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要点详解总结内容摘要:
2、同分异构现象。 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1、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碳链异构:指碳原子之间连接成不同的链状或环状结构而造成的异构。 如 三种同分异构体,即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位置异构:指官能团或取代基在在碳链上的位置不同而造成的异构。 如 1丁烯与 2丁烯、1丙醇与 2丙醇、邻二甲苯与间二甲苯及对二甲苯。 异类异构:指官能团不同而造成的异构,也叫官能团异构。 如 1丁炔与 1,3丁二烯、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蔗糖与麦芽糖等。 其他异构方式:如顺反异构、对映异构(也叫做镜像异构或手性异构)等,在中学阶段的信息题中屡有涉及。 各类有机物异构体情 4、烃、炔烃、醇、酮等,它们具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书写按顺序考虑。 一般情况是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异类异构。 芳香族化合物:二元取代物的取代基在苯环上的相对位置具有邻、间、对三种。 3、判断同分异构体的常见方法: 记忆法: 碳原子数目 15 的烷烃异构体数目:甲烷、乙烷和丙烷均无异构体,丁烷有两种异构体,戊烷有三种异构体。 碳原子数目 14 的一价烷基:甲基一种() ,乙基一种(、丙基两种(H 3)2) 、丁基四种( 、C()3) 一价苯基一种、二价苯基三种(邻、间、对三种)。 基团连接法:将有机物看成由基团连接而成,由基团的异构数目可推断有机物的异构体数目。 如:丁基有四种,丁醇 5、(看作丁基与羟基连接而成)也有四种,戊醛、戊酸(分别看作丁基跟醛基、羧基连接而成)也分别有四种。 等同转换法:将有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进行等同转换。 如:乙烷分子中共有 6 个 H 原子,若有一个 H 原子被 子取代所得一氯乙烷只有一种结构,那么五氯乙烷有多少种。 假设把五氯乙烷分子中的 子转换为 H 原子,而 H 原子转换为子,其情况跟一氯乙烷完全相同,故五氯乙烷也有一种结构。 同样,二氯乙烷有两种结构,四氯乙烷也有两种结构。 等效氢法:等效氢指在有机物分子中处于相同位置的氢原子。 等效氢任一原子若被相同取代基取代所得产物都属于同一物质。 其判断方法有: 同一碳原子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 同一碳原 7、,就从哪一端编起)。 先写取代基名称,后写烷烃的名称;取代基的排列顺序从简单到复杂;相同的取代基合并以汉字数字标明数目;取代基的位置以主链碳原子的阿拉伯数字编号标明写在表示取代基数目的汉字之前,位置编号之间以“, ”相隔,阿拉伯数字与汉字之间以“”相连。 烷烃命名书写的格式:2、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的命名 定母体:根据化合物分子中的官能团确定母体。 如: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以烯为母体,化合物的最后名称为“某烯” ;含醇羟基、醛基、羧基的化合物分别以醇、醛、酸为母体;苯的同系物以苯为母体命名。 定主链:以含有尽可能多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命名:官能团编号最小化。 其他规则与烷烃相似。 如:,叫作: 9、轻:苯、液态烃、一氯代烃、乙醇、乙醛、低级酯、汽油;比水重:溴苯、乙二醇、丙三醇、。 5、挥发性:乙醇、乙醛、乙酸。 6、水溶性:不溶:高级脂肪酸、酯、溴苯、甲烷、乙烯、苯及同系物、石油、;易溶:甲醛、乙酸、乙二醇;与水混溶:乙醇、乙醛、甲酸、丙三醇。 五、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1、 2 6、棱晶烷、盆烯) 、C 8方烷、苯乙烯) ;2、:烯烃和环烷烃;3、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4、C 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的饱和一元羧酸或酯;如乙醛(C 2丁酸及异构体(C 4、炔烃(或二烯烃)与三倍于其碳原子数的苯及苯的同系物。 如:丙炔(C 3丙苯(C 9、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高中化学有机化学知识要点详解总结
相关推荐
3、4C4 或 5 D3 或 4答案D解析 P(X k)C ( )15 k( )k,然后把选择项代入验证45某同学做了 10道选择题,每道题四个选择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正确的,他每道题都随意地从中选了一个答案,记该同学至少答对 9道题的概率为 P,则下列数据中与 )A310 4 B310 5C310 6 D310 7答案B解析 PC ( )9( )C ( )10310 5 4 1014二
2、了解。 四、课时安排: 2 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孙子兵法上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其言实为最高之军 事原则,至少可用于战略,若能用于政略,效力尤大。 蒋介石 在波诡云谲的春秋时期,烛之武就是运用谋略,成功运用了离间计,瓦 解秦晋联盟,保全了国家。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的缤纷世界。 (二)整体感知方法:让学生听教师范读,使学生注意并归纳重点字的读音。 示例
结论 : Cl的检验,溶液中的离子遇 AgNO3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含 Cl 实验 3: 加入 BaCl2溶液后产生白色沉淀 ,再加入盐酸 ,沉淀不消失。 现象 : 分析 : 结论 : ( NH4 ) 2SO4和 K2SO4溶液中的SO42与 BaCl2发生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加入盐酸为了排除 CO32等离子的干扰 发现问题 : 取少量 AgNO3溶液和 K2SO4溶液
向试管中加入碘水溶液,通入 SO2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SO2 + I2 + 2H2O = H2SO4 + 2HI SO2 + Br2 + 2H2O = H2SO4 + 2HBr 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实验探究 5: 向试管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入 SO2气体,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探究 6](教材 88页实验 3)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
2、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 子数目为 )(7)2013广东高考因为 具有氧化性,所以用 液可以鉴别。 ( )(8)2012天津高考足量 燃烧生成 )答案(1) (2) (3)(4)(5) (6)(7)(8)解析(1)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应先加入 液,溶液不变红,再加入新制氯水,溶液变红,则含 ,错误;(2)加入 液显红色,证明含有 ,不能证明是否含有 ,错误;(3)溶液与 应生成
3、(建议先观察透明纸标本,并提示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压碎标本的现象。 ) 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动手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师:巡视指导,注意普遍存在的问题。 小先生也指导。 师:哪位同学能到前面来演示一下,你是如何观察到物像的。 生:一名同学自告奋勇,边说边演示。 先升起镜筒,再转动转换器,使物镜对准通光孔,用左眼看目镜,转动反光镜,看到亮圈,完成对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