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试卷及答案(语文版)内容摘要:

2、) (4)惟吾德馨( ) (5)谈笑有鸿儒( ) (6)无案牍之劳形( ) (7)濯清涟而不妖( ) (8)陶后鲜有闻( ) (9)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10)曳屋许许声( ) 2、解释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不同含义。 (1) 庞然大物也( ) (2) 陶后鲜有闻( )然往来视之( ) 屡见不鲜( )(3) 妇抚儿乳( ) (4) 手有百指( )儿含乳啼( ) 不能指其一端( )3、填空。 (1) 黔之驴作者 , 代著名文学家,与 共同倡导“古文运动” ,被后人同列入“唐宋八大家”。 (2)铭,是 的文字。 (3)周敦颐是宋代著名的 家,世称之为。 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在金 4、抱冷傲, (男)一代天骄,千秋知我名号, (女)谈笑造时势,问谁领风骚。 (2) 黑格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评价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他们,出现于文明化了时代的野蛮人,在几年之内突然把罗马世界、波斯世界和中国世界变成了一堆废墟。 ”(3) 普希金描述成吉思汗入侵时说:“蒙古人征服俄罗斯以后,除了肆无忌惮的攫取和破坏,既没有给予我们代数,也没有给予我们亚里士多德。 ”二、文言文阅读。 (一)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6、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11、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思。 (4 分)有仙则名( ) 往来无白丁( ) 无丝竹之乱耳( )斯是陋室( )12、翻译下列句子。 (4 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孔子云:何陋之有。 13、作者为什么认为他的陋室不陋。 (2 分)14、 “南阳诸葛庐”中的“诸葛”是指 , “西蜀子云亭”中“子云”是指 (1 分)15、有人认为本文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为什么。 (2 分)(三)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6、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比较它们在不同语境中的异同。 晋陶渊明独爱菊( ) 无独有偶( ) 鳏寡孤独( )陶后鲜有闻 ( ) 寡廉鲜耻( ) 屡见不鲜(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8、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连用两个“独”字。 19、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9、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鼾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 )满坐寂然( )其夫呓语( ) 既而儿醒( ) 众妙毕备( )24、翻译下列的句子。 (1)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 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 25、 “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6、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渲染了开演前怎样的气氛。 有什么作用。 27、第二段中表演者摹拟了什么样的声响场景。 声音的变化过程是怎样的 12、慢了。 麦克只好耐着性子,让蜗牛慢慢爬,自己则以一种接近静止的速度跟有后面。 就在这个时候,麦克闻到阵阵花香,听到了鸟叫虫鸣,感到了微风拂面的舒适。 后来,麦克还看到了美丽的夕阳、灿烂的晚霞,以及满天的星斗。 麦克不禁感慨道:“我牵着蜗牛远不如蜗牛牵着我富有诗意。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我们没注意到的美丽。 人生路上,不管是因为匆匆赶路错过了美丽,还是因为慢下脚步欣赏美丽,都是曾经年少的证明,将来美好的回想,刻在生命年轮上的印记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以“感悟美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 500 字。 参考答案:1、看 走 德高尚 学问的人 劳累 涤 杂 2、 (1)的样子;然而 (2)少;新鲜(3)喂奶;乳头(4)手指;指出。 3、略。 4、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 (1)历史上的成吉思汗野蛮、凶残,肆意掠夺,破坏人类文明。 (2)电视剧美化了成吉思汗的形象,把他视作“壮士” 、 “英雄”。 6、用船 小心谨慎的样子 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