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2章第8节气体实验定律ⅱ课件粤教版选修3-3内容摘要:
;在压强不太大 , 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 , 实际气体可近似为理想气体. 2. 等容线 (pT图 ) 和等压线 (VT图 )的比较 例 2 一定质量的空气 , 27 ℃ 时的体积为 10- 2 m3, 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 , 温度升高 100 ℃ 时体积是多大。 解析: 一定质量的空气 , 在等压变化过程中 ,可以运用盖吕萨克定律进行求解. 空气的初、末状态参量分别为 初状态: T 1 = ( 2 7 3 + 2 7 ) K = 3 0 0 K , V 1 = 1 . 0 10 - 2 m3 ; 末状态: T 2 = ( 2 7 3 + 27 + 1 0 0 ) K = 4 0 0 K. 由盖 吕萨克定律V 1T 1=V 2T 2得 , 气体温度升高 1 0 0 ℃ 时的体积为 V 2=T 2T 1V 1 =4 0 03 0 0 1 . 0 10 - 2 m3 ≈ 1 . 3 3 10 - 2 m 3 . 答案: 1 . 3 3 10 - 2 m3 ►课堂训练 2. (多选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自状态 a经状态 c变化到状态 b,如图所示 , 在气体状态变化过程中 , 正确的是 (AD) A. 在过程 a→ c中 , 气体的压强不断变大 B. 在过程 c→ b中 , 气体的压强不断变小 C. 在状态 a时 , 气体的压强最大 D. 在状态 b时 , 气体的压强最大 解析: 气体的 a → c 变化过程是等温变化 , 由 pV = C 可知 , 体积减小 , 压强增大 , A 正确.在 c → b 变化过程中 , 气体的体积不发生变化 , 即为等容变化 , 由pT= C 可知 , 温度升高 , 压。高中物理第2章第8节气体实验定律ⅱ课件粤教版选修3-3
相关推荐
2、也应该负责,当拒之门外就拒之,否则文体的提纯便难以彻底。 在这个问题上,作者比学者自觉,学者比编辑敏感。 抒情散文是散文的主流。 在现实中,它的作者颇众,在历史上,它的传统甚深,路正,容易繁荣。 抒情散文并不是空洞的抒情,相反,它是以一定的叙述为基础的。 这使它酷似姚鼐所划分的杂记,也就是古文中的记一类文章。 抒情散文可以记人、记事、记行、记俗、记游,也可以记史,不过凡记皆出乎情,以动情而记
3、,更有“聪明反叛”的先进人士白灵。 然而,这几位女性形象不论是性格还是家庭背景或是生活背景如何不同,她们得到的结局都几乎称得上是“厄运”。 本文主要从欲望因素、政治因素、传统文化因素这三个方面来对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剖析,分析她们的悲剧命运。 一、 白鹿原中的女性悲剧形象(1)传统观念操控下的的践行者吴仙草是白嘉轩的第七房妻子,是盘龙镇中药材收购店掌柜吴长贵的三女儿。 按照常理来讲
分子频繁地碰撞器壁 , 就对器壁产生持续 、 均匀的压力。 气体的压强等于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2. 决定气体压强大小的因素 (1)微观因素 ① 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气体分子密集程度 (即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的数目 )大 , 在单位时间内 , 与单位面积器壁碰撞的分子数就多 , 气体压强就越大; ②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气体的温度高 ,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就大 ,
则运动 ,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本章知识共五节 , 整体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一节至第三节 , 是从微观上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认识热现象 , 阐述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第二部分包括第四节和第五节 , 是从宏观上用能量的观点认识热现象。 本章重点: 分子动理论的
为 h, 玻璃管的横截面为 状态参量分别为: 末状态: p2= p0+ ρg(h- ), V2= 10S 目标篇 预习篇 考点篇 栏目链接 由玻意耳定律 p 1 V 1 = p 2 V 2 , 得p 0p 0 + ρg ( h - 0 . 0 2 )=10 S22 S 解得: h = 2 . 0 2 m. 答案: 2 . 0 2 m 方法总结: 应用玻意耳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 )
为 273 K+ t, 末态为 273 K+ 2t, 温度升高了 t K, 故 D选项错误;对于摄氏温度可取负值的范围为0~- 273 ℃ , 因绝对零度达不到 , 故热力学温度不可能取负值 , 故 C选项错误 . 答案: AB 方法总结: 本题易错选 C、 D项 , 热力学温度的零度 (绝对零度 )是低温的极限 , 永远达不到 , 只能接近 , 故热力学温度不会出现负值 . T= t+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