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版)2016年中考生物会考ppt课件 第15单元-健康地生活内容摘要:
1、第 十五单元健康地生活1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3描述人体的免疫功能,区别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说明计划免疫的意义。 考 点 呈 现4关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 5说明酗酒和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拒绝毒品。 6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 概述安全用药的常识及急救方法。 知识导航健康地生活1传染病:由 _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等生物。 特点:具有传染性和 _性。 一、须 _具备)能 散播 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 2、人所经过的途径 ,如 空气 传播 ,饮食 传播 ,生物媒介传播等。 对某种传染病 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 该病的人。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例:传染源为携带艾滋病病毒(病原体:人类免疫缺陷性病毒( 的人,主要传播途径为 _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性同时知识梳理3 预防 传染病的一般措施 (切断三个环节中的 任 何一 个 环节,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 ( 1) _:发病初期有症状时,传染性最强。 对传染病人要隔离、治疗,对患病的动物应及时处理。 ( 2) _: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环境卫生,进行一些必要的消毒工作等。 ( 3) _:不让易感人群与传染源接触,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射疫苗等。 切断传 3、播途径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知识梳理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控制 切断 保护预防 传染病的一般措施知识梳理4常见的传染病,根据传播途径的不同,可以分成以下几种:传染病类型 病例 途径_传染病肺结核 、 流感 、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麻疹 、百日咳 、 白喉 、 空气等_传染病 甲型肝炎 、 细菌性痢疾 、伤寒 、 蛔虫病 、 蛲虫病等 饮水 、 食物等_传染病 疟疾 、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丝虫病等 吸血昆虫等体表传染病 狂犬病 、 破伤风 、 沙眼 、血吸虫病等 皮肤 、体表黏膜接触等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 、 梅毒 、 淋病 、软下疳等 性接触等消化道呼吸道血液知 识 梳 理 4、1 免疫 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利用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包括 :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防止疾病的产生;及时 清除体内衰老、死亡和损伤的细胞 ;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产生的异常细胞。 但当该功能过强时,会对进入人体的某些药物和食物等发生 _反应。 二、人体的免疫过敏2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 , 两者比较如下:分类 组成 是否有专一性_性免疫第一道防线: 皮肤 、 黏膜 和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等第二道防线: 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等无专一性 ,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_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 如胸腺 、 脾脏和淋巴细胞等 )有专一性 , 只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 5、作用特异非特异知识梳理3特异性免疫产生的原理:( 1) 抗原 :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抗原。 如病原体。 ( 2) _: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了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 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 一定的抗体能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将抗原清除,或使病原体失去致病性。 侵入人体病原体 刺激淋巴细胞 产生 抗体 (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消灭入侵 的 病原体抗体知识梳理侵入天花病毒 刺激淋巴细胞 产生 抵抗 天花病毒 的 物质 新的天花病毒获得特异性免疫人体快速产生抗体天花病毒被消灭( 病原体 )是 抗原人体免疫细胞(特殊蛋白质)是 抗体( 3)例:天花病毒侵入使人体产生抗体 6、及获得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知识梳理4计划免疫(人工免疫)及其意义。 ( 1) _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将它接种到人体后,可 使人体产生抗体 ,从而提高对特定传染病的抵抗力(主要保护了易感人群,属于特异性免疫)。 疫苗( 2) 计划免疫 :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地给儿童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目的。 例如:给刚出生的婴儿注射 卡介苗 ,可以 预防结核病 ;给儿童喂 脊髓灰质炎糖丸 (相当于抗原),可预 防小儿麻痹。 知识梳理三、安全用药和急救常识1 安全用药 是指根据病情需要,在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方面都恰 7、到好处,充分发挥药物的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或危害。 2药物可以分为两类,必须凭执业医师的处方才可以购买,并按医嘱服用的药物称为 处方药 ,英文缩写为 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按所附说明服用的药物称为 非处方药 ,英文缩写为 _。 服用药物前,都要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与用量、规格、有效期、批准文号、制造单位和注意事项。 知识梳理4当某人溺水时,先拨打急救电话 _;在急救车到达之前,应争分夺秒采用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如进行心肺复苏,包括人工呼吸 和 _等。 120胸外心脏按压知识梳理5出血分为两种,体内器官出血属于内出血,不易诊断,必须去医院救治;体表出 8、血属于外出血,在送往医院前应先做必要的 _处理。 6出血时血液呈红色,从伤口渗出是毛细血管出血,一般都能自行凝固;血液呈暗红,连续不断从伤口流出是 _血管出血,要按压受伤血管的 远心端 进行止血;血液呈 鲜红 , 从伤口喷出 是 动脉 血管出血,要按压受伤血管的 _进行止血。 止血静脉近心端动脉血管近心端止血静脉血管远心端止血知识梳理四、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1. 健康的含义( 1)健康是指一种 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 的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 其中,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 _健康的核心。 ( 2)健康生活的必备条件: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保持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 9、 3)健康的生活方式:没有不良的嗜好,有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等。 心理2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称为“ _病”或“现代文明病”。 生活方式知识梳理3吸烟、酗酒及毒品人体健康的危害吸烟:香烟中含有烟碱、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有40多种致癌物。 长期吸烟会损害人的消化、呼吸、血液循环、神经等系统,使癌症的发病率大大提高。 酗酒:过量饮酒会使人急性酒精中毒,严重损害人的消化、血液循环和神经等系统。 酒后驾车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不负责的表现。 吸毒:具有很强的成瘾性;破坏各个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价格昂贵,倾家荡产,危害社会。 常见毒品有大麻、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冰毒和摇头丸。 10、知识梳理 【典例 1】 下列预防传染病流行的措施中,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是( ) A对病人隔离治疗 B预防接种 C讲究个人卫生 D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解析 】 主要考查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和预防措施的理解。 传染病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A病人是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属于传染源,对病人隔离治疗属于控制传染源, 合题意 ; B. 疫苗迚入人体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从而提高了免疫能力避免感染,因此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 讲究个人卫生主要是减少病原体与人的接触,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合题意 ; D对饮用水迚行消毒,是 11、防止病原体通过水迚行传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合题意。 故选 B。 典例解析 【典例 2】 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 下列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 A皮肤能阻挡病菌 B被猫、狗咬伤的患者及时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能清扫异物 D体液中的溶菌酶能破坏多种病菌的细胞壁【 解析 】 考查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先天具有的对多种病原体有防御作用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出生后产生的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的免疫。 A、 体的第一道防线 , 由皮肤和黏膜组成,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还具有杀菌作用,呼吸道黏膜上的纤 12、毛还具有清扫异物的作用。 A、 意。 被猫、狗咬伤的患者可能携带抗狂犬病毒(病原体), 抗狂犬病毒血清含有针对狂犬病毒 的抗体,能够帮助人体清除 病原体(狂犬病毒) ,抗体具有特异性,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因此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二道防线由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杀灭和吞噬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这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意。 典例解析 【典例 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 题。 下列有关用药的常识和急救的方法中,不可取的是( ) A为预防流行感冒,每天服用抗生素 B遇到有人晕倒时,立即拨打 120急救电话 C即使是非处方 13、药,在使用之前也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D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 法进行急救【 解析 】 考查 安全用药和急救的常识。 A是药三分毒,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不能随便服用,抗生素属于处方药,要按照医嘱、说明书使用。 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性的疾病,对病毒性的流行感冒无效, 遇到紧急情况要及时拨打 120急救电话,如有人晕倒时, 安全用药要注意用法用量,即使是非处方药,在使用之前也应该仔细阅读使用说明, 人工呼吸是常用的急救措施,抢救因煤气中毒停止呼吸的病人,可以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迚行急救,常用的是口对口吹气法, 选: A。 典例解析考 点 过 关考点 1 说明传染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和 14、预防措施。 核心提问:怎样区分传染病、病原体和传染源。 如何预防传染病。 1. 引起人感染 )原体 传染病的传染源是指 ( )A细菌、病毒、寄生虫B能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C能传播疾病的生物D确的是( )A 身体比较瘦弱,抵抗力较差的人群B. 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C )A 控制传染源 B 切断传播途径C 保护易感人群 D 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5 (双选)对于预防 家提出了下列建议,其中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是( )要随地吐痰 高身体素质考 点 过 关考点 2 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包括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包括艾滋病)。 核心提问:常见的传染并有哪些。 其病原体及传播途径是。 正常见面时握手和拥抱是否会传染艾滋病。 )结核 细菌引起的传染病是( )A蛔虫病 B肺结核C流行性感冒 过 )液和精液 双选)夏季是消化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食堂应。(深圳版)2016年中考生物会考ppt课件 第15单元-健康地生活
相关推荐
2、别;量筒和量杯的最大量程;分度值的意义;读数时视线的正确位置。 释疑知识点:平位置要水平,游码位零再调平,天平平衡勿移位,两盘对调不可行,提取砝码用摄子,物码左右两盘分,移动游码看指针,指针指零示平衡,读数包含两项值,两值相加便完成。 用来测液体体积的工具,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分度值通常情况下,还标有 10000 500字样,这些字样表示量筒或量杯的最大量程
据运动物体的速度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即得到运动物体的 v - t 图像,图所示为某物体的 v - t 图像.请同学们观察图像并分析以下问题. (1 ) 用 v - t 图像表示速度的变化有什么优点。 v - t 图像是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从 v - t 图像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2 ) 匀速直线运动的 v - t 图像有什么特点。 答案 (1 ) 优点
11H 21H 42 He Na【 答案 】 A 第六节 示波器的奥秘 二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作 类平抛运动 时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9 相邻体积间的进率 第 1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1. 经历 1立方分米 1000立方厘米、 1立方米 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0的道理。 2016/11/30
1、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1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第 1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学习目标 够通过实际操作、操作一半想一半以及“画脑图“等形式,得出结论。 2016/11/30 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个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每条棱都平均分成 2份。 如果照右图的样子把它切开,能切成多少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 每个小正方体有几个面涂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