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记念》学案02内容摘要:

2、人日记 ,小说集:呐喊 、 彷徨 、 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以及多本杂文集,如坟 、 南腔北调集 、 二心集。 他的笔像匕首,像投枪,一如他的人生:耿介、正直、嫉恶如仇。 写作背景1933 年 2 月 7 日至 8 日,在“左联”五位烈士遇害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撰写了这篇纪念文章。 写作目的有对反动派残暴罪行的控诉和揭露,有对烈士英勇精神的赞颂,更有自己情感的抒发。 课文理解及思路(1)中心思想:文章通过对白莽、柔石等五位烈士的追忆,抒发了对烈士们无限崇敬和怀念的深情,愤怒地揭示了反动派的凶残与卑劣,预示光明终将战胜黑暗,激励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 (2)线 3、索:“悼念烈士” 这根红线贯穿始终。 (3)内容结构: (一)说明写作目的,回忆与白莽的三次见面。 (二)回忆与柔石的交往,顺带写冯铿。 (三)简述左联成立后对白莽新的了解及白莽柔石的被捕,这是全文的过渡段。 (四)记叙柔石等烈士的被捕、遇害的经过及作者悲愤的心情。 这是全文的重点。 (五)抒发悲愤心情,揭露社会黑暗,表达革命必胜的坚强信念。 文体知识本文选自南腔北调集。 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又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悼念性的散文(是一篇抒情叙事散文)。 写作特点 (1)记叙、议论、抒情的完美结合。 (2) 段落联系紧密,线索明晰,首尾呼应,详略得当。 (3) 在选材上,以柔石为重点,白莽次之,兼及另外三 4、位烈士。 其中又以他们被害的事件为中心,连带写他们一系列革命活动。 重要语段第四部分、第五部分是全文的重点。 第一部分中第一节、第二节是重要语段;第二部分中第八节、第九节、第十节是重要语段;第四部分中第六节、第七节是重要语段;第五部分中第一节、第二节是重要语段。 【课课练】一、基础知识1给下列字注音并解释竦( ): 孺( ): 偈( ): 赎( ): 2解释下列词语:郑重其事: 永诀: 延口残喘: 明珠投暗:情随事迁: 涅槃:。 这是一篇抒情叙事。 1933 年 2 月 7 日至 8 日,在“左联”五位烈士遇害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撰写了这篇纪念文章。 “左联”五位烈士是 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 6、者皆可抛。 ”作者引出这首诗的目的是 ( )托哀思 富内容 B 项9课文中引用了三个典故,作者使用它们的目的各是什么。 ”与“ 迂” ) ) ))他悲愤的对我说他的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2)鲁迅在呐喊故乡中说了这样一句话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变成了路11. 鲁迅先生发表这篇文章距今近 70 年,文中有些说法在现代口语中已经发生了变化。 请用现代口语改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于是另外约定了几个同意的青年,设立朝华社。 ( )(2)我的决不邀投稿者相见,其实也不完全因为谦虚,其中含着省事的分子也不少。 ( )(3)这大约就是林莽先生说的“又一次的被 7、了捕”的那一次。 ( )12说出下列加点字作用:(1)两年前的此时,当时上海的报章都不敢载这件事,或者也许是不愿,或不屑载这件事,只在文艺新闻上有一点隐约其辞的文章。 (2)夜里,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误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曲译。 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字的,都改成“民众诗人”了。 (3)天气愈冷了,我不知道柔石在那里有被褥不。 我们是有的。 洋铁碗可曾收到没有。 但忽然得到一个可靠的消息,说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已于二月七日夜或八日晨,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原来如此。 13认真阅读下列语段,根据要求回答相应的问题:(1)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记念几个青年的作家 9、感情。 二、阅读分析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然而柔石自己没有钱,他借了两百多块钱来做印本。 除买纸之外,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归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 可是往往不如意,说起来皱着眉头。 看他旧作品,都很有悲观的气息,但实际上并不然,他相信人们是好的。 我有时谈到人会怎样的骗人,怎样的卖友,怎样的吮血,他就前额亮晶晶的,惊疑地圆睁了近视的眼睛,抗议道, “会这样的么?不至于此罢? ” 不过朝花社不久就倒闭了,我也不想说清其中的原因,总之是柔石的理想的头,先碰了一个大钉子,力气固然白化,此外还得去借一百块钱来付纸账。 后来他对于我那“ 甲 (人的心地险恶难测) ”说的怀疑减少了,有时也叹息道, “真会 10、这样的么。 ”但是,他仍然相信人们是好的。 他于是一面将自己所应得的朝花社的残书送到明日书店和光华书局去,希望还能够收回几文钱,一面就拼命的译书,准备还借款,这就是卖给商务印书馆的丹麦短篇小说集和高尔基作的长篇小说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 但我想,这些译稿,也许去年已被兵火烧掉了。 他的迂渐渐的改变起来,终于也敢和女性的同乡或朋友一同去走路了,但那距离,却至少总有三四尺的。 这方法很不好,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我便会疑心就是他的朋友。 但他和我一同走路的时候,可就走得近了。 简直是扶住我,因为怕我被汽车或电车撞死;我这面也为他近视而又要照顾别人担心,大家都仓皇失措的 11、愁一路。 所以倘不是万不得已,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实在看得他吃力,因而自己也吃力。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他终于决定地改变了,有一回,曾经明白的告诉我,此后应该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我说:这怕难罢,譬如使惯了刀的,这回要他耍棍。 怎么能行呢。 他简洁的答道:只要学起来。 他说的并不是空话,真也在从新学起来了,其时他曾经带了一个朋友来访我,那就是冯铿女士。 谈了一些天,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我疑心她有点罗曼谛克, 乙 (做事急于求成) ;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于她的主张的。 但我又疑心我自己,也许是柔石的先前的 丙 (比喻处理事情或说话果断坚决,毫不犹豫)的回答。 正中了我那其实是偷懒的主张的伤疤,所以不自觉地迁怒到她的身上去了。 我其实也并不比我所怕见的神经过敏而自尊的文学青年高明。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吮血 隔膜 譬如 耍棍A B. D. 处应填的成语是: 乙处应填的成语是: 丙处应填的成语是: 3仔细阅读(1) (2) (3)(4)节,把作者为了表现柔石“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利人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这种高尚品格所选用的材料找出来。 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柔石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材料:柔石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4 “无论从旧道德,从新道德,只要是损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