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摘要:

2、造出的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6、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文字,一类是_文字。 汉字是_体系的文字。 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文字。 7、现行汉字绝大部分是形声字。 如果按照构成形声字的偏旁的作用来划分,现行汉字可以称为_文字。 8、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 _、 _、 _、_ _ _、以及_、_等字体。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_。 9、甲骨文是指_时代刻写在_上的文字。 金文主要指_时代铸或刻在_上的文字。 10、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 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国的文字,一般以 _和_为典型代表。 以上两种字体合称_。 二、单项选择题( 3、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来看,“禾、衣、果”三个字都是( )。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2、从下列四组字中选出造字法与另三组不同的一组:( )。 A、萌 旺 佐 B、芳响 何 C、草 睛 伙 D、莫 明 信3、下面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不是形声字:( )。 A、彰 B、彩 C、彤 D、形4、从下面四组形声字中选出一组不是左形右声或左声右形的字( )。 A、岭 扶 依唱 B、修 荆 颖 赖 C、政 歌顶刊 D、期 峰 惜 欣5、“艰、难、戏、劝、对”等字中的“又”是:( )。 A、声旁 B、形旁 C、既非形旁又非声旁 D、既是声旁又是形旁6、从汉字形体演变的历史看, 5、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带表音成分,而后者不带表音成分。 ( )9、形旁和声旁在方块汉字中的位置是完全固定的。 ( )10、“竽、筑、筒”三个字的上半部分是形旁。 ()四、分析题1、指出下列各形声字的形旁,说明这些形声字的字义与形旁的联系:(1)梅(2)基(3)切(4)家(5)镜(6)篇(7)理(8)轻(9)精(10)副(11)珍(12)括(13)布(14)然(15)冰(16)阶2、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方法。 (1)几_(2)腊_(3)初_(4)甜_(5)伐_(6)帘_(7)采_(8)子_(9)析_(10)恭_(11)囚_(12)桥_(13)闪_(14)剔_(15)寸_(16)锦_(17)止_(18)刃_(1 7、追求成熟,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_ ,尤其是涉世不深的年轻人,更想以此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和重视。 在最内在的精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爱并不能消除这种孤独,_正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_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A漫延 时髦 但 / 才 B蔓延 时尚 但 / 才C蔓延 时髦 也 / 就 D漫延 时尚 也 / 就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长篇小说红楼梦问世后,接着出现一批续红楼梦之类的续作,但同前者相比,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上都判若云泥。 B身处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发现和浩如烟海的新技术,你也许会发出“我落后了”的感叹,于是,“终身学习”的理念 9、值得世界充分关注。 C周六晚上,广东队与八一队将在宁波体育馆进行 决赛,争夺20062007 赛季 亚军,届时估计会有数万球迷观看比赛。 D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回落的情况,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自 1 月 14 日起,将汽油价格每吨降低 220 元,将航空煤油价格每吨降低 90 元。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驴行”(结伴而行的自助旅行)渐成时尚的今天,“混帐”一词被赋予了有趣的含义和用法,即用来直观地描述“混进别人的帐篷”这一行为。 B要我把对他的印象说出来,用什么词儿呢。 用“机灵”“伶俐”“很鬼”“很有心眼儿”。 或者用一般常说的“聪明”。 这就有个选择。 C学习这四篇课文, 10、要投入感情,展开想像,走进红楼梦的艺术世界;又要“跳出来”,客观地评析它的思想成就、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D我想象不出,像托尔斯泰、卡夫卡这样的文化伟人,倘若成为电视明星或者,考虑到那时尚无电视,成为流行报刊明星会是什么样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10 题。 “国学”这个概念的含义说不清楚。 有一种说法认为,国学就是国粹,是中国的学术精华;另一种说法,认为当前使用的国学这个概念,不过是表示中国学术界的约定俗成的用法而已,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这两点说法都有点过于简单化。 上世纪初,“国学”一词,连同“国粹”一词由当时旅日学者邓实、黄节等人,从日本引进中国。 日本学者提倡国粹、国学,矛头是对准明治维新时政最 12、旗号,出版了大量的古典著作,版本之多也是前所未有的,有的古著多达十几个版本。 这是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呢,还是出版家的炒盘,或者是什么舆论导向在起作用。 这几年古学研究和出版成绩很突出,其中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有分量的古籍。 但毋庸讳言,古学热在某些领域似乎有点热得过头了。 有些内容不健康的,甚至有严重的封建毒素的古书也纷纷涌向市场。 至于把古学称为“国学”,然后又把“国学”称为“国粹”,是否妥当,这是很值得斟酌的。 如上所述,“国学”含义既然不清楚,也就未必是科学之说了。 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范围很广,包括哲学、经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 按“一国之学”的说法,就应当把这些内容都包括在 13、“国学”之中,含义既然这样庞杂,自然不好笼统地称之为“国粹”了,因为在这些文化学术中包括儒学、诸子之学本身,必然也包含精华和糟粕。 节选自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反思(新华文摘 2007 年第 1 期)6、对“国学”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国学”这一概念由旅日学者邓实、黄节等人从日本引进,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国粹”。 B目前使用的“国学”这个概念,是中国学术界的约定俗成的用法,确切的含义是指我国的学术精华。 C“国学”这个概念的含义说不清楚,即使是章太炎、黄节、邓实等国学的提倡者们也存在分歧,他们确定的范围是古学。 D尽管对“国学”的含义有许多不同意见,“国学”还是被许多人所认同,是因为人们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