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友谊》说课设计(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内容摘要:
2、因此球体的定位旋转所产生的向心力也就必然朝着一个方向而向心,研究球体旋转型阅读教学就是研究球体与心轴之间的关系问题。 二、理论依据从控制论角度讲,教师和学生要将教材文章,这个球体旋转运作起来,就须有一个支点;没有这个支点,球体就不能定位旋转。 因此找准这个支点,就可以完成师生对整个文章“球体” 的控制,文章这个球体在师生的作用下一旦旋转起来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虚眼望去即可透过球体发现心轴,由心轴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总旨。 追根朔源:往远处推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中就写道“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 ”文心雕龙第三十篇 定势 从近处看叶圣陶教育文集 第三卷 305306 3、页中写道“我们可以设一个譬如,要把材料组成一个圆球,才算到了完成的地步。 圆球这东西最是美满,浑凝调合,周遍一致,恰是一篇独立的、有生命力的文字的象征。 圆球有一个中心,各部分都向中心环拱着,而各部分又必容合无间,不容更动,方得成为圆球。 一篇文字的各部分也应环拱于中心(这是指所要写出的总旨,如对于一件事情的论断,蕴蓄于中而非吐不可的情感之类) ,为着中心而存在。 而且各部分应有最适当的定位列次,以期成为一篇圆满的文字”。 三、教材分析伟大的友谊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六组教材的第二篇讲读课文,第一篇是讲读课文长征第三篇是阅读课文金色的鱼钩。 这三篇课文都表现了革命者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情操 4、,总的教学要求是有感情地读懂课文,要求阅读时,要把心放到课文中去,不仅做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够入情入境被课文中表达的情感所打动。 伟大的友谊这篇课文记叙了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在进行革命活动的艰苦日子里,相互关心,亲密合作的动人事迹,赞扬了他们为了共同的革命目标,在长期的共同奋斗中建立的伟大的友谊。 根据单元训练重点,我们来分析本课的教材特点,不难看出,文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生活上的相互关心和事业上亲密合作两部分应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我们可以抓住第四自然段承上启下过渡段来品文悟“道”,概括全文。 可以说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伟大” 一词的含义,体会作品饱含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所在。 四、 6、友谊,朋友间的情谊,这里讲的友谊是伟大的。 )看到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谁和谁之间的友谊。 通过什么事情他们之间建立了友谊。 为什么称这种友谊是“伟大的”。 )以上教学环节,运用发现法,从教学的第一个环节开始,就向“心轴”接近,点燃思维的第一束火花。 学生一般地都可以意识到“伟大的”这一关键问题。 “支点”得到确定。 重点,会意悟情。 通过初读课文,解决几个简单的问题,搭起全文教学的基本框架,开始由“心轴”辐射全文。 学生自读全文后初步解决以下两个问题:课文写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课文主要是从生活和事业两个方面写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的。 板书:生活马克思友谊恩格斯事业根据课文结构上的特点,引导学生 7、径奔重点段第四自然段承上启下过渡段,进一步敲定“伟大的” 问题关键,也便于展开对全文的学习,可这样设计:(1) 再自由读课文,看文章中哪一个段落能够既点明这种友谊的内容,又说明友谊的伟大。 (2) 投影出示过渡段练习题:“在生活上,恩格思热忱地帮助马克思,更重要的是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他们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亲密地合作。 ”从内容上讲,这一段既写了() ,也写了() ,既写了恩格思对马克思的() ,也写了俩人之间的()。 这一段与前后段联系紧密,有()的作用,所以我们把它称作()段,依据这一段,我们可以把全文分成前后()部分。 以上设计将语言文字训练与抓关键问题结合起来,了解文章的层次结构,可以看到 9、7 节“无微不致”节。 学习“无微不至” 节,边读边划,看文中哪些词句写出了“伟大的”。 学法指导: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无微不至”“竭尽全力 ”在文中的作用;运用删词法比较两句子a. 他们时时刻刻设法给对方以帮助。 b. 他们设法给对方以帮助。 ( 语言训练始终为理解内容服务。 ) ;运用联系生活实际法,深刻体会“ 他们都为对方在事业上的成就感到骄傲”句子的含义。 总结本自然段学习内容,说说从哪儿看出友谊是“伟大”的。 进一步突现“心轴”。 归纳学法,迁移到“争论”节和“ 通信”节中去。 运用“找、读、划、议” 的学习方法,看文中哪些词句反映了两人的友谊,并说说这友谊为什么是伟大的。 以上设计体现了“心轴 10、” 向“ 球体”的辐射和“球体”向球心轴的环拱,采用的办法是 “明搭”明显的搭桥的办法,紧紧扣住“伟大的”。 完成下列板书:马克思伟大的友谊恩格斯 事业第二部分写了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在事业上的互相帮助,直接反映了“伟大的”,一切非常清楚、明白;第一部分写的是生活,写恩格斯如何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 可这样设计教学:同学们你或者是你的家人、朋友在生活上帮助过别人吗。 如果帮助过,它能称得上“伟大的”吗。 如果不能,为什么文中的恩格斯对马克思的帮助却可以称作“伟大的”。 难道仅仅是因为他们是伟人吗。 请大家仍用“找、读、划、议”的办法自学课文,找出答案。 解决以下要点:恩格斯为什么要“竭尽全力”在生活上帮助马克思。《伟大的友谊》说课设计(沪教版五年级上册)
相关推荐
例题 在下面每一幅图中画出太阳光线、晨昏线,注出南北极点,用阴影标出夜半球,并 在夏至日图中画出黄道平面,标出黄赤交角。 春秋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例题 图 16表示某时刻全球昼夜分布状况,阴影表示夜半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 1)在图上正确 画出 . . 地球的自转方向。 ( 2) 此时是北半球的 (节气),日期。 ( 3) D点的昼长是 小时, C点的昼长是 小时。 ( 4)将图中
黑子 光球 光球层上的暗黑斑点 温度比周围低 11年 耀斑 色球 色球层上局部有时突然增亮的斑块 短时间释放的巨大能量 11年 日珥:色球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 1)太阳能量对地球的影响 直接作用:光热能源 生物生长 大气和水体运动 间接作用:化石燃料 — 人类生产生活 提供光热资源, 为生物的繁衍 生长提供能量。 如:光合作用 为大气和水体运动提供能量,促进水循环 目前主要的能源煤炭
0176。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 季节 变化规律 北回归线及以北地区:夏至日达最大值,冬至日最小; 南回归线及南地区:冬至日达最大值,夏至日最小; 回归线之间的地区:直射时最大。 同一地点 H=900纬度差 纬度差: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 同减异加 ( 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 计算 : 二分二至 太阳直射点的 位置 直射点正午 太阳高度 肥城的正午 太阳高度 春分日 0 176
低 5米 D. P不可能比 Q低 20米 【 解析 】 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陡崖的计算等相关知识。 第 (1)题,由图可知,陡崖顶部的海拔应在 50~ 60米之间。 第 (2)题,结合图并根据陡崖的计算公式 (n- 1)d≤ΔH(n+1)d,其中 n为 3, d为 10,得到陡崖的高度在 20~ 40米之间。 第 (3)题,由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判断规律可知 Q点海拔应大于 60米,
的西北方向。 正确使用罗盘的几点注意事项: ① 要保持罗盘呈 水平状态; ② 将刻度盘上的 0176。 准确指向目标; ③ 读数时目光应垂直俯视表盘 , 否则误差较大; ④ 使用罗盘时应远离磁性物体 , 因为罗盘利用地 磁工作 , 附近有磁体时会干扰罗盘正常工作。 6. 图 1- 4- 7 根据太阳的东升西落辨别方向 (北纬 40176。 地区 ), 据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