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重点中学协作体2017届高三暑假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2、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 他说: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 、阳天(东南) 、赤天(南) 、朱天(西南) 、成天(西) 、幽天(西北) 、玄天(北) 、鸾天(东北) 、钧天(中间向上) ,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 屈原说,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 ”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 “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 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 天如蛋壳,地如蛋黄,各自可转。 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 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 3、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 实际上,地球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 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 可是,为什么天中有礼。 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 外边为什么是方的。 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 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 璧,璇玑,琮,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 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 33厘米,可能是模型,是商 5、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 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这样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 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 2毫米的孔,管子长 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 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 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 6、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1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和黄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 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明在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 周礼所谓, “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D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 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 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 2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 7、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形大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3 “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下列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璧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 9、是“对理解正确的一项”或者“错误的一项” ,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比如本题选项 过比对即可发现选项误把“方形”理解为“琮” ,从文中来看,方形应代表大石块。 2题干问的是“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这是考查学生筛选和辨别信息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找到选项所在的句段,然后与选项仔细比较、进行分析,最后发现问题。 A 项, “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错。 见第八段,盘子要随星转;C 10、 项, “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错。 见第九段,是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D 项,石块起固定作用,不用于直接观察天象。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的题干一般是“下列理解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或者“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答题时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 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选项 项 题干问的是“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下列对这 11、句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时首先要锁定答题范围,将选项对应原文信息,合理筛选。 A 项, “璇玑”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B 项,壁和琮没有保留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只是礼器;D 项,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只是琮,不包括璧。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然后到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文字,进行比对。 比如 后一段说“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 ,可见选项中“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的说法是错误的。 二、古诗文 12、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 4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 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 、 传 ,少者不失诗 、论。 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 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 14、,诚驽材也。 有学艺者,触地而安。 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 、 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 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 ”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 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 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 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 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 15、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 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 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 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4下列对文言文划线相关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 分)A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 B “素业”在古文中有多重意思:先世所遗之业、清白的操守、本业。 古代重农抑商,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 C “秘书”现在既指政党之内的要职,也指写字楼及商业机构内的文员职位。 而文中则是官名的总称。 D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 ,文中是对杰出人士的称赞。 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B.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C.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D.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