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检测 专题7-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含答案)内容摘要:
2、元培将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相提并论,其原因是两者 ( )容都蕴涵人文主义 衡哲在西洋史中谈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曾说“这个革命兼有宗教、政治及社会的性质” ,并用如下图表来说明。 下列图表中空缺部分应该是( )A. 马丁路德教君主专制贵族社会B. 清教君主专制贵族社会C. 加尔文教贵族社会君主专制D. 清教新贵族政治君主专制4幸福是一个伦理概念,有学者称:基督徒们要尽千辛万苦追求的幸福,不过是一种疯狂和愚蠢而已,我实在看不出你们为什么把一个按照自己身份,教育,本性而生活的人称为不幸。 请判断这是什么时期的学者观点( ) 学者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把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 3、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 而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则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 在该学者看来,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是( )A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B同时兴起,领域不一C相互包涵,性质不一 D手段相同,本质一致6张跃发主编的近代文明史中有这样一段表述:到 16 世纪末,它的审美感堕落为色情刺激,追求外表美的恶本性转化为轻薄与媚俗。 崇尚古风的热情被歪曲为新的异教信仰。 总之,它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忽视了伦理道德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应有约束。 他评价的事件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明清进步思想7马克斯韦伯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说:“在 4、以苦修来世、禁欲主义、宗教虔诚为一方,以身体力行资本主义的获取为另一方的所谓冲突中,最终将表明,双方实际上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作者最终将表明的是( )A宗教改革从内在心灵角度传播了人文精神 B新教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扩展C资本主义在欧洲兴起的社会因素 D传教活动与殖民扩张活动相辅相成8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其核心主张是世俗权力( )A应当高于罗马教会的权力B可以拯救天主教徒的灵魂C只能在上帝的委托下行使D必须配合教会维护社会秩序9约翰弥尔顿在为英国人 6、来到。 ”这表明卢梭( )A要求重订社会契约 B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C宣扬人民革命的理论 D要求实行均贫富11有学者写到“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作为基本起始点和归宿。 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西方思想启蒙以宗教改革中个体的觉醒为基础 B五四运动在侧重救亡的同时忽略了个体的启蒙 C造成中西思想启蒙差异是由于工业化程度不同 D五四运动后的中国思想界加强了对个体的重视12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狄 7、德罗说:“没有一个人从自然得到了支配男人的权利。 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都有享受自由的权利。 ”上述两人主张的相同之处是( ) 鲁滨孙飘流记是 18 世纪上半叶欧洲颇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述了鲁滨孙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荒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 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C反对专制和愚昧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要求14伏尔泰赞扬中国“几乎没存丝毫地虚构和奇谈怪论,绝无埃及人和希腊人那种自称受到神的启示的上帝的代言人。 中国人的历史从一开始便写得合乎理性”。 伏尔泰对中国的赞美反映出的主张是( ) 9、。 (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梁启超的核心思想,评述梁启超与孟德斯鸠思想产生的共同原因与影响。 (10 分)16 (2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的西方封建国家中,与君权平列的有教权。 君权是世俗权力,管辖世俗界,教权是精神权力。 一个封建君主如果侵犯了封臣的权利,封臣就可以不对封主尽义务。 西方封建时代并无近代意义的立法概念,法律是古老的习惯法。 所谓习惯法,就理论上讲,就是法律来自社会,而非出自君权。 吴于鹰中西启蒙运动的比较材料二:古代时期希腊人把专制政体看成带有非希腊特征的一套体制,即亚洲人习惯的王权形式。 18 世纪欧洲政治思想讨论中的一个核心主题就是专制政体,孟德斯鸠是西 11、国和西方政治状况的区别。 (9 分)材料二中不同时期的西方人把中国(亚洲)描绘成专制政体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6 分)(2)分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国专制说”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10 分)17(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 至 18 世纪前期,在欧洲,教育的控制权主要掌握在耶稣会和其他宗教团体的手中。 18 世纪后期,欧洲学者兴起一股民族主义教育热潮。 他们表达了大致相同的教育思想:学校必须由民族国家办理,对所有公民实行一定程度的免费教育,努力按照国家的要求和标准去塑造国民。 材料二 二战后西方教育思想沿着两条不同的轨迹发展:一是为了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和国家间的竞争, 12、走上了以教育危机和教育改革为核心的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的道路。 二是鉴于旷日持久的世界大战所造成的恶果,走上了超越民族主义的国际主义教育思想的道路。 以上材料选自王春梅 西方民族主义教育思想研究:流变及省察 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述 18 世纪后期欧洲民族主义教育思潮兴起的原因。 (6 分)(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西方教育思想的两条道路。 任选其中一条道路分析其形成的时代背景。 (6 分)18(26 分)对人自身的关注是人类共同的话题,东西方文化传统都充满人文关怀。 但由于不同的社会历史环境,东西方在人文主义发展中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东方侧重人的社会性,西方则更重视人的个性。 阅读下列材料,回 14、提出来“存天理、灭人欲”教材对“存天理、灭人欲”的评价更多的是否定,但它太适用今天中国的社会状态了。 袁腾飞材料三 :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以往一直受到严重抑制的个人创造潜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发挥,社会才有可能开启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进程。 材料四 :1617 世纪的中国,虽然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但明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早已经吹响了“解放人自身”的号角但他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17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请回答:(1)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早期儒家思想中体现材料一观点的内容。 (4 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儒学家是如何把儒学上升到思辨层次的。 (4 分)你认为袁腾飞老师说“存天理、灭人欲”太适用今天中国的社会状态了的理由是什么。 (2 分)(3)依据材料三,解读“个人主义”的内涵并概括指出“解决个人主义合法性”问题的重要意义。 (6 分)(4)依据材料比较中外启蒙思想的异同。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造成明清启蒙思想缺陷的原。高考历史二轮检测 专题7-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含答案)
相关推荐
8、 夫礼葬之。 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 ”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 王惊而问其故。 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 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 ”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 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 之。 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居数年
文) 第一次演奏: 朗读第一段 “惨”。 (离愁、沦落) 侧面烘托 : 音乐的美 琵琶女 :寂寞 诗人、客人 :离愁(惨将别) 第一曲 音乐特点 意象 表现手法 悲凉、伤感 “举酒欲饮无管弦” 排遣孤寂 “惨将别”“不成欢”的主客 (忘归、不发) 萧瑟、凄凉的景物 以人衬声 以景托声 写琵琶声的作用是什么。 是怎么写的。 作用: 引出琵琶女,开启下文; 激发诗人好奇感,为下文诗人的 “ 邀见 ”
这篇文章作者是为了说明维纳斯的美,那么她的外貌美在哪些方面。 从她的外形上说:米洛斯的维纳斯显示了高贵典雅同丰满诱人的惊人的调和。 可以说,她是一个美的典型。 无论是她的秀颜,还是从她那丰腴的前胸延伸向腹部的曲线,或是她的脊背,无处不洋溢着匀称的魅力,使人百看不厌。 维纳斯雕像现存两尊:她们的曲线都是十分迷人的,但是为什么人们对米洛斯的维纳斯倾注了不尽的赞美和歌颂,而其完整的一尊却始终默默无闻
2、o t = 2、用法 1) 表示经常的或习惯性的动作,常与表示频度的副词连用。 常用的频度副词有: , a 度副词在句中通常放在行为动词之前,系动词、助动词之后。 例如: He in I 每天早上我七点离开家。 2) 表示现在的状态。 例如:My is at is 我父亲在工作,他很忙。 is 这男孩十二岁。 3) 表示主语具备的性格、特征和能力等。 例如:my 我全家人都喜欢足球。 My
天津万滨滨海新东区住宅项目 二 期工程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南通五建滨海东项目部 10 ( 4) 基础及 地 下室土方标高概况 1)177。 相当于大沽高程 ,施工现场自然地坪相当于大沽高程 (标高: ),坑底垫层平均标高 ,平均挖土深度 ,基础墙体下设钢筋混凝土反梁,下反深度 ,挖土深度为 , 电梯基坑及集水坑 米、 米,本工程开挖土方约 24000m3。
紧密结合是教学难点。 四、说教法 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涵咏法、美读法(体验性默读、多形式朗读等)、 讲解法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 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构建师生间和谐平等互动的语文课堂。 五、说学法 我设计了朗读法、欣赏法、讨论法、总结法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品析作品的语言,体会优美意境,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 达到鉴赏抒情的散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