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2部分专题9课案4 文言文翻译含解析内容摘要:

2、李孟坚摄无锡县,有政声,衡荐于上,即除知秀州。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注】常平:常平仓。 (1)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 译文: (2)或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 ”译文: 导学号 29530218答案:(1)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 ,让里正告诉百姓,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 (关键实词:“科” “榜” “俾” “赋”)(2)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 ”( 关键实词:“常平” “发” “缓急 ”)参考译文:叶衡字梦锡,是婺州金华人。 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 4、人独骑命令医生跟随自己,到处访问疾苦,救活的人很多。 官府发文让晋陵县丞李孟坚代理无锡县县令,治理有声誉,叶衡向皇上推荐,就授为秀州知州。 2译准关键虚词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 分)梁君出猎得善言梁君出猎,见白雁群。 梁君下车,彀弓欲射之。 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 行者不止,白雁群骇。 梁君怒,欲射行者。 其御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 ”梁君忿然作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与他人,何也。 ”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乃雨。 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 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 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 6、虚词:“所以 者” “以” “乃” “且”)(3)现在主君却因白雁的缘故而想射人,我认为主君的话跟虎狼没有什么不同。 ( 关键虚词:“以” “于”)3译准特殊句式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 分)四年七月,高祖崩,上(指炀皇帝 )即皇帝位于仁寿宫。 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乃盛治宫室,穷极侈靡,召募行人,分使绝域。 诸蕃至者,厚加礼赐,有不恭命,以兵击之。 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帝性多诡谲,所幸之处,不欲人知。 每之一所,郡县官人,竞为献食,丰厚者进擢,疏俭者获罪。 奸吏侵渔,人不聊生,人饥相食,邑落为墟,上不之恤也。 东西游幸, 7、靡有定居,每以供费不给,逆收数年之赋。 区宇之内,盗贼蜂起,近臣互相掩蔽,隐贼数不以实对。 或有言贼多者,辄大被诘责。 各求苟免,上下相蒙,每出师徒,败亡相继。 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选自隋书)(1)课天下富室,益市武马,匹直十余万,富强坐是冻馁者十家而九。 译文: (2)黎庶愤怨,天下土崩,至于就擒,而犹未之寤也。 译文: 导学号 29530220答案:(1)( 他) 向天下的富人征收重税,大量购买军马,每匹马价值十余万两,因此而受冻挨饿的富强之家十有其九。 (“富强坐是冻馁者”为定语后置句)(2)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他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未之寤 9、对此毫不怜悯。 他到处巡游,没有固定的居所,经常因为供给不足,而预先征收数年的赋税。 全国各地,起义造反蜂拥而起,亲近的大臣却相互隐瞒遮掩,隐瞒叛乱的人数,不据实上报。 有人说叛乱的人多,就会被狠狠地训斥。 官员们各自只求苟且偷安,上下相互蒙骗,每次出师征讨,失败接连不断。 百姓愤怒怨恨,国家土崩瓦解,到了被人擒获的地步,他却仍没有觉悟到这一点。 4保持文意畅通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 分)杨云翼,字之美。 兴定三年,筑京师城,役兵民数万。 夏秋之交病者相籍,云翼躬自调护,多所全济。 军兴以来,入粟补官及以战功迁授者,事定之后,有司苛为程式,或小有不合辄罢去,云翼奏曰:“赏罚国之大信,此辈宜 11、。 参考译文:杨云翼,字之美。 兴定三年,在京师修筑城墙,役使士兵、百姓几万人。 夏秋之交,染病的人接连不断,杨云翼亲自给病人调药护理,保全救活了许多人。 自从战争开始以来,因交纳粮食补官或因战功而得以升迁的人,战事平定以后,有关机构设了许多繁琐苛刻的考核程序,只要稍有不合的,就会被罢免撤职,杨云翼上奏说:“赏罚是有关国家信誉的大事,对这些人应该从宽录用,用来鼓励将来的人。 ”当时的朝臣,在朝廷商议大事的时候大多不把自己的意见说完,他们瞻前顾后,迟疑不决,渐渐成为一种风气。 杨云翼患了风痹病,到此时逐渐痊愈了,皇帝亲自询问他治愈这种病的方法,杨云翼回答说:“只要治疗心就可以了。 如果心态平和,那么邪气就 12、不能触犯了,治理国家也是这样,做皇上的先端正自己的思想,那么朝廷百官就没有不统一在正道上的了。 ”皇帝听后感到震惊,知道他是用医道来进谏。 综合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19 分)何妥,字栖凤,西城人也。 少机警,八岁游国子学,助教顾良戏之曰:“汝既姓何,是荷叶之荷,为是河水之河。 ”应声答曰:“先生姓顾,是眷顾之顾,是新故之故。 ”众咸异之。 十七,湘东王召为诵书左右。 江陵陷,周武帝尤重之,授太学博士。 高祖受禅,除国子博士,加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公。 妥性劲急,有口才,好是非人物。 时纳言苏威尝言于上曰:“臣先人每诫臣云,唯读孝经一卷,足可立身治国,何用多为。 ”上亦然之。 妥进曰:“苏威所学 14、吕,废黄钟。 妥又以深乖古意,乃奏请用黄钟。 诏下公卿议,从之。 六年,出为龙州刺史。 时有负笈游学者,妥皆为讲说教授之。 为刺史箴 ,勒于州门外。 在职三年,以疾请还,诏许之。 复知学事。 时苏夔在太常,参议钟律,有所建议,朝士多从之,妥独不同,每言夔之短。 高祖下其议朝臣多排妥妥复上封事指陈得失大抵论时政损益并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威及吏部尚书卢恺等皆坐得罪除伊州刺史不行寻为国子祭酒。 卒官。 谥曰肃。 (选自隋书列传第四十 ,有删改)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高祖下其议/朝臣多排妥/妥复上封/ 事指陈得失/大抵论时政损益/并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威及吏部尚书卢恺等/皆坐得罪 /除伊州 15、刺史/不行寻为国子祭酒B高祖下其议朝/臣多排妥/妥复上封/ 事指陈得失/大抵论时政 /损益并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威及吏部尚书卢恺等皆坐得/罪除伊州刺史/ 不行/寻为国子祭酒C高祖下/其议朝臣/多排妥/ 妥复上封事指/陈得失大抵论时政 /损益并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威及吏部尚书卢恺等皆坐 /得罪除伊州刺史不行/寻为国子祭酒D高祖下其议/朝臣多排妥/妥复上封事/ 指陈得失/大抵论时政损益/并指斥当世朋党/于是苏威及吏部尚书卢恺等皆坐得罪/除伊州刺史/ 不行/寻为国子祭酒导学号 29530222解析:选 D。 作答断句题,需关注关键词,如人名、官职名、时间状语等。 “高祖下其议”与“朝臣多排妥”语意完整,中间应断开。 “除”后为官职,其前应断开。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助教,古代学官名,晋咸宁时设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