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推荐与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案内容摘要:

2、成文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名著中汲取养分,树立伟大的革命理想,培养崇高的道德品质,形成钢铁般的意志,具有勇于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抓住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人物的成长过程,并从人物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读全书,并适当做批注。 教学方法:以自读为主,讨论式教学时数: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了解小说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 课前准备:1利用余时间用略读浏览的方法通读全书,弄清主要内容、情节和人物关系等。 自我检查一下读书的速度和质量。 2通过读出版说明和后记了解出版意图,掌握阅读线索。 3根据阅读需要参阅附录的资料和课外及网上搜集的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经历、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重要思 4、理电气技师。 1923 年至 1924 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 1924 年加入共产党。 1927 年由于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疾,双目失明。 他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在病榻上创作了长篇小说铁钢是怎样炼成的(1932 1935)。 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苏联文学中最卓越的英雄形象之一,具有崇高的革命品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不顾身的战斗和劳动。 当他病不起的时候,仍然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坚持写作,把整个生 命和全部精力献给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部作品早在 1942 年就由梅益成中文出版,保尔柯察 金的形象鼓舞了我国青年读者。 1934 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加入苏联作家协会。 1935 年,苏 5、联政府为了表彰他的文学功绩,授于他列宁勋章。 从 1934 年起,他开始写作反映国内战争时期无产阶级为苏维埃政权而 斗争的长篇小说暴风雨里所诞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1936 年完成。 同年 12 月 22 日病逝。 除上述两部小说外,他还发表了大量有战斗性的政论和演说文章。 三、整体感知检查整本书通读情况:1、必答题。 (1)保尔因为什么离开了学校,开始了他的第一份工作。 (2)保尔第一次面临生命危险,是因为什么。 最后是如何脱离危险的。 (3)保尔和他的同志们为什么要修建一条通向森林的轻便铁路。 (4)作者为什么要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来作书名。 2、抢答题。 (1)说出书中除主人公保尔外至少 5 个人物 6、的名字,并简单介绍他们的身份。 (2)保尔的第一把武器是怎样得到的。 (3)保尔的母亲大多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4)对创作小说的工作,保尔的家人和战友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内容提要:保尔从小在苦水中长大,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 保尔 12 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和苏联其他地方一样,遭受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 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 朱赫莱在保尔家里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现在全世 7、界都着火了,奴隶们起义了,他们要把旧世界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能够坚决斗争的弟兄。 ”朱赫莱的启发和教育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突然,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 保尔急着四处打听。 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莱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到壕沟里,与朱赫莱一起逃跑了。 但是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 从监狱出来后,保尔拼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觉地来到冬妮亚的花园门前。 他纵身一跳,进了花园。 冬妮亚喜欢保尔的“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保尔也觉得冬妮亚“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 后来他们又有几次见面,慢慢地产生了爱情。 保尔为了避难 9、了,他们已经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于是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 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他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并且入了党。 但是,由于保尔在战争中受过多次重伤和暗伤,后来又生过几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劳动,平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体质越来越坏了。 1927 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 严重的疾病终于把这个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束缚在病榻上。 但保尔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的情况下,重新找到了“归队”的力量。 他给自己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 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 10、四、交流互动1、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简单勾勒小说的情节线索。 3、揭示小说标题的含义。 4、揭示小说的主题思想。 学法指导:阅读名著可以充分利用书的序言和导读,了解书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明确:1、第一部主要以前苏联的国内战争为背景;第二部主要以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 2、少年保尔的生活与反抗战士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设者保尔的忘我工作钢铁战士保尔与疾病顽强斗争。 3、“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 “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 这“烈火和骤冷”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在小说中具体体现为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以及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 4、这部小说描写了前苏联从十月革命 11、到经济建设十多年间的各种激烈矛盾和残酷斗争,塑造了以保尔为核心的英雄群像,表现一代青年的革命理想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揭示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奉献的主题。 五、布置作业品读生命的意义这一篇章,用圈点勾画写批注的方法,赏析引发你感触的语言文字。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分析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从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品位精彩片段。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复习导入:1、小说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小说的情节线索。 3、小说标题的含义。 4、小说的主题思想。 二、交流互动:学法指导: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来把握人物性格。 1、我喜欢保尔的勇敢、刚毅、顽强、机智、反抗精神、热情2、我不喜欢保尔的鲁蛮、急躁、对爱情的 13、。 )(3)结合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内容,深刻领会“生命的意义”。 明确:这是一部作家用鲜血和生命写成的长篇小说,小说的主题是歌颂苏联青年在保卫苏维埃政权和建设社会主义斗争中的英雄业绩和献身精神。 小说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青年的杰出代表。 他具有了崇高的革命品德,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不顾身地战斗和劳动。 当他卧病不起的时候,仍然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坚持写作,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成为苏联文学中最年轻的英雄形象之一,激励着苏联和我国一代又一代青年读者,成为几代共产主义信仰者心目中光辉的楷模。 所以只有结合作家人生经历和保尔的一生奉献,才能深入理解保尔精神,理解保尔关于生 14、命意义的深刻思考,理解共产主义者愿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贡献全部精力和整个生命的崇高理想。 这样,才能主动地自觉地把文中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段名言奉为座右铭,才能在榜样面前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一步一步走向崇高。 (4)思考生命的意义应多为议论,文中为何浓墨重笔写环境。 明确:选文的重点是抒情言志,表达保尔革命的人生观。 保尔在什么场合思考这种人生的哲理的呢。 作者把他安排在凭吊烈士公墓这个场合。 在保尔走向烈士公墓和在烈士公墓的过程中,展开了出色而含蓄的环境描写。 作者渲染了两种不同的气氛。 一种是肃杀的;另一种是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 这种气氛是用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 这样的环境描写,一方面写出了“昨天”的遗迹, 15、一方面写出了今天的“新景”;烈士牺牲在“昨天”那样的环境里,但是他们赢得了“今天”这样的环境。 这样双重的环境描写,既表现了对烈士的沉痛悼念和对烈士的崇高敬意,又暗示了烈士用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苏维埃的新春,从而显示了烈士生命的意义,这就自然地激发了保尔关于人生的深沉思考。 2、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人活着,不应该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该追求生命的质量。 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就是把他的整个生命奉献给全人类。 生命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 生命中可能会刮风下雨,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拥有自己的一缕阳光。 天并不都是蓝的,云也并不都是白的,但生命的花朵却永远都是鲜艳的。 3、对比阅读:找出两段文字中的异同,根据自己对这 16、本书的阅读理解,你更喜欢哪种翻译,为什么。 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 、生活庸俗而愧疚。 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应当赶紧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一个意外的悲惨事件随时都有可能中断生命。 ” (译林出版社 1996 年版 曹缦西 王志棣 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