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课文全译 魏公子列传内容摘要:

2、之中的思想品质。 这也是本传的主旨所在。 诚如太史公自序所言,“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 值得注意的是,传中以大量笔墨描写了下层社会的几个人物(也可以看作是附传) ,特别是门役侯嬴,他身处市井心怀魏国,才智远非那般王侯公卿所能比。 如果说,信陵君在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窃符救赵”的壮举而为人们所称颂的话;那么,门役侯嬴则是这幕壮举的总导演,他更令人敬佩、景仰。 这反映了司马迁重视人民群众力量的进步历史观。 信陵君的结局是不幸的,他才高遭嫉,竟被魏王废黜,以致沉湎酒色,终因“病酒”而死。 这既真实地揭示了信陵君思想性格的弱点,更重要的是揭露了最高统治者嫉贤妒能,打击忠良的丑恶行径, 4、疑心理时用“举手视公子”几个字加以刻画,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便把一位嚄宿将当时当地惊奇、自信、决不轻易交出兵权的神态活灵活现的呈现在读者面前,可谓神来之笔。 通篇洋溢着作者对信陵君的敬慕、赞叹和惋惜的感情,不独篇名直呼“公子” ,就是文中称“公子”即有一百四十七次,所谓“无限唱叹,无限低徊”。 茅坤说:“信陵君是太史公胸中得意人,故本传亦太史公得意文。 ”(史记钞 )可算是知言了。 魏公子叫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异母弟弟。 昭王去世后,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当时范睢从魏国逃出到秦国任秦相,因为怨恨魏相魏齐屈打自己几乎致死的缘故,就派秦军围攻大梁,击败了魏国驻扎在华阳的部队,使魏将芒卯 6、消息说:“是赵王打猎罢了,不是进犯边境。 ”魏王听后大感惊诧,问道:“公子是怎么知道的。 ”公子回答说:“我的食客中有个人能深入底里探到赵王的秘密,赵王有什么行动,他就会立即报告我,我因此知道这件事。 ”从此以后,魏王畏惧公子贤能,不敢任用公子处理国家大事。 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已经七十岁了,家境贫寒,是大梁城东门的看门人。 公子听说了这个人,就派人去拜见,并想送给他一份厚礼。 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说:“我几十年来修养品德,坚持操守,终究不能因我看门贫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礼。 ”公子于是就大摆酒席,宴饮宾客。 大家来齐坐定之后,公子就带着车马以及随从人员,空出车子上的左位,亲自到东城门去迎接侯先生。 侯先 7、生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就径直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想借此观察一下公子的态度。 可是公子手握马缰绳更加恭敬。 侯先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市的屠宰场,希望委屈一下车马载我去拜访他。 ”公子立即驾车前往进入街市,侯先生下车去会见他的朋友朱亥,他斜眯缝着眼看公子,故意久久地站在那里,同他的朋友聊天,同时暗暗地观察公子。 公子的面色更加和悦。 在这个时候,魏国的将军、宰相、宗室大臣以及高朋贵宾坐满堂上,正等着公子举杯开宴。 街市上的人都看到公子手握缰绳替侯先生驾车。 公子的随从人员都暗自责骂侯先生。 侯先生看到公子面色始终不变,才告别了朋友上了车。 到家后,公子领着侯先生坐到上位 9、们都不了解他,所以隐没在屠夫中罢了。 ”公子曾多次前往拜见朱亥,朱亥故意不回拜答谢,公子觉得这个人很奇怪。 魏安釐王二十年(前 257) ,秦昭王已经在长平大败赵国军队,接着进兵围攻邯郸。 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多次给魏王和公子送信来,向魏国请求救兵。 魏王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之众的部队去救赵国。 秦昭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派使臣告诫魏王说:“我就要攻下赵国了,这只是早晚的事,诸侯中有谁敢救赵国的,拿下赵国后,一定调兵先攻打它。 ”魏王很害怕,就派人阻止晋鄙不要再进军了,把军队留在邺城扎营驻守,名义上是救赵国,实际上是采取两面倒的策略来观望形势的发展。 平原君使臣的车子连续不断地到魏国来,频频 11、,与赵国人一起死难。 公子带着车队走过东门时,去见侯先生,把打算同秦军拼一死命的情况全都告诉了侯先生。 然后向侯先生诀别准备上路,行前侯先生说:“公子努力干吧,老臣我不能随行。 ”公子走了几里路,心里不痛快,自语道:“我对待侯先生算是够周到的了,天下无人不晓,如今我将要死难可是侯先生竟没有一言半语来送我,我难道对待他有闪失吗。 ”于是又赶着车子返回来,想问问侯先生。 侯先生一见公子便笑着说:“我本来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 ”又接着说:“公子好客爱士,闻名天下。 如今有了危难,想不出别的办法却要赶到战场上同秦军拼死命,这就如同把肥肉扔给饥饿的老虎,有什么作用呢。 如果这样的话,还用我们这些宾客干什么呢。 公子待 12、我情深意厚,公子前往可是我不送行,因此知道公子恼恨我会返回来的。 ”公子连着两次向侯先生拜礼,进而问对策。 侯先生就让旁人离开,同公子秘密交谈,说:“我听说晋鄙的兵符经常放在魏王的卧室内,在妻妾中如姬最受宠爱,她出入魏王的卧室很随便,只要尽力是能偷出兵符来的。 我还听说如姬的父亲被人杀死,如姬报仇雪恨的心志积蓄了三年之久,从魏王以下的群臣左右都想为如姬报仇,但没能如愿。 为此,如姬曾对公子哭诉,公子派门客斩了那个仇人的头,恭敬地献给如姬。 如姬要为公子效命而死,是在所不辞的,只是没有行动的机会罢了。 公子果真一开口请求如姬帮忙,如姬必定答应,那么就能得到虎符而夺了晋鄙的军权,北边可救赵国,西边能抵御秦国 14、我去他那里恐怕他不会听从命令,必定要杀死他,因此我难过地哭了,哪里是怕死呢。 ”于是公子去请求朱亥一同前往。 朱亥笑着说:“我只是个市场上击刀杀生的屠夫,可是公子竟多次登门问候我,我之所以不回拜答谢您,是因为我认为小礼小节没什么用处。 如今公子有了急难,这就是我为公子杀身效命的时候了。 ”就与公子一起上路了。 公子去向侯先生辞行。 侯先生说:“我本应随您一起去,可是老了心有余力不足不能成行。 请允许我计算您行程的日期,您到达晋鄙军部的那一天,我面向北刎颈而死,来表达我为公子送行的一片忠心。 ”公子于是上路出发。 到了邺城,公子拿出兵符假传魏王命令代替晋鄙担任将领。 晋鄙合了兵符,验证无误,但还是怀疑这件事,就 16、以来的贤人没有一个赶上公子的。 ”在这个时候,平原君不敢再拿自己跟别人相比了。 公子与侯先生诀别之后,在到达邺城军营的那一天,侯先生果然面向北刎颈而死。 魏王恼怒公子盗出了他的兵符,假传君令击杀晋鄙,这一点公子也是明知的。 所以在打退秦军拯救赵国之后,就让部将带着部队返回魏国去,而公子自己和他的门客就留在了赵国。 赵孝成王感激公子假托君命夺取晋鄙军权从而保住了赵国这一义举,就与平原君商量,把五座城邑封赏给公子。 公子听到这个消息后,产生了骄傲自大的情绪,露出了居功自满的神色。 门客中有个人劝说公子道:“事物有不可以忘记的,也有不可以不忘记的。 别人对公子有恩德,公子不可以忘记;公子对别人有恩德,希望公子忘掉它。 况且假托魏王命令,夺取晋鄙兵权去救赵国,这对赵国来说算是有功劳了,但对魏国来说那就不算忠臣了。 公子却因此自以为有功,觉得了不起,我私下认为公子实在不应该。 ”公子听后,立刻责备自己,好像无地自容一样。 赵国召开盛大欢迎宴会,赵王打扫了殿堂台阶,亲自到门口迎接贵客,并执行主人的礼节,领着公子走进殿堂的西边台阶。 公子则侧着身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