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专题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精品练习及答案内容摘要:
3、、暮雨洒江天)通过描写羁旅行役之苦,表达了强烈的思归情绪。 答案片写行者忆家,下片写闺妇怀人。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八声甘州” ,简称“甘州” ,唐边塞曲,后用为词牌。 因全词共八韵,故称“八声”。 B张先,字子野,乌程人。 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反映。 语言工巧。 C柳永,人称“柳七” 、 “柳三变” ,是婉约词派代表人物。 他擅长写小令、慢词。 D范仲淹,字希文,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 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突破五代词的绮靡风气。 答案只擅长写慢词。 6把下面 4 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并在括号中填入一组关联词 4、语,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词至柳永,体制始备。 柳永()_,()_,_,_。 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着意运用通俗化的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即变“雅”为“俗”答案关联词:不仅(不但)、而且。 7仿照例句,另选择两位不同的诗人再造两个句子,句式基本相同,字数大体相同。 例句:柳永在寒蝉骤雨后的都门外,吟咏过婉约派诗词最为经典的篇章,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尽显其感情的缠绵与悱恻。 答案苏轼于大江明月下的赤壁,唱响了豪放派诗词最为雄壮的乐章,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尽显其人生 6、1038),作者时年四十八岁,当时他从参知政事贬为外官已有六年。 (1)这首词写景极有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答案先写花点明时令。 远景近景结合,写树上红叶,充分体现季节特征。 描写树叶中夹杂的疏黄,浓淡相宜,格调优美。 (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案面对自己仕宦生涯的不如意,感叹前路茫茫,难于把握。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子欧阳修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 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在古人的诗词中,百花凋谢,落红满地,多表现孤独伤感之情,而欧阳修却一反往常,说是“群芳过后西湖好” ,为什么。 答案此词上片先写西湖 8、清冷孤寂,以及对心上人的浓浓相思之情。 (2)结尾二句“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在写法上有何新意。 答案利用间接描写的手法,不直接写女主人公念念不忘“粉郎”及“言语” ,而是通过鹦鹉学念来表现,写出了女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的自慰自遣,让人倍感凄凉。 三、体验高考12(2013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 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 10、,灵动超逸,挥洒自如。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人情感的把握。 抓住小注中的提示,同时抓住体现诗人感情的关键语句:“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写出了诗人与远道来访的朋友相聚时回忆往事的高兴和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将诗人的那种对宦海浮沉的无奈写了出来。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写出了孤城寒日,天色将晚,与友人分别在即,离愁难尽。 (2)以品味关键句子的形式考查对诗歌语言的鉴赏。 “闻说”两字是诗人的想象之语,由眼前与朋友相聚的实景过渡到下阕将与友人离别后的虚写,想象奇特,虚实相生。 这种手法我们可以联系柳永的雨霖铃作答。 13(2011 11、大纲全国)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关河令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 ,云深无雁 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 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注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寒声:指秋声,如风声、落叶声、虫鸣声等。 雁:古人认为雁能传书。 (1)从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词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请简要说明。 (2)简要分析作者在这首词中所表现的心情。 答案(1)是以时间推移为线索来写的。 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更深、人去、夜寂静时。 (2)作者在词中表现了思家、孤寂的心情。 上阕写作者站在庭院等候亲 13、14(2008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宋词,联系其写作背景,回答问题。 临江仙宋侯蒙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无端良匠画形容。 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 雨余时候夕阳红。 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写作背景 据宋人洪迈夷坚志记载:侯蒙其貌不扬,年长无成,屡屡被人讥笑。 有轻薄少年画其形貌于风筝上,侯蒙见之大笑,作临江仙词题其上。 后一举登第,官至宰相。 (1)这首词体现了侯蒙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答案侯蒙幽默诙谐。 如戏称画他形貌的人为“良匠” ,机智地应对别人的嘲讽。 侯蒙乐观自信。 别人把他的形貌画在风筝上送入天空,他不自卑,而是想像成去“蟾宫”折桂。 侯蒙志向高远。 结 14、句含意:等到“我”事业有成时, “看我”怎样在“碧霄中”自由驰骋吧。 (2)三国演义的开篇词临江仙上阕“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与侯蒙词一样,都运用了“夕阳红”的意象,但其象征意义各不相同,请作简要的比较。 答案侯词的“夕阳红”象征个人的时来运转,大器晚成。 三国演义开篇词的“夕阳红”象征历史的沧桑变化。 解析这是一首讽喻词。 上片写那些势利小人对他的讥讽。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 ”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做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 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被人把自己的容貌,画到风筝上,趁着风势,借着风力,与风筝一起,飞上了高高的天。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专题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精品练习及答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