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必修1氧化剂和还原剂1内容摘要:

① Cl2+2Fe2+====2Cl+2Fe3+ ② Fe2+具有氧化性 ③铁粉逐渐溶解,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④在 FeCl3溶液中加入铜片 B组 A mol,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共收集到 B mol H2,且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不显红色,则原混合物中铁的物质的量为 ( ) mol B.(AB) mol C. (AB)mol D. (A+B)mol 12 12【解析】 选 D。 设混合物中含 Fe的物质的量为 x,则 Fe2O3的物质的量为( Ax)。 由题意知, Fe和 Fe2O3的混合物与盐酸反应,再加入 KSCN不显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无 Fe3+,由于产生了 B mol H2,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B mol B mol Fe2O3+6HCl====2FeCl3+3H2O (Ax) mol 2(Ax) mol 2FeCl3 + Fe ==== 3FeCl2 2(xB) mol (xB) mol 则 xB=Ax,解得: x= ,故选 D项。 AB2( OH) 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所以实验室中制备 Fe( OH) 2沉淀时需防止氧化,常用下列两种方法。 方法一:用不含 Fe3+的 FeSO4溶液与用不含 O2的蒸馏水配制的 NaOH溶液反应制备。 ( 1)用硫酸亚铁晶体配制上述 FeSO4溶液时还需加入 ___________。 ( 2)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 O2常采用 _____的方法。 ( 3)生成白色 Fe( OH) 2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 O2的 NaOH溶液,插入 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 NaOH溶液。 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_____。 方法二: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为制得白色 Fe( OH) 2沉淀,实验时先打开止水夹 a,使A管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 a,这一操作的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 __________。 【解析】 为防止 FeSO4被氧化而含 Fe3+,配制 FeSO4溶液时需将 FeSO4溶解在煮沸过的蒸馏水中,并且加入少量铁屑或铁钉, NaOH溶液与 FeSO4反应制取 Fe( OH) 2沉淀时,需将盛 NaOH的长滴管插入 FeSO4溶液底部再挤出NaOH,使 Fe( OH) 2生成于溶液的底部,防止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方法二的原理是:先打开 a,铁与稀 H2SO4反应制取 FeSO4,生成的 H2将试管中的空气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 a, A试管中气体压强增大,将 FeSO4溶液沿导管压入 B试管, NaOH与 FeSO4反应生成 Fe( OH) 2沉淀。 答案: 方法一:( 1)铁屑 ( 2)煮沸 ( 3)避免生成的 Fe( OH) 2沉淀接触空气中的 O2被氧化 方法二:先打开 a, Fe与稀 H2SO4反应生成 FeSO4,生成的H2将 A、 B试管中的空气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 a, A试管中气体压强增大,将 FeSO4溶液沿导管压入 B试管, NaOH与 FeSO4反应生成 Fe( OH) 2沉淀,试管中的 H2可保护 Fe( OH) 2不被氧化 Fe+2H+====Fe2++H2↑ Fe2++2OH====Fe(OH)2↓ 互联网上报道:“目前世界上有近 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对孕妇和儿童危害尤其严重。 ” ( 1)我国政府已启动了“酱油补铁工程”。 这里的铁是指 ______________。 ( 2) Fe2+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 Fe2+的盐。 “速力菲”(主要成分:琥珀酸亚铁,呈暗黄色)是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补铁药物。 该药品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人体中的胃酸(主要成分为盐酸)。 某同学为了检测“速力菲”药片中 Fe2+的存在,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 试剂 1是 ____,试剂 2是 ____,加入新制氯水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 _______。 ②该同学猜想红色溶液退色的原因是溶液中的 Fe3+被还原为 Fe2+,你认为该同学的猜想合理吗。 _____,理由是______;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加以验证 _______。 ③该药品须密封保存,若表面出现颜色变化,说明部分Fe2+已变成 Fe3+。 药品中经常放入维生素 C,可以延长保质期。 请你解释原因 _________。 【 解析 】 ( 1)选 D。 铁元素在人体内主要以 Fe2+和 Fe3+的形式存在,缺铁性盆血的铁应指铁元素。 ( 2)①由实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可知,试剂 1是稀盐酸,试剂 2是 KSCN溶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