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文全译 夏本纪内容摘要:

2、生,虽经大力整治,但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也由于当政者用人不当,长期未能把民众从灾难中解救出来。 这成了当时因扰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 就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夏禹,一个有抱负而且聪敏勤恳的青年出现了。 他继承父业并吸取父亲鲧(,滚)治水不成的教训,以他的健壮、精干和毅力,获得成功,在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呈现出一派怡然富足、井然有序的宏伟景象。 司马迁以极其虔敬的心情,向人们叙说了夏禹的业绩:他怀着励精图治的决心,新婚四天就离家赴任,行山表木,导九川,陂九泽,通九道,度九山,考察了九州的土地物产,规定了各地的贡品赋税,指给了各地朝贡的方便途径,并在此基础上,划定了五服界域,使得全国 4、历史事实未必那么美好,但大禹治水的业绩却早已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树起了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他十三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伟大奉献精神,也早已千古传颂,作为我们祖先一种美德的代表,将永远值得学习和效法。 夏禹,名叫文命。 禹的父亲是鲧,鲧的父亲是颛顼帝,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是黄帝。 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帝的孙子。 禹的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没有登临帝位,而是给天子做大臣。 当尧帝在位的时候,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高山,漫上了丘陵,下民都为此非常忧愁。 尧寻找能治理洪水的人,四岳群臣都说鲧可以。 尧说:“鲧这个人违背天命,毁败同族,用不得。 ”四岳都说:“比较起来,众大臣还没有谁比他更强,希望您让 6、契、后稷、皋陶。 舜说:“你还是快去办理你的公事吧。 ”禹为人聪敏机智,能吃苦耐劳,他遵守道德,仁爱可亲,言语可信。 他的声音就是标准的音律,他的身躯就是标准的尺度,凭着他的声音和躯体就可以校正音律的高低和尺度的长短。 他勤勤恳恳,庄重严肃,堪称是百官的典范。 禹接受了舜帝的命令,与益、后稷一起到任,命令诸侯百官发动那些被罚服劳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土地。 他一路上穿山越岭,树立木桩作为标志,测定高山大川的状貌。 禹为父亲鲧因治水无功而受罚感到难过,就不顾劳累,苦苦的思索,在外面生活了十三年,几次从家门前路过都没敢进去。 他节衣缩食,尽力孝敬鬼神。 居室简陋,把资财用于治理河川。 他在地上行走乘车,在水中行走乘船,在泥 8、太岳山之南。 修治好覃怀之后,又继续修治了衡水和漳水。 冀州的土质色白而松软,这里的赋税属上上,即第一等,有时也杂有第二等,田地属于中中,即第五等。 常水、卫水疏通了,大陆泽也修治完毕。 东北鸟夷部族的贡品是皮衣。 其进贡路线是绕道碣石山向西,进入黄河。 济水和黄河之间是沇(兖)州:这个地区的九条河都已疏通,雷夏蓄积成了一个大湖。 雍水和沮水汇合流入泽中,土地上种了桑,养了蚕,于是民众都能从山上搬下来定居在平地上。 沇州的土质发黑而且肥美,草长得茂盛,树木高大。 这里田地属中下,即第六等,赋税属下下,即第九等,经过十三年的整治之后,才能和其他各州相同。 这一地区进贡的物品是漆、丝,还有用竹筐盛着的有花纹的锦绣。 进 9、贡时走水路,由济水进入漯(,踏)水,然后进入黄河。 大海到泰山之间是青州:在这个地区堣夷平治之后,淮水、淄水也得到了疏通。 这里的土质色白而且肥美,海滨一带宽广含碱,田地多是盐碱地。 田地属上下,即第三等,赋税属中上,即第四等。 进贡的物品是盐和细葛布,有时也进贡一些海产品,还有泰山谷地生产的丝、大麻、锡、松木、奇异的石头,莱夷地区可以放牧,所以,那里进贡畜牧产品,还有用筐盛着用来作琴弦的柞蚕丝。 进贡时,走水路,由汶水转入济水。 大海、泰山到淮水之间是徐州:在这个地区治理了淮水、沂水,蒙山、羽山一带也可以种植作物了。 大野成了一个蓄水湖,东原的水也都退去。 这里的土质呈红色,有粘性而且肥美,草木丛生,渐渐繁 11、有象牙、皮革、羽毛、旄(,毛)牛尾和岛夷人穿的花草编结的服饰,以及用竹筐盛着的有贝形花纺的锦缎,有进根据朝廷的命令进贡包好的橘子、柚子。 这些贡品都经由大海、长江进入淮河、泗水。 荆山到衡山的南面是荆州:这个地区有长江、汉水注入大海。 长江的众多支流大都有了固定的河道,沱水、涔水业已疏导,云泽、梦泽也治理好了。 这里的土质湿润,田地属下中,即第八等,赋税居上下,即第三等。 进贡的物品是羽毛、旄牛尾、象牙、皮革、三色铜,以及椿木、柘(,蔗)木、桧木、柏木,还有粗细磨石,可做箭头的砮(,努)石、丹砂,特别是可做箭杆的竹子箘(,郡)簬(,路)和楛(,户)木是汉水附近三个诸侯国进贡的最有名的特产,还有包裹着和装 13、山、嶓冢山都可以耕种了,沱水、涔水也已经疏通,蔡山、蒙山的道路已经修好,在和夷地区治水也取得了成效。 这里的土质是青黑色的,田地属下上,即第七等,赋税居下中,即第八等,有时也居第七等或第九等。 贡品有美玉、铁、银、可以刻镂的硬铁、可以做箭头的砮石、可以制磬的磬石,以及熊、罴、狐狸。 织皮族的贡品由西戎西倾山经桓水运出,再从潜水船运,进入沔(,免)水,然后走一段山路进入渭水,最后横渡黄河到达京城。 黑水与黄河西岸之间是雍州:弱水经治理已向西流去,泾水汇入了渭水。 漆水、沮水跟着也汇入渭水,还有沣水同样汇入渭水。 荆山、岐山的道路业已开通,终南山、敦物山一直到鸟鼠山的道路也已竣工。 高原和低谷的治理工程都取得了 14、成绩,一直治理到都野泽一带。 三危山地区可以居住了,三苗族也大为顺服。 这里的土质色黄而且松软肥沃,田地属上上,即第一等,赋税居中下,即第六等。 贡品是美玉和美石。 进贡时从积石山下走水路,顺流到达龙门山间的西河,会集到渭水湾里。 织皮族居住在昆仑山、枝支山、渠搜山等地,那时西戎各国也归服了。 禹开通了九条山脉的道路:一条从汧山和岐山开始一直开到荆山,越过黄河;一条从壶口山、雷首山一直开到太岳山;一条从砥柱山、析城山一直开到王屋山;一条从太行山、常山一直开到碣石山,进入海中与水路接通;一条从西倾山、朱圉山,鸟鼠山一直开到太华山;一条从熊耳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开到负尾山;一条从嶓冢山一直开到荆山;一条从内 16、流入大海。 从汶山开始疏导长江,向东分出支流就是沱水,再往东到达醴水,经过九江,到达东陵,向东斜行北流,与彭蠡泽之水会合,继续向东就是中江,最后流入大海。 疏导沇水,向东流就是济水,注入黄河,两水相遇,溢为荥泽,向东经过陶丘北面,继续向东到达荷泽,向东北与汶水会合,再向北流入大海。 从桐柏山开始疏导淮水,向东与泗水、沂水会合,再向东流入大海。 疏导渭水,从鸟鼠同穴山开始,往东与沣水会合,又向东与泾水会合,再往东经过漆水、沮水,流入黄河。 疏导洛水,从熊耳山开始,向东北与涧水、瀍水会合,又向东与伊水会合,再向东北流入黄河。 所有的山川河流都治理好了,从此九州统一,四境之内都可以居住了,九条山脉开出了道路,九条大河疏通了水源,九个大湖筑起了堤防,四海之内的诸侯都可以来京城会盟和朝觐了。 金、木、水、火、土、谷六库的物资治理得很好,各方的土地美恶高下都评定出等级,能按照规定认真进贡纳税,赋税的等级都是根据三种不同的土壤等级来确定。 还在华夏境内九州之中分封诸侯,赐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