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中职语文拓展模块第7课奇妙的人体1内容摘要:

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 (如二氧化碳、尿素和尿酸等 ),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体内各种内分泌的激素和一些其它体液因素,也要通过血液循环将它们运送到靶细胞,实现机体的体液调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 此外,血液防卫机能的实现,以及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也都要依赖血液在血管内不断循环流动,而血液的循环是由于心脏“泵”的作用实现的。 成年人的心脏重约 300克,它的作用是巨大的,例如一个人在安静状态下,心脏每分钟约跳 70次,每次泵血 70毫升,则每分钟约泵 5升血,如此推算一个人的心脏一生泵血所作的功,大约相当于将 3万公斤重的物体向上举到喜马拉雅山顶峰所作的功。 血液循环系统及心脏 呼吸系统 人吸入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空气 ——气管 ——小支气管 ——肺泡 ——薄膜 ——毛细血管 ——红血球 ——提取氧气,排除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 • 随着胸廓的扩张和回缩,空气经呼吸道进出肺称为呼吸运动。 肺的舒缩完全靠胸廓的运动。 胸廓扩张时,将肺向外方牵引,空气入肺,称为吸气运动。 胸廓回缩时 ,肺内空气被排出体外,称为呼气运动。 由于呼吸运动的不断进行,便保证肺泡内气体成分的相对恒定,使血液与肺泡内气体间的气体交换得以不断进行。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量称为潮气,平均约为 400~ 500毫升。 每分钟出入肺的气体总量称为每分通气量,它等于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的乘积。 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的呼吸频率为16—18次 /分,所以每分通气量约 6000—8000毫升。 适应体力活动需要而加强呼吸时,每分通气量可达 70升。 正常人在平和呼气之后,如再做最大呼气称为补呼气,约为 1000~1500毫升。 在平和吸气之后,如再做最大吸气,称为补吸气,约为 1000~ 1800毫升。 潮气、补呼气、补吸气三者之和称为肺活量,男性约为 3, 500毫升,女性约为 2500毫升。 它是一次肺通气的最大范围,可以反映肺通气功能的储备力量及适应能力。 肺活量的大小与人的身高、胸围、年龄、健康情况有关。 肺活量并不等于肺内所容纳的全部气体量,即便在被呼气之后,肺内也还余留着一部分气体不能完全呼出,称为余气。 健康青年人的余气约为 1000~ 1500毫升。 人们每次吸入的空气,从鼻腔到细支气管这段呼吸道内的气体,不能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为气体交换的无效腔,其容量在成人约为 150毫升。 例如,每次吸入 500毫升新鲜空气,实际上只有大约 350毫升进入肺泡参加气体交换,其余的停留在无效腔中不起作用。 因此从气体交换的效率来看,呼吸的深度极为重要。 深而慢的呼吸,其效率要高于浅而快的呼吸。 呼吸运动是许多呼吸肌的协同性活动。 呼吸肌的活动受呼吸中枢通过有关的躯体神经来支配。 正常人的自动的、有节律性的呼吸是受呼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