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散文全编》前言内容摘要:
2、”在背影序中又说:“就散文论散文,这三四年的发展,确是绚烂极了。 ”在这“极一时之盛” “绚烂极了”的散文百花园里,有周作人的隽永,俞平伯的绵密,徐志摩的艳丽,冰心的飘逸,而朱自清先生则以其“真挚清幽的神态”屹立于“五四”散文之林(钟敬文柳花集 ,群众图书公司年初版) ,他的散文以独特的美文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树立了“白话美文的模范”。 一 朱自清,年月日出生于江苏东海县一个小官僚的封建家庭,原名自华,号秋实。 六岁时随家从东海移居扬州,他成长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 年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即后来的扬州中学) ,并考入北大预科,后转 3、入哲学系。 年毕业,到江浙一带做了五年的中学国文教员。 年清华学校设大学部,经俞平伯推荐,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中文系主任,从此他一生服务于清华大学。 年抗战爆发,他随清华大学迁入昆明,在西南联大任教授,年又随清华大学迁回北平,仍为教授及中文系主任,年月日去世。 纵观朱自清的一生,可以看出他既是一位诗人和散文家,又是著名的学者和教授,更是一名激进的民主斗士。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做过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他与人合作创办了文学史上第一个诗刊,并且加入了创作新诗的行列,写下了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首抒情长诗毁灭 ;同时,他还编选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 ,并为之写了导言 ,第一次对 4、新诗创作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 另外,他还第一次在大学课堂里开设现代文学课程中国新文学研究 ,并且留有讲义稿本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无疑,他是“五四”新文学的拓荒者和创业者之一。 朱自清对新文学的最大贡献,是他所擅长的散文小品,它们在新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首先,他是继冰心等人之后又一位突出的小品散文家,他以“美文”的创作实绩,彻底打破了复古派认为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尽了对旧文学示威的任务;其次,他在中国古典文学的基础上和“五四”中西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下,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再次,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匆匆 、 背影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教学课尽 6、谬说。 他还先后对古诗十九首、乐府、唐宋诗作过深入的研究,对李贺、陶渊明作过认真的行年考证,写有十四家诗钞 、宋五家诗钞 、 陶渊明年谱中之问题 、 李贺年谱等著述。 他治学严谨,取材翔实,思想敏锐,他这方面的著述凡近百万言。 朱自清始终关心着中学、大学的语文教育,他与叶圣陶联璧,共同著有国文教学 、 精读指导举隅 、略读指导举隅等书。 他编过多种教材和课本,临终前还与叶圣陶、吕叔湘合编开明高级国文课本等。 他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语文教育家,正像叶圣陶说的:“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 ”(叶圣陶朱佩弦先生 ) 作为民主斗士的朱自清,从青年时代起,他就一直追求光明与真理,为之呐喊歌吟,上下求索。 7、但生活不可避免地给他以时代的苦闷和个人彷徨,以至他较长时间躲进书斋。 然而朱自清毕竟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毕竟为他多灾多难的祖国得以凤凰涅槃而执着地寻找真理和光明,一旦他把祖国的命运和人民的解放斗争联系起来并且自觉地走向人们的时候,他就成为了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战士。 年他回成都对夫人陈竹隐说:“以后中间路线是没有了,我们总要把路线看清楚,勇敢地向前走。 ”而闻一多遇刺后,他更是不再彷徨,而成为人民斗争行列中的一名坚强斗士。 年月后重回北平的两年,是黎明前最为黑暗的时期,却是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期。 他执教之余,越来越关心祖国的命运,盼望新中国的诞生,勇敢而坚定地投身到“反饥饿,反迫害”的民主斗争中 8、去。 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称赞他大义凛然的骨气,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一生是平凡的,但又是可歌可泣的。 二 以歌声涉笔散文领域的朱自清,从年后转向散文创作,以后就一直没有间断过。 朱自清早期的散文收在踪迹和背影里,在这些散文中有一部分是以夹叙夹议手法写的呼吁与诅咒的名篇,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 航船中的文明 、 白种人上帝的骄子 、 阿河 、 哀韦杰三君 、 旅行杂记 、海行杂记等。 这些散文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从一个角度抨击当时的黑暗社会。 在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中写一个五岁的女孩,被 10、多的“袭击” ,从那“小西洋人”的眼光和表情思考他如此蛮横猖狂的原因,勾出一个傲慢的小西洋人的形象,指出这“小西洋人”脸上“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 ,喊出了民族平等的正义要求。 这在帝国主义横行、北洋军阀卖国求荣的二十年代,有着激励民族意识的现实意义。 在哀韦杰三君里则对“三一八”惨案中死难者韦杰三君奉献自己深挚的悼念和敬意,语挚情深,感人肺腑,朱自清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的憎恶是非常明显的。 这时期朱自清的创作主要的还是叙事抒情的散文,这些散文或叙述个人的经历和感受,或写景状物抒发情怀。 背影写为儿子送行,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 ,作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背影加以烘托,这“背影 11、”是在他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日益破败的氛围中予以孕育和刻画的。 从而以血和泪掺和的冷涩惨淡的色调,在抒情主人公心灵深处勾画出一个悲剧性的“背影”形象。 全文叙事含蓄,将丰富的感情寓于朴素的描写和叙述中,表述了一个辛苦辗转的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苦于世态炎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从一个小康之家的日益没落这一角度,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人民趋于贫困化的现实。 背影写作者的生活感受,写出了真情,写出了情致,使这篇散文在当时获得单篇散文从未曾有过的脍炙人口、争相传诵的巨大影响。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绿 、 荷塘月色等篇是写景抒情见长的名篇。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从全篇内容看,既有 12、对秦淮河往事的追述,也有自己在秦淮河的见闻和感触;既有对秦淮河夜景的描写,也有对河上歌妓行为的记叙。 从表现手法看,有细腻的近景描绘,有疏淡的远景勾勒,有静景有动景,有实景有虚景,起伏跌宕,变化多姿。 文章抓住了“灯影”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细针密缕的描绘和渲染,逼真地再现了当时秦淮河的美的境界。 又如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 ,是描写一幅画,文题也是画题,作者细腻地描写出了画面形象的位置、色彩和形态,通过具体的描绘,不但生动地写出了画面的内容,而且也传达出了“月朦胧,鸟朦胧”的意境。 而在荷塘月色这篇写景抒情散文里,朱自清先诉说自己的不宁的心境,然后描写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 13、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和高寒孤洁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 总之,这类写景散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流露着浓郁的诗情画意。 而且,无论是叙事散文还是写景散文,篇章布局都是十分精当的,显示出他早期散文漂亮、缜密的特点。 朱自清早期写景散文,语言凝练明净,细腻秀丽,善于以精雕细刻的工夫,准确、具体地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追求逼真的艺术效果,正像他在探讨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时所说的, “逼真等于俗语说的活脱或活像 ,不但像是真的,并且活像是真的。 ”(说逼真与如画 )在长期的追求中,朱自清描写的造诣很深,在他笔下,无论是梅雨潭的绿色,还是清华园的月光,都写得逼真如画,使 15、梅雨亭上,景色尽收眼底:云在头上流着,草丛透着绿意,瀑布冲下,撞击在岩石之上,飞花碎玉般落下,恰如朵朵白梅,又如点点杨花,如此描绘静观的景物,没有雕琢,不加修饰,真如工笔画一般,读来如见其景,如闻其声。 接着写梅雨潭的“绿波” ,朱自清没有用“绿油油” “绿如翡翠”一类的形容词,而是用一连串新鲜的比喻,引起人们美好的联想。 他说,梅雨潭的绿波“像少妇拖着裙幅” 、 “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 、 “像最嫩的皮肤” 、 “像湿润的碧玉” ,描绘之后又从比较的角度来写“北京什刹海佛地的绿杨”太淡了, “杭州虎跑寺近旁”的“碧草叶”太浓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这样通过色的浓淡和光的明暗,将梅雨潭“绿波”的厚、平、清、软的具体景象传达给读者。 在白水漈中,朱自清突出描写白水漈瀑布的细和薄,他写那凌虚而下的瀑布, “只剩一片飞烟”似的“影子” ,而这影子像“袅袅的” “软弧” ,像“橡皮带儿”被“微风的纤手”和“不可知的巧手”争夺着。 通过“影子”的轻, “软弧”和“橡皮带儿”的软,精密地描写出了白水漈瀑布在微风中的形态,让读者感到它的细和薄。 朱自清认为散文写作应写实,作家必须深入观察,努力创新。 他说,作家“于一言一动之微,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 , “正如显微镜一样,这样可以辨出许多新异的滋味” (山野掇拾 )。《朱自清散文全编》前言
相关推荐
个事件中体现了怎样的逻辑关系。 提示: 每个同学都能单独的打开宿舍的门,在这个事件中体现了 “ 或 ” 的逻辑关系。 3.“ 白天”与“黑天”体现了什么逻辑关系。 提示: 体现了 “ 非 ” 逻辑关系。 白天与黑天相互交替,白天时必然不是黑天;黑天时必然不是白天。 【 知识点拨 】 电子电路中的信号 (1)模拟信号:幅度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例如:正弦波信号、锯齿波信号等。 (2)数字信号
3、而在己为有悔 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六、填空。 ,晚号 ,是 时期著名的 家和 家。 他的作品中有王临川集 ,集子的命名是因为 ,人称他王荆公,是因 ,称他王文公,是因 ,列宁称他是。 初中我们学过他的文章。 段依次写了游褒禅山所见的景物及方位。 慧空禅院在华山洞的 ,华山在华山洞的 ,后洞在华山洞的 ,仆碑在慧空禅院 ,泉在 洞的下侧。 半部分侧重记游
2、兴和宗教改革中的基础知识;(2)理解文艺复兴运动兴起的原因、性质、意义和宗教改革的背景及影响;马丁路德的观点。 (3)探究两大运动出现的原因及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1)学生课前围绕文艺复兴运动及宗教改革的性质进行预习。 课堂上,教师应仔细讲解,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意大利“人文主义”的实质,培养学生的历史概括能力。 同时,也让学生明确宗教改革实质上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延续。
3、。 点评:引导学生通过识字喜欢和同伴相处、合作。 (四)老师抽查:执、固执、固执己见;恳、诚恳;旅,组词。 (五)用笔描“旅”字,边描边记。 (六)两人小组再读读课文中刚才读不准确的段落。 一人读,一人听。 点评:巩固听读识字成果,只要求学生读正确。 三、深究解疑。 (一)南辕北辙是什么意思。 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地方标出“。 ”(二)然后小组交流。
2、腰部损伤,情绪不稳,心里留下了阴影。 这警示我们B要理智处理男女同学的情感男女同学最好不要交往,容易引发冲突要珍惜生命和友情,遇到问题多向老师、父母请教做事情要考虑后果,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A B C D【2015 浙江衢州】14.“沟通是一座桥,渡你过溪河;沟通是一溪水,帮你稍息怒火。 ”这句话噶苏我没沟通可以 B加深彼此的理解消除差异与误解化解彼此的矛盾让我们迎合他人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