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专题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精品练习及答案内容摘要:
1、【学案导学设计】2015 高中语文 专题检测二 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赠送( 御苑(跎( 山居秋暝(浣女( 喟叹(迹( C瀚海( 蓟北(立( 幕中草檄(胡骑( 胆慑(长( 绝域苍茫(案 项“赠”读 项“蓟”读 “伫”读 项“颀”读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怜:喜爱B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向晚:傍晚C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旋:回转D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伫:久立等待答案:时间副词,一会儿,极言时间之短。 3下列关于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燕歌行写的是 2、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 B 燕歌行中用了大量的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 C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对比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 D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很善于抓住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 答案要运用的是衬托手法,非对比手法。 4(2010湖北)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 要求:想像合理,语言生动,不超过 50 字。 答案(示例)洗完衣服的少女们拎着水桶,踏着月色,从婆娑的竹林间穿过,伴着银铃般的笑声,叽叽喳喳地打闹着归来 3、。 解析“竹喧归浣女”是王维的名句,写得极富情趣,诗人先写“竹喧” ,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起初未见,等到听见竹林喧声,才发现浣女洗衣归来。 这纯洁美好的生活图景,反映了诗人追求安静纯朴生活的理想。 把这句诗扩展为一段场景描写,要抓住浣女们无忧无虑、欢快嬉笑的特点,展开想像,切忌单纯翻译诗句。 5从的诗句中选取 4 句填入下面一段话中的四个空白处且排列顺序正确的一组是()在盛唐的诗歌中,有一类通常被统称为“边塞诗”。 这些诗作内容丰富多彩,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盛唐边塞画卷。 这里有_的雄奇景观,有“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壮阔雪原,有_的风雪酷寒;这里有_的慷慨悲壮,有_ 4、的惆怅无奈,有“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適燕歌行)的极度愤慨“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剑河风急云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A BC D答案据诗句可知抒发慷慨悲壮的豪情,描写出征行人匆匆的情状,渲染衬托雪域的酷寒,描述北方广阔草原上的雄奇景观,叙述送别的场面,抒发思乡的愁绪。 再结合题干的语境选出,后排列顺序可得出 D 项 5、正确。 6文学常识填空。 (1)盛唐山水诗以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 (2)望月怀远选自全唐诗。 (3)燕歌行的作者高適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的作者岑参同为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并称“高岑”。 7补出下列名句中空缺的部分。 (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2)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张九龄望月怀远)(3)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李颀送魏万之京)(4)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李颀送魏万之京)(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6)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7)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8)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孟 6、浩然与诸子登岘山)(9)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高適燕歌行)(10)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高適燕歌行)二、阅读鉴赏8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 醉,狂歌五柳 前。 注 接舆:春秋时的隐士。 五柳:指陶渊明。 (1)“寒山转苍翠”中的“转”字在写景上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写出了山的颜色渐变的动态。 (2)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答案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点;所写景物都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选取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 7、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3)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9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 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高適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 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 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1)按内容分类,这两首诗属于_。 两首诗都写了_和_,借以抒发戍边者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答案边塞诗乐曲声月色解析本题考查对唐诗分类的掌握和对两首诗内容的正确理解。 两首诗都是描写边塞风光的,所以是边塞诗。 从军行中有“关山”与 8、“月明” ,而塞上听吹笛一诗中也有“关山”和“秋月”句,从句中可以得出答案。 (2)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 答:_答案字面上,似乎写塞上梅花盛开,在风中,一夜间花散落于关山处处。 实际上,“梅花落”是笛子曲,风将笛声吹送到关山处处。 解析“ 借问梅花何处落” ,用了拆字离合的手法,又称“离合体”。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孟浩然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 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注 建德:这里指桐庐江流域。 海西头:指扬州,古称广陵,也称维扬。 (1)本诗前四句借景抒情,试加以分析。 答案首联写天色已晚 9、,诗人听到山中猿声悲哀,沧江水急流奔涌,涛声扰人;颔联写风吹得两岸树叶飒飒作响,诗人寄宿的小船,在月下的大江上漂来荡去,更显孤单,烘托出诗人怀友思乡的孤独愁苦之情。 (2)有人评述这首诗的尾联说:“泪岂可寄。 然无理之辞,却独有深趣。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试加以分析。 答案“泪” ,这里是借代修辞,指思念家乡、怀念友人的孤独愁苦情怀,诗人希望通过本诗向远方的朋友来倾诉。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碛中作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本诗首句历来为诗家称赞,请予以简要点评。 答案“走马西来欲到天” ,从空间落笔,气象壮阔;走马疾行,显示旅途紧张,“西来 10、” ,点明了行进方向;“欲到天” ,既写出了边塞离家之远,又展现了西北高原野旷天低的气势。 本句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 (2)本诗收束句以景结情,请赏析其妙处。 答案收束句融情入景,给人以充分的想像;明月照耀,荒凉大漠无际无涯而又朦胧隐约;苍凉景色与作者从军边塞的壮志豪情融为一体。 三、体验高考12(2011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山泉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答案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 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 11、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 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 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 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 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案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 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 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缓缓流动,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股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 12、。 颔联承接上文,描绘山泉的脱俗形象。 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 此联通过大胆的想像,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 颈联从正面角度立意,写出了山泉具有满涧平池之能。 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 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 ,说山泉的“无人见” ,写山泉的“恬淡” ,说山泉的“长自清” ,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 13(2010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 13、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 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 答案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 、 “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答案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 ”请作具体分析。 答案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像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 解析此诗作于王昌龄被贬龙标尉时。 诗的前半写实景,后半乃虚拟。 它借助想像,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通过造境, “道伊旅况愁寂 14、而已,惜别之情自寓”(敖英评唐诗绝句类选),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陆时雍诗镜总论)。 在艺术构思上是颇有特色的。 “醉别江楼橘柚香”写送别魏二是在一个清秋的日子。 在靠江的高楼上设饯宴,空中飘散着橘柚的香气,环境幽雅,气氛温馨。 眼前的景物因为朋友即将分手而变得尤为美好,暗含离别后物是人非之意。 这里叙事写景已暗含依依惜别之情。 “醉”字,暗示着“酒深情亦深”。 “江风引雨入舟凉” ,送友人上船时,眼前秋风瑟瑟, “寒雨连江” ,气候已变。 次句字面上只说风雨入舟,却兼写出行人入舟;逼人的“凉”意,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双关着心里的感受。 “引”字与“入”字呼应,有不疾不徐,飒然而至之感,善状秋风秋雨特点。 此句寓情于景,句法字法运用皆妙,耐人吟咏。 “忆君遥在潇湘月” ,诗人将眼前情景推开,以“忆”字领起,从对面生情,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境界: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在潇湘之上,那时风散雨收,一轮孤月高照,环境如此凄清,行人恐难成眠吧。 “愁听清猿梦里长” ,即使他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令他睡不安恬,因而在梦中也摆不脱愁绪。 诗人从视(月光)听(猿声)两个方面刻画出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环境。 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 所以诗境颇具几分朦胧之美,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长”字状猿声相当形象,使人想起水经注三峡关于猿声的描写:“时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专题2)声律风骨兼备的盛唐诗》精品练习及答案
相关推荐
言。 首先有请团总支 组织部副部长陈鹏 做发言 ,大家欢迎。 接下来请我们团总支 社会实践部部长毛冬雪 发言 ,大家欢迎。 下面,请团总支 宣传部的部长何万天 进行发言 ,大家欢迎。 听了团总支各部门精彩激昂的 发言,下面就让我们听听学生会各个部门工作总结。 接下来,就 有请 秘书部 代表易在香 为我们 发言 ,大家欢迎。 感谢秘书部部长的 发言 ,下面有请 学习部部长李万胜 做总结发言 ,
2、也获得了优秀。 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 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 30 分钟。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
府乡长肯定了 2020 年动物防疫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并就进一步做好 2020 年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动物防 疫双轨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乡政府与各村委会分别签订了《动物防疫暨畜产品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从制度上保证了动物防疫工作的落实。 强化督查,确保防疫进度。 为保证春防工作落到实处,乡政府抽调人员,对全乡的春季防疫工作进行了督查
积极性。 支持和鼓励护士的继续学习。 有 3 位护士 进行学历的继续教育,作为护士长,在工作安排上尽量给予方便。 同时鼓励护士进行英语的学习,科室组织外科齐教授进行授课,帮助护士提高英语水平。 带教暂缺的情况下,能发挥科室护士的积极性,共同来承担学生的带教工作,各种小讲课获得了学生的好评,同时也提高了科室护士的教学能力。 安排 XXX 护士外出参加学习班。 三、工作管理 3 按照医院要求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 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 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 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 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
2、上升的圆,草丛里的蛇像一条线那样笔直地滑入深处。 眼睛只能感受明暗,除了很近的物体蛇不能辨别线条和轮廊。 C二孩政策的到来为儿童摄影市场发展加了一把火。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市民,儿童摄影其实存在不少消费陷井,家长选择时应认真斟别、谨慎对待。 D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 它比用“ 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 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