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一第1章学案3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内容摘要:
据运动物体的速度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运动物体的 v - t 图像,图所示为某物体的 v - t 图像.请同学们观察图像并分析以下问题. (1 ) 用 v - t 图像表示速度的变化有什么优点。 v - t 图像是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从 v - t 图像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 ) 匀速直线运动的 v - t 图像有什么特点。 答案 (1 ) 优点:直观方便. v - t 图像不是物体运 动的轨迹.从 v - t 图像中可知任意时刻速度的大 小和方向. (2 ) 匀速直线运动的 v - t 图像是与时间轴平行 的直线,如图所示,直线 a 、 b 分别表示 v a = 4 m /s , v b = 8 m / s . [ 要点提炼 ] 1 .速度 — 时间图像 ( v — t 图像 ) :表示运动物体的 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2 .由 v — t 图像可以知道 (1 ) 物体在某一时刻的 . (2 ) 可判断一段时间内物体 的变化. (3 ) 速度图像在时间轴上方表示速度方向沿正方向;在时间轴下方表示速度方向沿 方向. 速度 速度 速度 负 一、对瞬时速度的理解 例 1 做直线运动的一质点经过 P 点时的瞬时速度为 1 m / 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它在经过 P 点后的 1 s 内的位移是 1 m B .它在经过 P 点前的 1 s 内的位移是 1 m C .它在以过 P 点的时刻为中间时刻的 1 s 内的位移是 1 m D .若从 P 点开始匀速行驶 1 s ,它在 1 s 内的位移是 1 m 解析 由于不能确定经过 P 点前、后 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否为 1 m / s ,故也不能确定 P 点前、后 1 s 内的位移是否为 1 m ,A 、 B 错; 以 P 点为中间时刻的 1 s 内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 1 m / s ,这1 s 内的位移也不一定等于 1 m , C 错; 从 P 点开始做速度为 1 m / s 的匀速运动, 1 s 内的位移 s = v t= 1 m , D 对. 答案 D 二、位移 — 时间图像 例 2 如。高中物理沪科版必修一第1章学案3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续)
相关推荐
2、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田地中充满了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面,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这篇小说的语言生动、简练、幽默。 写可以去看社戏时,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生动地写出了“我”如愿以偿的喜悦。 小说的许多语言幽默风趣
线运动,可把它看成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此题可以用 如下解法: s2=12at2=12 5 42 m = 40 m ) . 解析 答案 ( 1 ) 30 m ( 2 ) 40 m 三、追及相遇问题 1 . 追及相遇问题是一类常见的运动学问题,分析时,一定要抓住: (1 ) 位移关系: s2= s0+ s1. 其中 s0为开始追赶时两物体之间的距离, s1表示前面被追赶物体的位移,
3、 2 人中居第二.”问:这 5 个人各得几分?有 5 个三位数874,765,123,364,00 根火柴,甲、乙两人轮流取火柴游戏,规定每人每次可取 10 根以内(包括 10 根)的任何根火柴,怎样取才能取走?明把 50 多个同样的棋子分装在盒中,其中只有一个盒子里没有装棋子,把盒子重新排了一下,小明回来仔细查看了一番,没有发现有人动过这些盒子和棋子,问共有多少个盒子?答 案一、填空题1.
2、别;量筒和量杯的最大量程;分度值的意义;读数时视线的正确位置。 释疑知识点:平位置要水平,游码位零再调平,天平平衡勿移位,两盘对调不可行,提取砝码用摄子,物码左右两盘分,移动游码看指针,指针指零示平衡,读数包含两项值,两值相加便完成。 用来测液体体积的工具,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分度值通常情况下,还标有 10000 500字样,这些字样表示量筒或量杯的最大量程
1、第 十五单元健康地生活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3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考 点 呈 现4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 5说明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 6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及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