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专题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精品练习及答案内容摘要:

1、【学案导学设计】2015 高中语文 专题检测七 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一、积累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青芜妩媚落霞孤鹜好高骛远B李煜 熨衣 钟灵毓秀 郁郁葱葱C罗襦 蠕动 孺子可教 儒雅端庄D罗衾 矜持 青青子衿 寿终正寝答案 项“芜”读 “妩”读 “鹜” 、 “骛”均读 项“熨”读 余均读 项“衾”读 “矜”读 “衿”读 “寝”读 项均读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弄妆梳洗迟 弄妆:修饰仪容B还乡须断肠 须:等待C日日花前常病酒 病酒:为酒所病,饮酒过量而感不适D罗衾不耐五更寒 不耐:忍受不了答案须”应为“必,定”。 3下面 2、对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 “双双金鹧鸪”有暗示的含义,反衬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B “未老莫还乡” ,说“莫还乡”实则正由于想到了还乡。 “莫还乡”是叮咛嘱咐的话,是你想还乡,而现在却有不能还乡的苦衷。 C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写在睡梦中梦到远赴边关去寻找所思念的人。 D “别时容易见时难”指男女恋人之间因受外力的牵掣而难以相见的怨愤。 答案指告别故国而难以相见的怨恨。 4下面翻译不准确的一项是()A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译文:春天的江水清澈澄碧得和蓝天一样,这时躺在画船之中细听雨声悠然入眠。 B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译文:我独立在小桥之 3、上,任凭风吹拂双袖,直到月上树梢,行人归尽。 C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译文:细雨霏霏中从梦中醒来觉得边塞荒凉偏远,小楼上已吹完玉箫,显得寂静而又冷寒。 D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落花随流水而去,春天也将尽,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答案水比蓝天还碧。 5下列对词的有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早期的词,本是一种配乐的歌词,可以歌唱,所以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B词逐渐与音乐分离,成为诗的别体,称为“诗余” ,又因为句子长短不齐而称为“长短句”。 C词还有“别的名称,如“乐章” 、 “歌曲”等, 东坡乐府中的“乐府”也是词的别称。 D “词牌”指词调的名称,一首词可以只有词 4、牌,没有词题;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还可以词牌、词题同时出现。 答案也可以只有词题,没有词牌”错。 6将下列句子排成前后连贯的话。 (只填序号)李煜生于江南,山清水秀孕育了他多愁善感的气质、多才多艺的灵性。 因此,他往往能在看似平常的句子里含有丰富内容,善于概括出人生中一些典型的、共同的、容易打动人心的东西,如喜怒哀乐、离情别绪、人生愁恨等,引起读者共鸣。 在位期间享乐优游流连于感情的漩涡,丰富的思想感情使他对一草一木、春花秋月皆有独特的感受。 凡是亡国遗民,漂泊游子,被贬官吏,怀人相思者,读了他的词都能引发感慨或借他的词句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读者却不容易觉出彼此之间有什么不同而产生感情上的差距。 答 5、案解析此题考查语句的连贯。 此类题目在解答时,应当注意确定中心话题,明确首句,抓住关键词,理清句间关系;最后通读,再次确定句序的合理。 对于此题来说,通读全部句子,可以确定中心话题为“强调李煜的气质特点及其词作的风格影响、读者的感受” ,再加之由词人到词作的逻辑关系及都出现了指示代词、人称代词、关联词语,故可确定首句为;其后的顺序理清句意,抓住关键词即可确定顺序为。 7文学常识填空。 (1)李煜,南唐后主,其词风哀婉,属于婉约(词派)词人。 (2)韦庄,字端己,五代前蜀诗人、词人,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 ,有浣花集。 8名句填空。 (1)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2)新帖绣罗襦 6、,双双金鹧鸪。 (温庭筠菩萨蛮)(3)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韦庄菩萨蛮)(4)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韦庄菩萨蛮)(5)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冯延巳鹊踏枝)(6)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李璟浣溪沙)(7)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李煜乌夜啼)(8)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煜浪淘沙令)二、阅读鉴赏9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 洲。 (1)词中哪些地方暗示了倚楼女子凝望之久。 答案“过尽千帆” ,以所望船之多暗示凝望之久。 从“梳洗罢”到“斜晖脉脉” ,以 7、时间之长暗示凝望之久。 (2)简析“斜晖脉脉水悠悠”句在词中表达感情的作用。 答案此句以景写情,语短情长,境界悠远。 (3)有人认为最后一句破坏了词的含蓄美,属狗尾续貂之笔。 你认为如何。 答案这句是画龙点睛之笔。 交代了词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再者去掉本句,就不是“梦江南”词牌了。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望江南李煜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1)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一首词。 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是如何理解作品主题的呢。 答案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的无限凄 8、凉。 (2)请从艺术手法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看法。 答案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 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旧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便越凄凉。 1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李煜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花作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 垂泪对宫娥。 (1)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前四句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写的是什么内容。 写这些内容对于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答案表达了作者的亡国之恨。 前四句的表现手法有铺陈、夸张、比喻等。 前两句写建国前后四十年,拥 9、地纵横三千里,国势鼎盛,雄冠当时;后两句写凤阁龙楼、玉树琼花,足见国力殷实,财物丰饶。 上阕前四句描述了一派浩荡壮阔的国运形势。 这样写与最后“仓皇辞庙”的亡国形成强烈的反差,为最后抒写亡国之恨作铺垫,通过前后强烈的对比,更有力地表现了中心思想。 (2)作者为什么在“仓皇辞庙日”落得一个“垂泪对宫娥”的伤心结局。 这样写的用意何在。 答案在亡国的危难之际,因为大臣们都已经逃跑得没有了踪影,所以国君只能落得一个面对教坊宫娥垂泪的结局。 通过用逃跑的大臣与镇定自若地演奏哀乐宫娥的对比,意在突出表现亡国之君“树倒猢狲散”的凄凉处境和亡国的悔恨伤心。 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冯延巳风乍起,吹皱一池春 10、水。 闲引鸳鸯香径里,手挼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1)“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一句历来为人赞叹,大都认为“皱”字用得好,请问好在何处。 答:_(2)该词刻画了主人公的哪些动作细节。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_答案(1)从写景的角度看, “皱”字形容水的波纹十分贴切,化静景为动景,新颖别致,不落俗套,韵味无穷。 从抒情的角度看,用一个“皱”字也暗示了那种温柔敦厚的封建贵妇人细微感情波澜的起伏。 (2)逗鸳鸯、挼杏花、观斗鸭、闻鹊喜。 这种细致的由表及里的刻画表现出主人公“望君君不至”的懒散愁闷情绪。 三、体验高考13(2012江苏)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 11、庭筠千万恨,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答案(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 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 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无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解析本题以品味关键字的形式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分析人物情感方面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从景与情的关系方面考查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回答问题先要通读全 12、词,明确大体意思。 “在天涯”表示远行, “恨极在天涯” ,恨远在天涯之人。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意思是:山上的明月,却一点也不知道我的心事;水面上的轻风,竟故意把我眼前的花吹落;天边的碧云,还是恣意地摇曳横斜。 “山月”这三句写景,旨在以无情的山月、水风、落花和碧云,与“千万恨” “心里事”的有情相比,突出主人公内心的悲戚和哀伤。 由此可知,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思妇形象。 这样第(1)题中的“恨”自然就是一种思念至极却又不能相见的怨恨之情了。 回答第(3)题,首先要判断出这句是写景句,是承上两句写景而来。 其次要注意分析作者写景时选用的意象的特征,作者正是通过这些意象的特点来表 13、达思妇的感情的。 14(2004全国)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欧阳炯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 注 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 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词中“水无情” 、 “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词加以赏析。 答案“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 “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解析回答本题应该利用好题干“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 14、本词怀古咏史,首先弄清史实,明确本词写的是六朝的故事。 其次体会意图,领悟感情, “水无情”实写落日中长江的景色,但无情的不是江水,而是历史长河,而六朝帝王之所以被历史淘汰,正是因为他们荒淫无道,作者的激愤之情通过无情一词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 怀古是为了讽今,六朝的月又照到今人身上, “空有”一词道出了作者惟恐今人重蹈覆辙的担忧。 四、写作表达(两题任选一题)15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用“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来展现江南景色之美,试将这句词扩展成 100 字左右的一段文字。 答案春风吹拂,空中弥漫着阵阵花香。 碧波荡漾,倒映蓝天、白云和夹岸的座座青山。 茫茫江水,与远处的天边相接,鸥鸟翩飞鸣叫。 15、江南不仅富有优美的景色,还有水乡特有的诗意。 每当天色灰暗,阵阵细雨,侧卧在缓缓前行的画船之中,你会听到雨精灵的琴弦声和咏叹调,会在这天籁中安然小憩,直到雨过天晴,春花烂漫。 16阅读下面这首词,写一篇 500 字左右的赏析文章。 梦江南牛峤衔泥燕,飞到画堂前。 占得杏梁安稳处,体轻惟有主人怜,堪羡好姻缘。 参考示例深隐含蓄情韵兼胜前蜀牛峤梦江南赏析在中国的“宫怨弃妇思妇”文学中,每一片嫩红,每一滴秋雨,每一丝凉风,每一声蛩鸣,都能触发抒情女主人公无尽的愁思,从而荡起忧郁的美感。 燕子,从诗经中的“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燕),到刘禹锡的“含泥燕子争归舍,独自狂夫不忆家”(浪淘沙),以及史达祖的双双燕 ,无论是穿花拂影的双双飞燕,还是幽栖独居的离群孤燕,不知令多少闺中思妇因它而痛洒相思之泪啊。 本篇为咏物词,借咏燕以写闺人之怨情。 请看:暮春三月,繁花似锦,草木丰茂。 双双燕子飞去复飞回,正匆匆忙忙地衔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