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2部分专题9课案3 文言断句含解析内容摘要:
2、由是决行深入/ 大致克捷/ 时寇略之际/ 民多胁从咏/ 移文谕以朝廷恩信/ 使各归田里D正由是决行深入/ 大致克捷时/ 寇略之际/ 民多胁从咏/ 移文谕以朝廷恩信/ 使各归田里导学号 29530206解析:选 A。 首先,应结合上下文,大致了解前后文意,把握所断句子的基本意思,断开一些比较明确的地方。 如“正由是决行深入” “咏移文谕以朝廷恩信/ 使各归田里 ”。 其次,就是要抓住一些标志词。 如文中的“之际” ,后面肯定要断开,人名“咏”前面要断开。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盖其一二之略也。 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 4、雨 / 鼪鼯鸟兽之嗥音也/ 吾于是信有力焉/ 凡图之所载/ 盖其一二之略也导学号 29530207解析:选 D。 A 项, “嘉时令节”后应断开;B 项, “此前日”前应断开;C 项, “嗥音也”后应断开。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人云:“贤者多财损其志,愚者多财生其过。 ”此言可为深诫。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 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 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卿等宜深思此言。 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若徇私/ 贪浊非止/ 坏公法损百姓 / 纵事未发闻/ 中心岂不常惧B若徇私贪浊/ 非止坏公法 5、/ 损百姓/ 纵事未发闻/ 中心岂不常惧C若徇私/ 贪浊非止坏公法/ 损百姓纵事/ 未发闻/ 中心岂不常惧D若徇私贪浊/ 非止坏公法/ 损百姓纵事/ 未发闻中心/ 岂不常惧导学号 29530208解析:选 B。 “若非”是假设复句,因此,各分句之间宜停顿;“坏公法”与“损百姓”都是作“非止”的宾语,中间应该停顿;“中心”陈说对象转换,也要断开。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新蔡悬瓠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 时贼徒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 下列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7、觉/ 荟与文育拒之导学号 29530209解析:选 B。 A 项, “同郡”后应断开; C 项, “素相善”后应断开;D 项, “慰劳白水蛮”后应断开。 二、主观型5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 限断 6 处)(3 分)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实先意气而后辞句慕古而尚仁义者苟为之不已资以学问则古作者不为难到古者其身不遇于世,寄志于言,求言遇于后世也。 自两汉以来,富贵者千百,自今观之,声势光明,孰若马迁、相如、贾谊、刘向、扬雄之徒,斯人也岂求知于当世哉。 (选自杜牧 答庄充书 ,有删节)导学号 29530210答案:观足下所为文百余篇/ 实先意气而后辞句 / 慕古而尚仁义者/ 苟为之不 8、已/ 资以学问/ 则古作者不为难到/ 古者其身不遇于世6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 限断 6 处)(3 分)论曰:司马迁、班固父子,其言史官载籍之作,大义粲然著矣。 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迁文直而事核固文赡而事详若固之序事赡而不秽详而有体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信哉,其能成名也。 用斜线(/ ) 给下面文段断句。 导学号 29530211答案:议者咸称二子有良史之才/ 迁文直而事核/ 固文赡而事详/ 若固之序事/ 赡而不秽/ 详而有体/ 使读之者亹亹而不厌7墨子怒责耕柱子(4 分)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牛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驱骥 10、“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责的。 ”8树难去易(4 分)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矣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导学号 29530213答案:夫杨/ 横树之即生/ 倒树之即生 / 折而树之又生/ 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 则毋生杨矣/ 夫以十人之众/ 树易生之物 / 而不胜一人者/ 何也/ 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参考译文:杨树,横着栽它可以长,倒着栽它也可以长,折断它也可以长。 但是如果让十个人栽树一个人在后面拔,那么就没有一棵杨树可以成活生长了。 以十人之多,栽容易生长的东西,却不能够胜过一个人的力量,什么原因呢。 栽树难而拔树容易呀。 综合 11、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19 分)成基命,字靖之,大名人,后避宣宗讳,以字行。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历司经局洗马,署国子监司业事。 天启元年,疏请幸学不先白政府。 执政者不悦,令以原官还局,遂请告归。 寻起少詹事。 六年,魏忠贤以基命为杨涟同门生,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起吏部左侍郎。 明年十月,京师戒严,基命请召还旧辅孙承宗,省一切浮议,仿嘉靖朝故事,增设枢臣,帝并可之。 庶吉士金声荐僧申甫为将。 帝令基命阅其所部兵,极言不可用,后果一战而败。 袁崇焕、祖大寿入卫,帝召见平台,执崇焕属吏,大寿在旁股慄。 基命独叩头请慎重者再,帝曰:“慎重即因循,何益。 ”基命复叩头曰:“敌在城下,非他时比。 ”帝终 13、入直。 锦衣张道濬以委卸劾之,卒三疏自引去。 基命性宽厚,每事持大体。 御史李长春、给事中杜齐芳坐私书事,将置重典。 基命力救,不听,长跪会极门,言:“祖宗立法,真死罪犹三覆奏,岂有诏狱一讯遽置极刑。 ”自辰至酉未起。 帝意解,得遣戍。 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 八年卒于家。 赠少保,谥文穆。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三十九 ,有删改)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 帝犹以为轻亦以基命言 /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B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 以为轻亦/ 14、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 /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C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 亦以基命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 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D逢申初劾基命/后以炮炸下狱/拟戍帝犹以为轻/ 亦以基命 /言得如拟/为首辅者数月/帝欲委政延儒遂为其党所逐导学号 29530214解析:选 C。 解答本题,要注意把握专有名词和动词谓语等。 这句话中的专有名词有“逢申” “基命” “帝” “首辅” “延儒”等,判断这些专有名词前后的动词,以此判断词语在句中的成分。 比如“帝” ,前有动词短语“下狱拟戍” ,后有动词“以为” ,分析语句的意思可以看出, “帝”不能作“下狱拟戍”的宾语,而是 15、作为“以为”的主语,由此可以判断“帝”前一定要停顿,故排除 B、 D。 这句话中的动词有“劾” “委”“逐”等,比如“劾” ,主语应该是“逢申” ,宾语是“基命” ,故“基命”后面应停顿,排除 A。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文中 “避宣宗讳”是封建社会的“国讳” ,即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成基命与宣宗的名字有重字,故要避讳。 B少詹事,秦汉置詹事,掌皇后、太子家事;唐设太子詹事、少詹事,总东宫内外庶务。 C酉,指十二地支的第十位;十二辰之一,相当于下午五点到七点;十二属相之一,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2017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练习 第2部分专题9课案3 文言断句含解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