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语文选修12湘夫人拟行路难其四蜀相书愤内容摘要:

麋鹿糜 糜烂 ( 4 ) 橑 兰橑缭 缭绕 1 2 3 4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 1 ) 帝子降兮北 渚. 渚 : 水边的浅滩。 ( 2 ) 目 眇眇. .兮愁予 眇眇 : 向远看的样子。 ( 3 ) 与佳 期.兮夕张 期 : 约 会。 ( 4 ) 夕 济.兮西澨 济 : 渡水。 ( 5 ) 吞声 踯躅. .不敢言 踯躅 : 徘徊不前。 ( 6 ) 三顾 频烦. .天下计 频烦 : 犹 “ 频繁 ” , 多次。 1 2 3 4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 7 ) 两朝 开济. . 老臣心 开济 : 开创 ,扶助。 ( 8 ) 出师一表真 名世. . 名世 : 名传后世。 1 2 3 4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2)泻水置平地 ,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 ,安能行叹复坐愁 ? (3)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4)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 ,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1.《湘夫人》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几个 ?抒情主人公是谁 ?诗歌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 提示: 诗歌涉及的主要人物是湘君和湘夫人 ,抒情主人公是湘君 ,诗歌主要写了湘君赴约不遇时的情感活动。 诗歌讲述的是湘君和湘夫人的神恋故事 ,表现了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 2.《拟行路难 (其四 )》第三句 “人生亦有命 ”中的 “命 ”指什么 ?结合全诗看 ,诗人对这种 “命 ”有怎样的看法 ? 提示: 从诗歌本身看 ,诗人所说的 “命 ”,就是指门第决定人生 ,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诗人认为非常不公平 ,但没法改变 ,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3.《蜀相》的开头两句一问一答 ,有什么好处 ? 提示: 李重华《贞一斋诗话》说 :“作诗善用赋笔 ,惟老杜为然。 其间微婉顿挫 ,总非平直。 ”一问一答开头 ,近于乐府民歌 ,避免了平直。 诗的首句中的 “寻 ”字 ,用得好 ,它把开头两句连起来 ,表达了诗人急欲瞻仰武侯祠、追慕诸葛亮的心情 ,为后面颂扬诸葛亮埋下伏笔 ,使全诗和谐统一。 目标导航 文本助读 基础导练 预习导读 《书愤》之 “愤 ”?它包含了哪些感情 ? 提示: (1)义愤。 首联写诗人早年激愤于金兵南侵 ,立志收复失地。 颔联追述 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 愤中有豪言壮志 ,有民族大义。 (2)① 悲愤。 颈联 “塞上长城空自许 ,镜中衰鬓已先斑 ”,由于投降派误国 ,国家依然蒙受大难 ,诗人壮志未酬 ,却年事已高。 这一联的抒情沉痛、感伤。 ② 悲怆中抱有期待。 尾联 “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曾说过 “北定中原 ”“兴复汉室 ”的话 ,诗人正是以此自勉。 由此可见 ,《书愤》的基调虽然是壮志未酬所带来的悲愤 ,然而并不绝望 ,其中还蕴含着豪壮的感情。 句段剖析 合作交流 ,洞庭波兮木叶下。 剖析: 这两句纯属白描 ,表现出一种广阔而雄浑的景象。 诗人捕捉到了一些最富于典型性的事物 ,并用轻灵的笔触写了出来。 首先 ,它点明了季节。 其次 ,它写出了无穷的境界以及那种如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