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专题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精品练习及答案内容摘要:
3、点行频。 D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答案 项为夸张,其余为顶真。 7下面是关于杜甫的上联,请以李白为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江畔孤舟,途中瘦马,沉郁顿挫,尽显诗圣品格(下联)示例:花间美酒,醉后狂歌,豪放飘逸,才是谪仙本色天上明月,杯中美酒,豪放飘逸,更露谪仙风骨8根据具体语境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诗句。 随便翻阅杜诗,都可以读出大把大把的泪水来:杜甫为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而哭,“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为百姓颠沛流离、家破人亡而哭,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为国家烽烟四起、兵革不断而哭,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为英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哭, “出师未捷身先死 5、文学才华也是十分自信的,而这两点,也恰好是当时科举考试的两项重要考试内容。 历史的是家庭的影响,现实的是个人的禀赋。 所以,他在最早的行卷之作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中才定下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的自负诗句。 正确顺序:_答案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 排序时注意确定中心话题,然后根据句中的关键词理清句间的逻辑关系。 我们通读句子后会发现是在论述杜甫的“自谓颇挺出”的自信心之后,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进而就“个人禀赋”进一步论述,最后举例证明上述的论断。 10名句填空。 (1)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2)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3)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4)群山万壑赴 7、想要渡桂水而南行,可没有船;想要北归长安,路上还多兵戎,都是去不得的感慨。 结句所表现的并不是去志,而是寂寞无聊。 (3)陈淑彬在修辞艺术与美学铭刻一书中提到:叠字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摹状。 请结合暮归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明月、凄风引起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月皎皎”写出了诗人明月之夜客居他乡的惆怅与无奈;“风凄凄”则形象地表达了晚风中传送来的捣衣声,引起游子心中对母亲、妻子的思念,于是风也变得“凄凄”了。 “月皎皎” 、 “风凄凄”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游子胸中的悠悠乡愁。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曲江对酒 杜甫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纵饮久判人共弃,懒朝 8、真与世相违。 吏情更觉沧洲远,老大徒伤未拂衣。 注 本诗为诗人最后留住长安时所作。 (1)首句的“不”字在有的版本中写作“未”字,你认为哪个字更适于抒发情感。 为什么。 请从情与景的关系加以赏析。 答案“不”字更恰当。 “坐不归”表明诗人在江头已多时;“坐未归”只反映了客观物象,是死景;“坐不归”突出了诗人的主观意愿,因心中有感不想回去,是活景,而且为下文述怀作了铺垫。 (2)诗的第三句原作“桃花欲共杨花语” ,后来诗人“自以淡笔改三字”(胡仔苕溪渔隐丛话),深得后人赞誉。 试联系全诗,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改得巧妙、准确。 “一切景语皆情语” ,原诗以拟人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春光烂漫、春意盎然之景,显得过于恬适而富 10、诗中的劝告有什么特点。 答案第一问:“我”的做法:扑枣任西邻。 妇人的处境:无食无儿,贫到骨。 妇人扑枣的心理:心怀恐惧,反而正应该体贴。 你插篱笆的影响:她会怀疑你真不让打枣。 大的社会背景:官府剥削加上兵荒马乱,大家活得都不容易。 第二问:现身说法,措辞委婉,入情入理。 (2)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答案心系黎民,忧时伤世的诗人形象。 三、体验高考14(2013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客从杜甫客从南溟来,遗我泉客珠。 珠中有隐字 ,欲辨不成书。 缄之箧笥 久,以俟公家须。 开视化为血,哀今征敛无。 注 泉客珠:指珍珠。 泉客,传说中的人鱼,相传它们流出的眼泪能变为珍珠。 佛教传说,有些 12、杜甫巧妙而准确地运用了传说,用“泉客”象征广大的被剥削的劳动人民,用“泉客珠”象征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劳动果实。 回答第(1)题时应从理解诗歌的内容入手,把这些句子的大意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回答第(2)题时要结合诗歌的主题,即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赋税之重,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有隐字” “化为血”明确地传达出这些隐情。 珠是眼泪变成的,故珠上的“隐字”说穿了便是“泪”字。 “化为血” ,实即化为乌有,但说化为血,更能显示出人民遭受残酷剥削的惨痛。 原有的血汗已经被剥夺一光,而公家的征敛仍不停止。 15(2011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忆李白杜甫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 13、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 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 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 论文:此处指论诗。 (1)这首诗的开头四句从哪三个方面对李白的诗作出了什么样的高度评价。 答案诗坛地位,无人可比;诗的思想情趣,洒脱不凡;诗的风格,清新、俊逸。 (2)“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答案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友人李白,想像李白也在思念自己。 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3)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 答案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美李白 15、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岁暮 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 ,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 寂寞壮心惊。 注 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案边境发生战事,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解析解答此题时要注意知人论世。 根据注释得知安史之乱(755763)虽已结束,但山河又遭吐蕃袭扰,而作者又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诗文主旨由此可知。 首句写作者年终之时还在远地客居,可见其思乡之情,而此时边疆还在用兵打仗,忧国忧民的情感跃然纸上,相比之下,自己的飘零憔悴又算得了什么呢。 战事紧急,局势艰危,朝中无人。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专题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精品练习及答案
相关推荐
—— 秦观 《 浣溪沙 》 清明时节 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 杜牧 《 清明 》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 雨中愁。 —— 李璟 《 摊破浣溪沙 》 意象 内涵、作用 例句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赏 —— 意象愁情 渲染愁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风秋雨愁煞人 怀乡之思 音信之盼 “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憔悴的容颜 牵愁惹恨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得远远不如徐公美。 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 偏爱 是想有求于我 晚上睡觉时思考这件事, 认为 不 睡觉 这件事 认为 …… 美 表判断 我;我的 妾 认为 我美,是害怕我;我的客人认为我美, •第二课时 于是入 朝见 威王,曰:“臣 诚 知不如徐 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 客欲有求于臣,皆 以 美 于 徐公。 我确实知道我不如徐公美。 我的客人想要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
3、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 m 的物块放于斜面上,现对物块施加一大小恒定的力 F,F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一周,斜劈与物块始终保持静止,则在力 F 转动一周的过程中,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支持力最大值及最小值分别为多少。 6、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通过不可伸长的两段轻绳悬挂于一固定悬点上处于静止状态,两小球的重力远大于相互之间的库仑力。 某时刻
总署公告形式、各直属海关公告的形式 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行政处罚 例:多选( 10 年考题) ________不得设定对管理相对人的行政处罚。 CD 更多考试资料: A、法律 B、行政法规 C、海关总署公告 D、直属海关公告 (五)我国签订或缔结的海关国际公约或海 关行政互助协议 (新内容,注意多选题) 《京都公约》、《伊斯坦布尔公约》、《估价协议》等
境。 下阕: 由远及近,转入对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现作者的凄苦之情。 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整体赏析 词眼是什么。 这次第, 怎一个 愁 字了得。 分析叠词的使用效果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 寻寻觅觅 动作 若有所失 冷冷清清 环境 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心理 凄凉惨淡 感情基调: 哀婉、凄凉、愁苦 七个叠词奇巧的抒写了诗人心情之悲怆、处境之孤独。
一、完善配套制度,保障用人环境 在认真学习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和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修订和完善了《 XX 市招 商局工作创新奖评选办法 (试行 )》、《市招商局关于科级领导职位选拔预告实施办法》、《市招商局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暂行办法》,细化了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在全局初步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