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人教版)内容摘要:

3、 ;。 六、阅读理解(49 分)(一)(21 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 );好鸟相鸣,( )。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在文中空缺处填上恰当的语句。 (4 分)2、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4 分)负势竞上( )鸢飞戾天者( ) 经纶世务者( ) 从流飘荡( )3、第一段总说富阳到桐庐间的山水特点是什么。 (用文中的 5、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从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9、补充课文所缺的语句: , ,晏如也。 (2 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 (4 分)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每有会意 期在必醉 晏如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4 分)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2、用文中的语 7、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 )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4 分)弗之怠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烨然若神人 主人日再食 15、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 (4 分)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6、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 9、“被”通“披”,穿。 (3)“食”通“饲”,喂养; “材”通“才”,才能。 六、阅读理解1、水皆缥碧 泠泠作响 嘤嘤成韵 横柯上蔽 2、负:凭借 戾:至 经纶:筹划 3、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4、清澈,湍急; 高峻,多树。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7、(1)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忙于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2)重重叠叠的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好像要比一下,看谁爬得高,伸得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8、作者不禁触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9、短褐穿结,箪瓢屡空10、许:处所 会意:对书中内容有独到的领会辄:就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11、(1)每当对书中内容有独到的领会,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2)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12、(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2)环堵萧然,不蔽风日;13、桃花源记或归园田居里的句子14、质:得到援:引,提出 ;质:询问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至:周到15、(1)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 (2)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16、 “益慕圣贤之道”,“以中有足乐者”17、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18、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