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声现象教案内容摘要:
3、、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 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 重、难点:(重)1、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 3、声现象的分析、解释。 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器材:电脑、音叉、鼓、闹钟、真空罩等。 教学过程:导学:学生观看第一部分录像各 种各样的声音。 引入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学生活动:欣赏影片,回忆情景并思考问题。 进行猜想。 进行一些振动发声实验,讨论声音产生的共同特征。 观察课本、录像里的发声现象,思考声音产生的原因。 1、声音的产生:演示实验:(1) 、敲打音叉音叉振动,发声 4、。 (2) 、握住振动的音叉,声音马上停止。 (3) 、放一段声音的录像。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4) 、扩展:录制声音2、声音的传播:学生活动:课本 14 页的探究实验。 观察分析。 (1) 、得出:固体、气体可以传播声音。 (2) 、实验 14 页图 1。 得出: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学生活动: 月球上的宇航员如何交谈。 学生活动:如何证明液体可以传声。 (3) 、声波:利用录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声波。 同水波进行对比。 3、声速: 不同介质中的声速是不同的。 学生活动:(1 6、:(重)1、人耳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2、设计探究的实验,清楚双耳效应。 关 键:指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结论。 教学时数:1 课时教学器材:电脑、音叉。 教学过程:一、旧课复习 :1、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 3、声音在 、 体中比 体中传播的快。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二、导学一)引入课题:直接给出问题,引入课题“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学生活动:1通过看书,了解人耳的结构。 2进行一些有趣的实验去体验骨传导。 例咬住音叉,把耳朵捂住,敲击音叉,是否听到声音。 二)1、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在学生了解耳朵的结构的基础上,解释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2、利用骨传导听到声音3 8、度是。 二、新课:引入课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区分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 1、音调:声音的高低试验:研究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结果: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结论:(1) 、频率:物体一秒内振动的次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 、人的听觉范围:200000生阅读课本图示2、响度:声音的强弱试验:研究响度与振动幅度的关系 结果: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 结论:响度与振幅有关3、音色:声音的一个特征。 试验:结论:音色决定于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等。 三、小结与练习:小结本节内容,明确目标,强调重、难点。 板书设计:教学后记:最新学习考试资料试卷件及海量高中、初中 10、人有没有危害。 怎样才能有效地防止这些声音的产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1、噪声的来源学生活动(1)阅读课文,分别从物理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找出噪声的含义(2)分组讨论: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噪声。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噪声的含义: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物理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环境保护角度)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学生活动(1)阅读课文,找出噪声的等级是按什么划分的(2)不同的噪声的等级对人们所产生的危害又是怎样的。 (3)认真阅读 噪声分类表。 总结学生的分析,得出三条界线:90破坏听力;70影响学习和工作;50影响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第一章声现象教案
相关推荐
nNnaa nn 且aa nn )( ),0( ).0(||)( aa aann aa规定: 叫做 a的 n次幂, a叫做幂的 底数 , n叫做幂的 指数。 1. 2. n mnmaa ()na n N n mnmnmaaa11例题解析: 例 1 将下列各分数指数幂写成根式的形式: (1) ; (2) (b≠0). 例 2
lgM- lgN lgMlgN 3 lgM+lgN 3 lg(MN) 1949 20 N 2020 50 M NMlglgNMlg对数的运算性质 0 , 1 , 0 , 0 ,1 l g l g l g。 2 l g l g l g。 ( 3 ) l g l g ( )na a M NM N M NMMNNM n M n R 语言表达 :
o g 7; ( 2)0 . 5l o g 0 . 5; ( 3)13l og 1; ( 4 )2l o g 1.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常用对数 : 以 10为底的对数 N10lo g Nlg简记为 以 e为底的对数 自然对数: elo g NNln简记为 自我探索 使用工具 汇报展示 全班比拼 小组分工 合作探索 准备好计算器及其使用说明书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使用方法 计算器计算对数的方法
3 a 即 是 a 的三次方根 . (a )3 = a 1 3 1 3 3 = a 规 定 √a 3 1 3 a = 2 3 a 即 是 a 2 的三次方根 . n a底数 根指数 根式 二.分数指数幂 一般地,我们规定: a = ( a> 0); a = ( a> 0, m, n N+ ,且 为既约分数). 1 n m n m n n an ma规定 : 0的正分数指数幂为 0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解:对绝对值里面的代数式符号讨论: 5x6 ≥ 0 5x66x (Ⅰ ) 或 (Ⅱ ) 5x60 ( 5x6) 6x 解 (Ⅰ )得: 6/5≤x2 解 (Ⅱ ) 得: 0x6/5 取它们的并集得:( 0, 2) 解不等式 | 5x6 | 6 – x (Ⅰ )当 5x6≥0,即 x≥6/5时,不等式化为 5x66x,解得 x2, 所以 6/5≤x< 2 (Ⅱ )当 5x60
数大小的方法,一般步骤是:把要比较的两个实数作差,然后进行化解,判断最终化解结果的符号,从而判断出这两个实数的大小。 例题练习 ( 1) 2/3和 3/4 ( 2 ) 2X178。 +1和 X178。 1 ( 3) X178。 +5和 4X 因为( 2/3) ( 3/4) =3/4 2/3 = 9/12 8/12 =1/12 0 所以 2/33/4 不等式基本性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