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金山钙制品公司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制度手册(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工作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完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的汇总、分析、调整,并报生产技术负责人。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 财务部负责风险治理所需费用的支付,确保专款 专用。 制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工作的计划,应包括下列内容: a)生产工艺过程风险评价; b)危险物质风险评价; c)设备设施风险评价; d)工程及水文地质风险评价; e)职业卫生风险评价; f)环境风险评价; e)管理风险评价; h)紧急情况风险评价; 收集相关信息。 划分作业活动。 辨识危险源。 评价风险。 确定不可承受的风险。 制定不可承受风险控制计划。 控制可承受风险。 工作程序 a)成立辨识评价领导小组,由专业技术人员 、安全管理人员等组成。 b)辨识的结果填写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上。 持续风险评价 a)安全负责人每年三月份组织一次全矿山性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b)当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安全负责人应重新组织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 ① 法律、法规更新时; ② 矿山生产活动内容或工艺发生重大变化时; ③ 作业场所和作业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 ④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知识或方法有所改进、认为必要时; ⑤ 安全检查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时; ⑥ 采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时。 1相关培训 在制定培训计划时 ,应包括对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内容。 a)《安全部安全生产职责》 b)《生产技术部安全生产职责》 c)《财务部安全生产职责》 d)《矿山部安全生产职责》 a)主要设备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b)主要设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c)主要作业工序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d)职业卫生和作业环境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采矿工艺管理制度 保证本公司按照采矿设计工艺进行优质、高效、低耗的安全生产。 本矿山采矿工艺的管 理。 生产技术负责人按照《设计管理制度》负责年度、季度、月度采掘生产计划 (文字、表格、图纸 )的设计与编制。 负责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及监督。 生产技术负责人负责当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时,及时处理,保证采掘工艺的正常进行,负责分析、统计生产数据及资料,总结形成适合矿山生产的技术数据,用于指导安全生产。 安全负责人负责对采矿工艺过程的安全进行指导和监管。 开采范围 开采的范围必须在采矿许可证划定的矿区范围内进行,不得越界。 工艺基本要求 a)严格执 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确保矿山生产作业安全。 b)矿山开采应按照设计规定的开采顺序进行,并遵循“自上而下,先剥 后采”的原则。 c)开采作业必须按设计要求施工;无设计任何人不准施工作业或指挥施工。 d)采用的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应按设计和适应揭露的矿体地质条件: e)设备、设施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工序要求; f)各工序之间相互协调,并满足企业生产要求; 生产过程监控 a)通过安全例会、绩效考评会及晨会等各种会议以及文件、宣传栏等形式,对生产过程实施监控。 b)安全负责人按照《安全检查制度》,通过安全 检查,对生产区域、生产现场、生产技术参数、设备匹配等进行过程监控。 c)生产技术负责人根据内部管理制度和规定,通过班前会、交接班、各项检查,对生产现场进行监控,并做好记录。 a)《设计管理制度》 b)《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c)《安全检查制度》 安全整改记录 目的 对生产设备、设施的计划、采购、安装、调试、验收、使用、报废方面的控制和管理,确保生产设备、设施满足生产使用的需求。 本矿山生产系统所 涉及的生产设备、设施。 矿山部负责人负责设备及备件的采购。 矿山部负责人负责对设备的运行结果进行考核;对固定资产大修理计划的确定进行控制,对设备更新改造项目进行控制。 各部门和岗位负责本部门和岗位设备、设施的使用、维护工作。 财务负责人负责对固定资产和设备有关费用进行审核与结算。 矿山部负责人应配合安全部对特种设备、工业建 (构 )筑物、电器设备等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负责人负责对特种设备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 设施规划、配置与管理 a)生产设施 的规划、配备等重大事项由矿长决定。 b)需外购时,由后勤负责人填写《设备、设施配置申请表》,经矿长批 准后采购。 c)财务负责人应建立《固定资产台帐》。 设备配置 a)矿长组织对提出配置的重大设备进行评审后批准。 b)设备采购时,后勤负责人应按照《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制度》的要求, 对供应商进行考察,并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合格证、图纸资料和使用说明书。 设备的安装、调试及验收 设备的安装、调试由后勤负责人及供应商协调进行,后勤负责人在此期间主要负责检验设备的运行状态。 将安装、调试结果在《设备验收单》中反映出来,如发现问题,后勤负责人及时通知供应商,限期处理。 设备的使用管理 a)对设备实施分类管理,建立设备台账。 b)生产技术负责人负责编写设备的技术操作与维护规程,并根据需要及时更新。 c)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性能、操作要领及日常保养方法。 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设备技术操作与维护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d)关键设备的操作员工,需经安全培训,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及日常保养方法,合格后,才能进行操作。 e)相关岗位应做好《设备运行记录》。 设备异常时,及时报后勤负责人安排处理。 f)各部门应按照《危险源辨识 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的要求,对主要设备进行安全评价,完成《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h)设备操作员应按照《安全检查制度》的要求,采用《设备日常安全检查表》对有关设各进行日常检查。 i)长期闲置 (闲置时间半年以上 )而又不报废的设备,使用部门应通知矿山部门,矿山部门对该设备进行封存并在设备上挂上“闲置设备”牌。 闲置设备启封时应经矿山部门同意。 j)设备维修、保养所需的零部件,矿山部门应及时购置。 k)检修中的设备需挂红色检修牌。 报废的设备需挂黑色报废牌。 现场所使用的状态良好的设备不再另行标识。 设备维护保养 按《设备设施维护制度》执行。 设备的维修 a)设备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时,使用部门应组织维修,重大设备需通知矿山部门鉴定,作出相应处理。 b)检修后的设备使用前需要由操作使用人员签字认可。 检修情况及结论记录在《设备维修记录表》上。 c)本矿山不能完成的维修,由矿山部门负责委外维修,根据《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制度》执行。 设备的检测检验 a)主要为特种设备、安标产品的检测检验。 b)矿山部门按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对相关设备按计划组织检测检验,并做好检测记录。 设备的报废 a)对于技术性能严重不能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或故障频繁、效率低、经济效益差、技术改造又不经济的设备,操作员交由矿山部门申请报废。 b)如能进行转卖的,由财务部折价转卖;对不能转卖的,矿山部门应组织回收能用的零部件;当不能采取上述措施处理的,做报废处理。 c)设备报废由技术部门提出,经矿长批准,由矿山部门对该设备做报废处理。 矿山部门应在设备台账中注明报废情况。 设备管理档案 a)矿山部门应保留设备的图纸、技术资料,并复印一份给使用部门,直至设备报废。 b)档案应包括对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 、及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记录. 《设备设施维护制度》 《供应商与承包商管理制度》 《安全检查制度》 《设备购入表》 《设备基本情况登记表》 《设备检查登记表》 《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设备维修记录表》 规范设备、设施维护管理工作,使设备、设施的维护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标准、有秩序进行,有效保持设备设施的良好状态,达到延长设备设施使用寿命、提高设备综合效能和适应生产发展 需要的目的。 本矿山生产系统、辅助系统所涉及的所有设备设施维护。 矿山部门负责提出设备、设施维护计划,并监督落实。 设备、设施使用人员应按设备维护保养相关要求,并落实到位。 设备、设施维护的基本原则 a)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b)坚持使用和维护相结合原则。 c)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 设备维护工作的要点 a)进行设备、设施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维护计划,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建 (构 )筑物、穿孔设备、铲装设备、运输设备、 电气设备、照明设施、防雷设施。 b)实行设备维护保养分级、分类负责制 ①单机、独立 (如运输车辆等 )操作的设备和通用设备实行操作工人当班检查和维护保养责任制。 ②无固定人员操作的公用设备,由设备所在部门指定专人维护保养。 c)维护保养职责 ①严格按设备使用说明的规定,正确操作设备,避免设备超负荷运行。 开车前 15 分钟要仔细检查设备,及时紧固、调整、检查规定的必检部位,然后空负荷试车。 检查各控制开关是否失灵。 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停车检查,自己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检修责任者,立即处理。 ②定期添 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 ③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 15 分钟停机,将设备和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干净。 ④认真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 ⑤各设备操作人员根据《设备维护保养表》,每月制定维修保养计划,并报矿山部门备案。 设备维护规程内容及编制 a)每种设备应有维护规程,设备维护规程应有如下内容: ①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 ②简要的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 ③润滑控制点管理图表; ④当班操作人员检查维护部位,维护人员巡回检查的周期、检查点每点 检查的标准。 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常见故 障排除方法; ⑤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⑥设备易损件更换周期和报废标准; ⑦设备和设备区域的文明卫生要求。 b)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 ①凡新建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套机组、单台设备的维护规程由设备使用单位负责编写。 ②在用设备尚无设备维护规程的,应逐台限期由设备使用部门负责编写。 ③生产工艺改变,设备参数变更,使用单位应在工艺改变前一个月修订规程。 ④操作、维修人员在实践中,发现有不妥和失误之处应及时修订规程。 ⑤新编制及修订后的维护规程,应经审核,送矿山部门备案。 4 贯彻与执行 a)操作、维修人员应认真学习维 护规程。 b)维护规程应做到人手一册。 c)矿山部门对全矿山设备维护保养规程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设备管理制度》 《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 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规范劳动防护用品的评估、采购、验收、贮存、发放、检验、使用、保养、检查、更换、报废全过程的管理,保障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本矿山所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管理。 矿山部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购买、贮存、发放,并检查使用情况。 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劳动防护用品的验收。 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对员工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技巧进行培训。 使员工正确佩戴劳保品,并检查使用情况。 4 安全部门负责监督劳保用品的采购、发放情况,并指导、监督员工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评估 a)安全部门通过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识别本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需求,评估本单位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的状态。 b)防护需求包括: ①头保护; ②眼睛保护; ③脸保护; ④听力保护; ⑤手保护; ⑥脚保护; ⑦呼吸保护; ⑧热、冻保护; ⑨触电保护。 c)评估人员应由安全管理人员及员工代表组成。 d 安全部门根据劳动防护用品说明书并结合使用工序,评定各种劳动防护用品的有效性。 采购 安全部门向矿山部门提出劳动防护用品需求数量和技术资料,矿山部门负责采购符合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 验收及贮存 a)根据《供应商及承包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所提供的物品进行验收。 b)验收合格的劳动防护用品,矿山部门办理入库手续,并填写《劳动用品入库记录》。 c)矿山部门应对入库的劳动防护用品定期进行检查。 d)合格入库的劳动防护用品,遵循产品说明书或厂商建议,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