调追白雪阳春(乐器) C若待胸中存灼见,且先眼底辨秋毫(眼镜)D看书狂欲脱,得志喜频弹(帽子)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格里高尔说话时,秘书主任 , , , ,。 好不容易进入了前厅,他最后一步跨出起坐室时动作好猛,真象是他的脚跟刚给火燃着了。
点、硬度等 5金属原子化热 大小决定于原子半径、自由电子密度 表示 金属键的强弱 影响 晶体熔沸点硬度 6共价键的键能( 101kPa、 298k) 大小 决定于原子轨道重叠程度 决定 共价化合物热稳定性、反应的能量变化 影响 原子晶体熔沸点硬度。 理解金属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方式 六方堆积 面心立方堆积 体心立方堆积 立方堆积 钾型 铜型 钋型 镁型 金属晶体的三种密堆积方式 备课参考
2、:第二次今义:再次,又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_同_解释:_答案:“徧”同“遍”,遍及,普遍4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 古代_体史书,_家经典之一。 作者相传为_时期的_(人名)。 答案:编年 儒 春秋 左丘明5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 (1)肉食 者谋之,又何间焉?_(2)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_答案:(1)高官们自会谋划这件事,(你)又何必参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