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一章第四节电容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1内容摘要:
_表示 . 法拉这个单位太大 , 实际上常用较小的单位:微法 (μF)和皮法 (pF). 它们的关系是 1 μF= ________F 1 pF = ________F, 电压 大 近 F 10- 6 10- 12 情景导入 课前导读 知识解惑 栏目链接 要点一 电容器的工作基础 1. 充电:电容器的带电荷量增多的过程称为充电 , 充电后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 , 充电过程中 , 电荷量 Q增大 , 两极板间电压 U增大 , 两极板间电场强度 E增大 , 它把电能储存了起来 . 从电容器的结构上看 , 电容器两个极板间充满电介质 ,彼此绝缘 , 电介质中没有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 , 所以两极板上的电荷不会通过电介质 . 两极板均为导体 , 和带正 、 负电荷的电源的正负极相连 , 它使两极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 情景导入 课前导读 知识解惑 栏目链接 2. 放电: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的过程叫做放电 . 放电过程中 , 带电荷量 Q减小 , 两极板间电压 U减小 , 两极板间电场强度 E减小 , 它向外释放了电能 . 情景导入 课前导读 知识解惑 栏目链接 例 1对于一个平行板电容器 , 当它的极板正对面积 、 极板间的距离以及极板间的电介质不变时 , 电容器的电容是固定的 , 那么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两节 5号电池给电容器充电 , 充电时间越长 ,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会不断增大 B. 用两节 5号电池给电容器充电 , 充电时间不管多长 ,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变 C。高中物理第一章第四节电容器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1
相关推荐
C . 1 2 m /s , 1 9 . 5 m /s D . 8 m /s , 1 2 m /s 解析 : t= 0 至 t= 2s 的时间内 ,质点的位移 Δ x1= (5 + 2 23)m (5 + 2 0 ) m = 1 6 m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𝑣1=Δ 𝑥1Δ 𝑡1=162 0m /s = 8 m /s 在 t= 2s 至 t= 3s 的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Δ x2= (5
骤中 , 有的是可靠事实 , 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列关于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 A . ① 是事实 , ②③④ 是推论 B . ② 是事实 , ①③④ 是推论 C . ③ 是事实 , ①②④ 是推论 D . ④ 是事实 , ①②③ 是推论 解析: 本 题考查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 ,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有其实际操作的部分 , 即步骤 ② . 真实的情况是即使在最光滑的材料上 ,
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用外力缓慢拉动物块 , 若外力所做的功为 W , 则物块移动了多大的距离。 解析: 缓慢拉动物块 , 外力所做的功为 W 等于弹簧弹力做的功. 若以 Ep表示弹簧最终的弹性势能 , 则外力所做的功 W = Ep=12kl2. 所以 , 弹簧的伸长 量亦即物块移动的距离 l =2Wk. 答案: 2Wk 对弹性势能的理解 ( 多选 ) 关于弹性势能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考点篇 栏目链接 例 1 (多选)如右图中 , 直线 ① 、 ② 、 ③ 表示了物体所做的运动 , 下列判断的正确的是( ) A. 直线 ① 表示物体沿所选定的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直线 ② 表示物体沿所选定的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直线 ③ 表示物体沿所选定的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D. 直线 ② 表示物体静止不动 1. 用 st 图象描述直线运动的规律 . 解析: 直线 ①
和变化规律。 本章知识是热学部分的重要内容 , 研究的是气体实验三定律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以及对气体热现象的微观解释。 本章可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为前三节 , 介绍理想气体的三个实验定律和在此基础上推导出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第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课堂训练 1. 以下实验能说明原子核内有复杂结构的是 (D) A. 光电效应实验 B. 原子发光产生明线光谱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天然放射现象 解析: 光电效应实验是光子说的实验依据;原子发光产生明线光谱说明原子只能处于一系列不连续的能量状态中; 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天然放射现象中放射出的粒子是从原子核中放出的 , 说明原子核内具有复杂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