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中考古文翻译复习ppt课件内容摘要:
1、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 何陋之有。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龙(居住)就灵验了。 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藓痕迹碧绿长上石阶,草色青葱映入竹帘中。 到这里谈笑的都是渊博的大学者,交往的没有学识浅薄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古琴,诵读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也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 2、蜀有扬子云的亭子。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要借陋室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 以不高、不深衬 陋 ,以 仙 龙 衬托 德 ,以 名 灵 衬托 馨 ,暗示虽陋室而不陋。 陋室因主人的 德馨 而 馨 ,这是陋室生辉的光点所在。 这就点明了短文的主旨。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这是一联工整的对句。 这个对句描写陋室的自然环境优美,烘托陋室不陋。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也是一联工整的对句,写室中往来人物 3、不俗,衬托陋室不陋。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四句写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曰 何陋之有。 总结全文。 先以 诸葛庐 子云亭 作类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然后又引用孔子的话 (君子居之, )何陋之有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 惟吾德馨 遥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高尚情操。 引用典故和孔子的话,对起首的比兴和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都是极好的佐证。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一是自然环境清幽。 上 4、 入 二字,比拟生动。 而且一 绿 一 青 ,色彩清丽,生意盎然。 陋室的自然环境,显得别致幽雅,宛若 世外桃源。 二是交往人物不俗。 既然 谈笑 的 往来 的都是鸿儒学者,陋室主人的德才自然可想而知。 这是以好衬好的映衬手法。 三是生活情趣高雅。 调素琴,阅金经 ,从正面说,是写实,表现室主人的从容淡静;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总之,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 惟吾德馨 , 暗示陋室不陋。 这也就为下文 何陋之有 的结论提供了事实依据。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文句式整齐,骈散结合, 通篇协韵,音调和谐,节 5、奏明快,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音乐美。 文中的精警名句,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脍炙人口,流传百世而不衰,显示了它永久的艺术魅力。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小石潭记 (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从小山岗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见水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我 )心里很喜欢它。 砍伐竹子,开出道路,往下见到一个小水潭,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 6、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段。 第 发现小石潭的经过,描绘潭的概貌。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这一句交代小石潭的方位和发现它的缘由。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这一句写发现小潭, 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这一句写 潭底。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这 句 写潭周围的树木。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石 ”的特点来写潭的。 先用水声、水色从侧面烘托:水声清脆;水色清洌,正 7、由于它是个 石 潭。 接着从正面落墨,写出石潭中石头的种种形状和姿态。 然后又就树木的长势从旁描绘 石 : 蒙 覆盖着, 络 一缠绕着, 摇 晃动着, 缀 连结着,树木的种种姿态,正说明它是长在石上的。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石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似的。 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人逗乐。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段,写潭水、游鱼。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8、。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佩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这一段既写了鱼,又写了水; 明写了鱼,暗写了水。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光、影子等各个角度去点染的。 整段文字没有一个 水 字,但没有一处不在写水。 正面写鱼,侧面写水;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先写鱼的游, 空游 两字, 突出了水之清 ,清到了透明的程度,鱼儿在水里游,竟像是在空中没有凭依似的。 继而写鱼的影,借日光来显示,这是从感觉的 另一个角度来写水之清。 太阳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 鱼、石、影全都清清楚楚,足见水是多么清澈透明。 这 段也写了鱼展现出 生动的画面。 先写鱼呆呆地 动不动,潭底石上印 9、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 静止 的画面;再写鱼儿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过来,一会儿游过去,非常活跃,这是 活动 的画面;最后用 拟人 的手法,说鱼儿 似与游者相乐 ,妙趣横生。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虎差互,不可知其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水流像长蛇爬行那样弯曲,或现或隐。 那石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相互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段,写潭水的来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这一段 写潭水的来源,突出溪水的曲折、悠远。 虽只有三言两语,却刻画 10、入微,给人鲜明生动的印象。 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 形象的比喻。 斗折 写的是溪身,这是 静止 的; 蛇行 写的是溪水,这是 流动 的。 一动一静,各具特色。 犬牙差互 写的是 两岸的形状。 潭是 石 潭,岸是 石 岸,特征突出。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无人,使人心神凄凉,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因为那种环境太凄清,不能久留,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段,写潭上四周景色给人的感觉。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 11、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写小石潭周围的环境,突出 凄 清 悄怆 之感。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5)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一同去游览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段,记下同游者的姓名。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这一段相当于附录。 如果仅就一篇游记看,到上一段就可以结束。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 12、着意 渲染 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 气氛 , 抒发 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 心绪。 本文按 游览的先后顺序 来描写景物。 先 承 永州八记 中的上一篇 钴铒潭西小丘记 ,点明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看见竹林,听到水声,便 伐竹取道 ,见到小石潭。 接着 描写石潭的概貌,抓住石潭形状的特点来描绘,着重写石。 再接着 写潭中之景,着意描写鱼和水,动静结合,写近处所见。 然后写 溪流水源,写远望之景。 最后写 潭上的气氛,借景写情,抒写了作者悄怆悲凉的心绪。 条理清晰,毫不散乱。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 与朱元思书 (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 13、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风停了,烟雾也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一样的颜色。 我乘着船随着江流飘荡,任船所至(观赏景物)。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里左右,奇山异水,是天下独一无二的美景。 2016/11/28该课件由【语文公社】段,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总揽胜景,开启下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以对句发端,从大处着笔, 勾勒出这幅山水画卷的整个形势气象 ,使人觉得天光山色宛然在目。 作者这里不是单以天衬山,或是单以山来衬天,而是让天与山互相衬托,从整体上再现了美景。 开头两句视野是何等开阔,心情又是何等舒展 !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进一步 抒写江上放舟,对景陶醉的那种自由解脱的情态。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不仅 点明了去向和路程 ,而且暗寓着这次游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伸展和推移,使得作者所要描绘的景色显得十分开阔而又富有纵深变化,这也 为下文的进一步展开 埋下了伏笔。 开头这一段从结构。(苏教版)中考古文翻译复习ppt课件
相关推荐
会组织 群体变大,智慧似乎也随之增大 既是动物,又是动物的组织、细胞或细胞器 单独的动物合并成一个生物 二、阐释生物的集体性社会性 ( 39) 重难点突破 • ,在作者的眼里,生物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明确:文章中提到的生物有蚂蚁、蜜蜂、鲱鱼以及粘菌细胞等作者眼中,它们好比是一个小型的人类社会组织,有纪律、组织,能做到事半功倍 2020年 12月 24日星期四 23 重难点突破 •
方式;而在叙述和议论之中,又运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句,抒发了对马克思的尊敬、爱戴和悼念的真挚感情。 叙述可以记清事实,议论可以阐明观点,抒情可以吐露情怀,三者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使演讲词的观点和材料高度统一,而且会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 2)语言上生动 凝练,内涵丰富。 本文是恩格斯对马克思一生伟大功绩的高度概括,高屋建瓴而又充满感情。 体现在语言上,文章用词准确,生动凝练,内涵丰富。
” 修禊 事也 茂林 修 竹 况 修 短随化 列坐其 次 丝竹管弦之 盛 俯察品类之 盛 所以 游目骋怀 所以 兴怀,其致一也 足以 极 视听之娱 夫人之相 与 重点实词、虚词 古代的一种风俗 高 长 旁边,水边 繁盛 繁多 用来 …… 的原因 动词,穷尽 交往 或 取诸怀抱, 悟 言一室之内 况修短随化,终 期 于尽 未尝不 临 文嗟悼,不能 喻 之于怀 固 知 一 死生为虚诞 齐 彭殇为妄作
1、小草和大树夏洛蒂 勃朗特苏教版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第三组 境 撇下 前辈 狭窄 力 铅笔 钢铁 骚 训诫 陡峭 寥寥无几 棘 罕见难堪 撇开 长辈 祖辈 平衡衡量 坚毅 刚毅 铅球 嗷待哺 要强好胜 节衣缩食脱颖而出 寥寥无几 惴惴不安孜孜不倦 大名鼎鼎 堪称楷模嗷嗷待哺:雏鸟哀号着等待哺食。 形容饥饿难忍,急于求食的样子。 要强好胜:事事不甘落后,愿意为了成功付出努力,喜欢胜利、成功。
前,政府许下“解放黑奴”的宣言,给黑奴带来了希望 一百年后,政府没有兑现诺言,“宣言”成为“空头支票”,黑人依然没有自由和平等 如果黑人没有自由和平等,国家就得不到稳定 找 他以 怎样的方式 来实现这个梦想。 8—17自然段;非暴力斗争方式 哪些段落。 哪些语句 反映了这种斗争方式。 8段 — 我们 不要 采取错误的做法。 我们 不要 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 我们斗争时
是一种和乐可唱 、 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 初起时称 “ 曲子 ”“ 杂曲子 ”“ 曲子词 ” , 后来也称作 “ 乐府 ” (如《 东坡乐府 》 )、 “ 长短句 ” (如 《 稼轩长短句 》 )或 “ 诗余 ” (如 《 草堂诗余 》 )等。 它的特点是 “ 词有定格 , 句有定数 , 字有定声 ”。 每首词都有一个曲词名称 , 叫 “ 词牌 ” , 如 “ 沁园春 ” 就是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