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36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内容摘要:
F电 v v f洛 v F电 f洛 BC 课堂讲义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三、洛仑兹力作用下的带电体的运动 分析带电体在磁场中的受力运动问题,与力学方法相似: 首先要受力分析,然后根据运动状态,选择恰当的物理规律. 课堂讲义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小滑块的初状态 离开斜面时 FN=0,洛伦兹力应垂直斜面向上,从而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正负 小物块到达斜面底端时刚好离开斜面 课堂讲义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 例 4】 一个质量 m= g的小滑块,带有 q= 5 10- 4 C的电荷量,放置在倾角 α= 30176。 的光滑斜面上 (绝缘 ),斜面固定且置于 B=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如图所示,小滑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斜面足够长,小滑块滑至某一位置时,要离开斜面 (g取 10 m/s2).求: (1)小滑块带何种电荷。 (2)小滑块离开斜面时的瞬时速度多大。 (3)该斜面长度至少多长。 【 例题 4】 一个质量 m= g的小滑块,带有 q= 5 10- 4 C的电荷量,放置在倾角 α= 30176。 的光滑斜面上 (绝缘 ),斜面固定且置于 B=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如图所示,小滑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斜面足够长,小滑块滑至某一位置时,要离开斜面 (g取 10 m/s2).求: (1)小滑块带何种电荷。 (2)小滑块离开斜面时的瞬时速度多大。 (3)该斜面长度至少多长。 若要使小滑块离开斜面,则洛伦兹力 F应垂直斜面向上,根据左手定则可知,小滑块应带 负电荷 . 课堂讲义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α mg FN F (1)小滑块在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受重力 mg、斜面支持力 FN和洛伦兹力 F作用,如图所示 【 例题 4】 一个质量 m= g的小滑块,带有 q= 5 10- 4 C的电荷量,放置在倾角 α= 30176。 的光滑斜面上 (绝缘 ),斜面固定且置于 B= T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如图所示,小滑块由静止开。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36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
相关推荐
2、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 (禁锢:束缚、限制)D. 这同爱情何其酷肖:它是感情大海的叹息,是思想天空的泪水,是心灵田野的微笑。 (酷肖:酷似。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1)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 着。 (2)啊,电。 你这宇宙是最 的剑呀。 (3)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
2、开第三把锁最多试 1 次,最后一把锁则不用再试了。 这样最多要试的次数为:321=6(次)。 二、综合法例 2 4A(x、A 均为自然数)。 A 的最小值是_。 (1997 年南通市数学通讯赛试题)分析与解 根据题意,84A 开立方的结果应为自然数,于是我们可以把 84 分解质因数,得84=2237,因此 237A,其中 A 的质因数至少含有一个 2、两个 3、两个 7,才能满足上述要求。
2、被历代中国人广泛尊崇的君子人格。 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是高于历代帝王的“素王”。 他思考的轴心问题是探求如何立身处世,即如何做人。 他苦苦追寻的目的,就是做人做君子。 儒家学说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阐释仁、义、礼、智、信及忠、孝、廉、悌等为人处世的伦理规范。 这些伦理规范或者说美好品德,最终都沉淀、融入和升华到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身上。 尽管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文化多样
2、西亚和中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二、地形和河流1、亚洲地形特点:地面起伏大,中间高,四周低;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 2、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位于亚洲中部,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亚洲北部,是亚洲最大的平原;3、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黄河、长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注入印度洋。 4、河流分布特点: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
qB 方法 ② 由轨迹和约束边界间的几何关系求解半径 r ( 3 ) “ 定时间 ” 方法 ①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一周的时间为 T , 当粒子运动的圆弧所对应的圆心角为 α时 , 其运动时间可由下式表示 : t =α360176。 T ( 或 t =α2πT ) . 方法 ② t =sv( 其中 s 为粒子轨迹的长度 , 即弧长 ) , 在周期 T 不可知时可考虑上式 . 课堂讲义
内通以图中方向的电流后,线圈的运动情况是 ( ) A.线圈向左运动 B.线圈向右运动 C.从上往下看顺时针转动 D.从上往下看逆时针转动 解析 解法二:等效法 将环形电流等效成小磁针,如图乙所示,根据异名磁极相吸引知 ,线圈将向左运动,选 A. A 课堂讲义 安培力的综合应用 N S N S 二、安培力作用下的导线的平衡 1.解决安培力作用下的平衡与解一般物体平衡方法类似,只是多画出一个安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