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专题10)“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精品练习及答案内容摘要:
3、齐名,世称“苏黄”。 (2)秦观,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词作自辟蹊径,卓然成家,向称“婉约之宗”。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2)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3)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4)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5)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6)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7)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8)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二、阅读鉴赏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罗敷歌贺铸自怜楚客悲秋思,难写丝桐。 目断书鸿 ,平淡江山落照中。 谁家水调 声声怨,黄叶西风。 罨画 桥东,十二玉楼空更空。 注 5、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 ,亦体现作者秦观心中的“淡淡的愁”。 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 答案词人选取了“轻寒” 、 “晓阴” 、 “淡烟” 、 “丝雨” 、如梦的“飞花”等词语或意象,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体现了“淡淡”二字。 (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称为“奇喻” ,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 答案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 “飞花”和“梦”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 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 6、的比喻。 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譬喻难以捉摸的事物。 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这个比喻用语奇绝,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8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荔枝香近周邦彦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 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 黄昏客枕无憀 ,细响当窗雨。 看两两相依燕新乳。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 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 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 共剪西窗蜜炬。 注 无憀:无聊的意思。 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 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 (1)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 蕴涵了什么感情。 答案描绘了一幅凄美的 8、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1)“鳜鱼肥”三字让人联想起张志和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_”句。 (2)简析首句中“净”字的妙处。 (3)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 答案(1)桃花流水鳜鱼肥(2)联系“春深” “染衣” , “净”字巧妙展现了暮春时节芳菲凋尽, “绿”成了自然的主色调的情景,委婉道出词人内心的纯净。 (3)词人通过“钓船” “柴扉” “白鸥” “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炼字以及探究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1)根据上句“西塞山前白鹭飞”的提示可写出下句, “鳜”字 9、易错。 (2)“春深”点明暮春时节,令人联想到百花落尽绿叶茂盛的景象,词人写绿之“净” ,正是要表现自己内心之“净” ,外在景物与词人内在心灵完全契合。 (3)词人的情感融在意象之中, “柴扉” “鳜鱼”等意象表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抒发了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白鸥” “钓船”等意象与隐士生活有关,结合“忘机”一词,可感受到词人甘于淡泊,以隐居为乐的情怀。 10(2012新课标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思远人晏几道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1)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红叶黄花秋意晚 11、笺被泪水浸湿。 由于情到深处,词中主人公在作书时不停流泪,泪水落到纸上,红笺因而褪去了颜色。 解析本题以理解前后词句的关系的形式来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和对作者情感态度的把握。 这两句实际都是考查理解前后词句的关系。 “就砚旋研墨”的意思是就用它来研磨香墨,书写别情。 而用来研磨的是前句“临窗滴”下的“泪”。 同样,正是前有“泪”的“滴下” ,才有了后文的“红笺为无色” ,虽有夸张,却情真意切。 11(2012江西)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 动离忧,泪难收。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 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 不为少年留。 恨悠悠,几时休。 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做 春江 12、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 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 便做:纵使。 (1)概括“杨柳” “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答案(1)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 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 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 (2)同:写出了愁之深广绵长;比喻手法及艺术效果以水喻愁,比喻生动形象。 异:愁情及其程度李词表现的是家国之愁,秦词表达的是儿女之情,且秦词愁情的程度比李词有所加强;表现手法秦词是对李词的翻新,不是直接以 14、两方面比较。 内容上,两首词都与“愁”有关,但原因、程度不同;手法上,都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都是以水喻愁,但一个是直接,一个是间接。 12(2010广东)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 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 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 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 寻得雁分付。 又还是、秋将暮。 注 阑:阻隔;阻拦。 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答案(客观)视觉的阻隔:江水、烟树隔断归路。 (主观)情感的阻隔:思念之情无法传递。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答案示例一:上片前两句实写远望不见江东路,引起后两句梦中相见慰孤独的虚。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专题10)“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精品练习及答案
相关推荐
2、古文运动 ,并称“韩柳”。 他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 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时艰不可济,谤毁兼至,贫病交加,老母病故,居处遭火,他满怀忧惧之情,多藉山水以排遣。 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异态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涧纷至沓来,美不胜收
2、前行确立共同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斗 只要每个人都能独立处理好个人的事情就行A. B. C. D.4 “团结就是力量” ,以下哪句话最能说明这个道理 ( )于足下 于蚁穴 之千里 5班级里几个同学议论自主学习的问题,有下面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应该是( )A自主学习就是自己独立地学习,不需要别人的帮助B自主学习就是在爸爸、妈妈帮助下去学习C自主学习就是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
带电荷量比 B多 C.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极板 间的电势差为 1 V时电容器需 要带的电荷量 D.由公式 C= Q/U知,电容器 的电容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 电压成反比,与电容器所带 的电荷量成正比 C 只跟电容器本身有关 当 Q= 0时 , U= 0, 而 C并不为零 课堂讲义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电容器的电容 :电势差 U不变 二 、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典型问题 此时
2、场西侧的人民大会堂( )高大,( )庄严。 3我问小刚:“你( )参加美术小组,( )参加航模小组。 ”4小刚让我猜他参加了什么兴趣小组,我说:“( )美术组,( )航模组。 ”5( )他不一定能来,我们( )要通知他。 6这里的花( )很多,( )没有奇花异草。 7鲁迅先生( )爱惜自己的时间,( )爱惜别人的时间。 8我们( )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 )可以看见火力点,(
2、”,要融进诗的情境之中,感受景物逼真,感情真挚;那就要引导学生去了解当时诗人的心境及生平,让学生的情与诗中情产生心灵的碰撞,去感悟诗人的情怀,授课时教师再以情激趣,以情激情。 那么此时学生的脑海里便会油然而浮现出逼真的景物,心中会涌动出真挚的情怀。 如杜甫经历了唐由盛而衰的时期,他的作品反映了不同时期对人生、对社会的不同情感。 读望岳 ,你就可以感受到盛唐时期意气风发的杜甫,那开阔的胸襟
5、注意的是当 5个问题都讨论结束后,应点击羽毛图片进入下一环节。 )Do 让学生自己做活动 12、 两人一组核对答案并总结本模块语法。 3、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答案并用超级联接展示语法规则。 (注释:课件使用中注意联接返回主页点击心型图片)Do 1、 让学生先复习所学单词(可以竞赛形式)2、 学生自己做活动 23、 教师让每小组的第一名同学抽取一张写有本活动小题的纸条,先根据自己的答案完成本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