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地理必修3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4内容摘要:
(1)要严格控制 加强 开发,提 高 ,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要合理地利用 ,减轻人口对 和 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 松的环境。 (二 )资源战略 资源短缺 资料二 : 跟全世界其他 国 家相比, 中国 的 农业 比其他 国家 都 还 要依賴灌溉。 美国 大約只有 十分之一 的 作 物 从 依賴灌溉的 农 地上收成,而中 国从 依賴灌溉的 农 地收成的 粮 食,則 占 了中 国 所有 作 物生 产 的 十分之七 ,甚至更多。 每 练 一 吨钢 ,德国 、日本等先 进 的工 业国 家只需 6公 斤 的水,但在中 国却 要 23到 56公 斤 左右;造紙 工业中 ,中 国 每生 产 一 吨 紙 最少要用掉 456公 斤 的水,但在已工 业 化的 国 家則只需要不到 200公 斤。 资料三 : 我国 1953年至 1986年,国民收入增长了 ,而同期能耗却增长了;化肥消耗量增长了 465倍。 科技增长率不足 30%,远远低于日本 70%,美国 65%的增长水平。 资料一 : 1995年,黄河断流 122天,下游灌区小麦因少浇水减产约15亿公斤以上;山东德州有 139家工厂因缺水停产减产;山东胜利油田工人的饮用水实行限时、限量供应;曾有人将一吨黄河水卖到40元钱 … ( 1)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人口压力 经济迅猛发展 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 —— 资源利用率低 长。鲁教版地理必修3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4
相关推荐
2、杂志,组织各种工人活动,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等。 这是马克思作为革命家的一面。 学生活动 2 这篇悼词综合运用了叙述、议论、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请结合课文分析。 如第一部分的第一层,详细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3 月 14 日下午两点三刻”,接着具体描写了马克思逝世时从容安详的神态:“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2、伏;国际恐怖主义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环境恶化、毒品等问题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日益扩大。 因此世界的和平局面是不稳定的。 4、影响发展的因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落后、贫困、债务的阴影仍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国家间的贫富悬殊依然严重。 5、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在国际安全方面: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
系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有不同规模、不同等级、功能上各具特色的城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有机整体,称为 城市体系。 在城市体系中,城市的等级不同,其功能和服务范围也不同。 城市的服务范围 可以看作是接受这个城市服务的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范围。 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除了包括城市本身,还包括这个城市附近的小城镇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D 六边形服务范围: 在 市场原则 下,
这次论坛的主题定为“产业集聚与中小企业发展”,与会代表把目光共同集中在四个字 —— “产业集聚”上。 请问什么是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的优势是什么。 产业集聚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新趋势,是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规模效益。 产业间可以共享基础设施、相互交流协作、减低运费、扩大总体生产能力。 产业集聚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理 : 搜集资料 整理、分析 贵州 湖北 上海 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状况 人均 GDP 人口密度 长江上游,云 贵高原东北部 位于西部地区 长江中游,跨 长江、汉江 位于中部地区 长江入海口 长江三角洲 前缘;腹地 广,劳动力 素质高 地形以山地、 丘陵为主 生物、矿产和 能源资源丰富 山地、丘陵、岗 地和平原兼备;
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城市化水平低,城市规模小,城市密度小 ① 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②城镇人口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加 ③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④形成了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珠海、 中山等大、中城市在内的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原因 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 是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工业化 (1)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