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考试分析439个背诵知识点内容摘要:

法律硕士考试分析439个背诵知识点 刑法总则(67 题)1. 刑法的特征2. 刑法的任务和机能3. 刑法的基本原则4. 刑法在中国领域内的效力5. 刑法在中国领域外的效力6. 但书的内容和意义7. 犯罪的基本特征8. 犯罪客体的种类9.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10. 危害行为的概念、特征11. 不作为构成犯罪的条件12. 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13. 刑法中因果关系的特点14. 单位犯罪的概念、要件、处罚原则15. 无罪过事件的特征16. 犯罪故意的概念、特征17.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异同18.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19. 法律上的认识错误20. 事实上的认识错误21. 犯罪既遂的形态22. 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23. 犯罪未遂的概念、特征、分类24. 犯罪中止的概念、特征25. 共同犯罪的概念、构成特征26. 共同犯罪的认定27. 犯罪集团的特征28. 主犯的概念、种类、处罚原则29. 教唆犯成立的条件及刑事责任30. 共同犯罪成立犯罪中止的条件31. 继续犯的概念、特征、法律后果32. 结合犯的概念、特征、处断原则33. 集合反的概念、特征34. 连续犯的概念、特征、法律后果35. 牵连犯的概念、特征36. 吸收犯的概念、特征、形式37. 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38. 特别防卫的成立条件39. 紧急避险的成立条件40.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异同41. 刑罚的概念、特征42. 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43. 刑罚的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的概念、关系44. 禁止令的含义、内容45. 死刑的适用及限制性规定46. 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内容47. 减轻处罚情节的适用48. 免除处罚情节的适用49. 酌定情节的概念、作用、种类50. 正确适用酌定情节51. 一般累犯的概念、构成要件52. 特别累犯的概念、构成要件53. 累犯与再犯的区别54. 自首制度的概念、意义55. 共同犯罪自首的认定56. 单位犯罪自首的认定57. 立功的概念、意义、条件58. 数罪并罚制度的特点及意义59. 数罪并罚原则的特点60. 适用数罪并罚的三种情况(69,70,71 条)61. 缓刑的概念、意义、适用条件62. 减刑的限度条件63. 假释与减刑、缓刑的区别64. 假释的限制条件及法律后果66. 罪状的种类67. 相对法定刑的具体规定方式刑法分则(47 个)分则的背诵主要把握每一个罪的犯罪构成的四要件,特别是主体和客观方面的特殊情况,具体情况等等,建议这部分可以做下笔记,也可以到时候买一本老妖精的背诵版看上面的分则表格,还是很不错的,本人就是用的这个,但是感觉内容不是很全,所以对照着分析和指南分则补充和总结了很多内容,后期就可以直接拿着背了。 做笔记的时候相似的罪名可以放在一起分析比较记忆,还有就是建议对每个罪的主体进行一次汇总整理。 由于有些罪名在我们平时的练习当中就能大概掌握,所以下面我就写一下重点的有需要背的内容(基本上是四要件以及一些概念的解释,如国家工作人员指的是什么等等,我就不具体总结了)的罪名:十三章)售枪支罪(第十四章)藏枪支、弹药罪(第十四章)十四章)售伪劣产品罪(第十五章)品罪(第十五章)十五章)十五章)露内幕罪(第十五章)十五章)十五章)十五章)十五章)十五章)十五章)十五章)十五章)十五章)十五章)十五章)十六章)十六章)十六章)十六章)十六章)十六章)十六章)十六章)十七章)十七章)十七章)十七章)十七章)十七章)35 敲诈勒索罪(第十七章)十八章)十八章)十八章)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第十八章)40.十八章)庇罪(第十八章)定罪(第十八章)十九章)十九章)十九章)十九章)二十章)58 题)1. 民法的概念和特征(1)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从事民法活动中发生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民法通则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民法的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来理解:1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社会关系。 民事关系主体之间法律地位的平等,是民法区别于调整主体之间具有隶属关系的法律部门如行政法等法律部门的重要标志。 2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在内容上表现为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3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法的特征民法具有一下特征:1民法是权利法。 民法以权利为中心建立规范体系,对于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是民法的基本职能。 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广泛的民事权利,如人格权、物权、债权、继承权、知识产权等,并为民事主体享有和行使民事权利提供了保障。 2民法是私法。 关于公法和私法的划分标准主要有三种学说:一是利益说,二是意思说,三是主体说。 在我国,强调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有助于弘扬私法自治的民法理念,以减少国家对私人生活领域不合理的干预。 3民法主要是实体法。 民法既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的行为规则,又是司法机关处理民事案件的裁判规则,主要规定民事主体的实体性的权利和义务。 民法中也有少数程序性的内容,如宣告失踪、宣告死亡制度、不动产登记制度等。 这些程序性的规定服务于民事权利、义务的实现。 4民法规范大多为任意性规范,兼有强行性规范。 民法主要通过任意性规范而不是强行性规范调整社会关系。 任意性规范充分尊重主体的意志自由,允许主体依自己的意志和利益设立、变更和消灭民事法律关系。 同时,民法利用强行性规范在合理的范围内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民法规范中,任意性规范和强行性规范并存,体现了民事主体的意思自治与国家强制的结合。 2. 民法的渊源民法的渊源是指民法的具体表现形式。 民法的渊源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制定法,二是非制定法。 制定法指经过具有立法权或准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以条款形式加以编纂,而制定成文件的法律或法规。 作为民法渊源的制定法主要包括:(1)法律。 法律是指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立法文件。 包括:宪法。 民事基本法(在我国指民法通则 )民事单行法(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继承法等)以及针对特定权利主体、客体或特殊问题而制定的既有民法规范又有行政法规范的法律,如合伙企业法、土地管理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 (2)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及各部委制定的以条例、办法、细则等形式出现的规范性文件。 (3)地方性法规。 此处地方性法规是指由地方人大、政府依法制定的在本地区有效的法规。 (4)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文件。 这里主要是指最高人民法院所做的司法解释、案件批复意见等。 非制定法主要包括民事习惯。 信其为应当遵守的规范,并且不违反公序良俗。 3. 民法的解释民法的解释,是指一定的解释主体运用一定的方法和原则并遵循法定的权限和程序探求民事法律规范的含义,确定其4. 民法对人的效力民法对人的效力即指民法对哪些人有法律效力。 民法上的包括自然人和法人。 我国民法对人的效力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居住在我国境内的中国公民和设立在中国境内的中国法人,都具有法律效力;(2)对于居留在我国境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和经我国政府准许设立在中国境内的外国法人,原则上具有法律效力,但依法享有外交豁免权的人除外。 另外,我国民法中某些专门由中国公民、法人享有的权利,对外国人、无国籍人和外国法人不具有法律效力;(3)居住在外国的我国公民,原则上适用居住国的民法,而不适用我国民法。 但是,依照我国法律以及我国与其他国家缔结的双边协定,或我国参加的国际条约,我国认可的国际惯例,应当适用我国民法的,仍然适用我国民法。 5. 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与财产关系的特点6. 诚实信用原则7.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8. 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9. 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征10. 宣告失踪的条件、程序、后果11. 宣告死亡的条件、程序、后果12. 个体工商户的概念、特征13. 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概念、特征14. 个人合伙的概念、特征15. 社团法人与财团法人16. 法人成立的条件17. 普通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18. 有限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19. 法人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征20. 法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21. 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22. 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及特征23. 无效民事行为的类型24. 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概念、类型25. 可变更、可撤销与无效民事行为的区别26. 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类型(合同)27. 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的后果28. 代理的概念、特征29. 代理权的行使规则30. 无权代理的概念、特征、效力31. 表见代理的概念、构成、情形32. 代理关系终止的原因33. 被代理人死亡后,代理行为仍然有效的情况34. 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考点集锦 168 页)35. 不适用诉讼时效请求权的类型36. 诉讼时效中断、中止事由37. 物权的概念、特征38. 用益物权与担保物权的区别39. 物权法基本原则40. 不动产登记的类型41. 动产物权变动类型42. 物权的保护43. 所有权的概念、特征44. 所有权的原始取得45. 善意取得制度(考点集锦 117 页)46. 共有的概念、特征48. 按份共有人的权利、义务49.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特征50. 相邻关系的概念、特征、原则51. 建设用地使用权两种取得方式的区别52. 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特征53. 地役权的概念、特征54. 地役权与相邻关系的区别55. 担保物权的概念、特征56. 抵押权的概念、特征57. 质权的概念、特征58. 权利质权的设定条件59. 留置权的概念、特征60. 债的概念、特征61. 债权的概念、特征62. 债发生的依据63. 债务转移的要件64. 债权转让的要件65. 债的消灭原因66. 法定抵消概念、情形67. 提存及其条件68. 不当得利的概念、要件69. 无因管理的概念、要件70. 合同的概念、特征71. 件件、件件件件件征征征征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