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母语”导写及满分例文评析内容摘要:

2、汇的时代,母语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我们交流思想感情,欣赏文学作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等,都离不开母语。 可以说,我们每天都在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 请根据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体会,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 试题评析“母语”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这道作文题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 母语是一切语言的基础,感受、关注、学习、运用并发展母语,是我们的生命和思想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这道作文题将学生引导到语文学习的本原,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体味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同时,这道题极富时代感和针对性。 一方面,当今世界汉语日益 3、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很多国家,学习汉语,了解汉语,运用汉语已经逐渐成为热点。 另一方面,汉语也受到强势语言英语的冲击,前景令人担忧。 在国内,中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不高,对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在社会上,由于网络语言的冲击,汉语的纯洁和规范性也受到挑战。 这道作文题直接触摸到了时代跳动的脉搏,也是命题者的意图所在。 写好这篇文章关键在审题。 首先我们要抓住这个关键词“母语”。 在这则只有 135 字的材料里,“母语”就出现了 8 次之多,整个材料都是对“母语”的解说,材料十分单一,整个材料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道话题作文。 另一方面,这则材料概括了母语的价值、作用和意义,最 4、后用“感受”“学习”“运用”三个词概括了我们与母语的密切关系,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思想表达的空间。 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又是一则材料作文。 只要认真揣摩材料,不难发现材料中有许多写作的角度。 比如,可以阐述母语的性质和价值,可以论述母语的作用和意义,可以叙述你或者是身边的人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的故事。 因此,这篇文章并不难写。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我们是“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竞争与交汇”的背景下来谈论母语的,强势外语的冲击,网络文化的入侵,都会使我们对母语的前途深感担忧,文章必须涉及我们母语的这些现状以及人们对母语的态度,而一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就是“文章合为时而著”了,文章就会进入到一个比 6、篇文章有一定的难度。 一是高中学生从家门到校门,涉世不深,经历有限,很少有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对法兰西语言的那种情感。 二是缺少对生活的发现,比如我们每天都在与母语打交道,感受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就是写作的范围,而这些往往会被考生熟视无睹。 很多考生感到无话可写,便是这个原因。 比起前几年的高考作文题来,今年的湖北题有一个很好的导向,那就是引导考生关注生活。 这里的生活包括考生自己的经历和身边的故事,还包括我们的课堂,我们学习的过程。 这是一种积极的引导,相信今年的湖北高考作文题会对高中的作文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满分例文一】守住文化最后的净土湖北考生众所周知,一个民族用以区分其他民族的最显著的 7、特点不是武器,不是权势,而是语言,是我们从开口说话到死亡一直都不能割舍的母语。 以前很不理解,明明都是说英语,为什么还偏偏要分出一个英式英语,一个美式英语呢。 大都是同一种语言,干嘛还要创造一些彼此不能互相理解的词来增加沟通的难度呢。 直到我渐渐长大,便开始懂了,甚至还有些同情那些美国语句。 可能你会问,不论在哪一个方面都是居世界先列的超级大国的美国有什么值得同情的呢。 但我认为,美国虽然有钱,却也贫瘠得很。 说得夸张一点,就是除了钱,穷得什么都没有了。 他们没有文化,没有语言,虽然强大,却没有自己的历史。 说到这里,我想你应该理解美国人非要创造出一个美式英语的道理了吧。 对,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母语。 对于当年那 8、一批来到美国的英国人来说,他们早已不是英国人了。 在远离了那个地方后,再也不能以英国人自居,自然也不能再说那里的语言了。 所以他们选择了美式英语。 独立,不仅仅是一场战争,一个宣言。 独立,更是一种符号,一种语言。 所以,在我看来,美国真正的独立是从美式英语开始的。 在我的认识中,文化一直就是一种混乱不清的理念,我们口口声声说要守住中国的根,守住中华泱泱大国几千年的文化,可是该怎么守。 我还记得早几年,爸爸的一个好朋友偕妻女回大陆,他很早就去了香港,并在那里成家立业。 他的女儿与我年纪相仿,却始终不曾开口说话。 某一次,我听见她和她爸爸的对话,纯正的英语让我很是羡慕。 事后,我跟爸爸说了自己的看法,爸爸却说了句我 9、当时听不懂的话,他说“她已经不是中国人了”。 直到过了很久的今天,我才明白爸爸那句话的含义,一个连国语都不会说的人,注定是一个回不了家的游子,徘徊走四方,却找不到根的感觉,很是可怜的。 母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自下而上发展之根,是文化最后的净土,我们可以不抑制肯德基,可以忘掉怎么拿筷子,但要记住,不要忘记母语,不要忘记我是中国人。 守住母语,守住文化最后的净土,守住华夏之根。 满分理由这是一篇有独到认识和体验的议论性散文。 采用“巧为灵魂定位法”,开头、中间、结尾多次点击观点,文章从“母语是世界各民族相互区别的标志”落笔,通过美国人没有母语而创造美式英语的历史事实,感悟到美国的独立“不仅仅是一场战 11、表达看,语言质朴自然,表意清晰流畅。 从发展等级看,能透过语言现象深入本质,见解新颖,观点具有启发性,个性色彩鲜明。 【满分例文二】母语,那一丝血脉 湖北考生也许,你会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让人们赞叹不已;也许,你能说一段动人的法语,让人们如痴如醉。 但请不要忘记你的母语汉语,不要忘了身上流淌着的华夏民族的血液,不要断了那维系你我的一丝血脉。 随着世界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逐步加快,多样文明如潮水般向我们侵袭而来,而英语,这一门最广泛的语言,冲击着我们的耳膜。 你可曾因一门英语的不及格而失掉奖学金。 你可曾因一门英语的不过级而为毕业证书愁眉苦脸。 你可曾因英语表达的不流畅而失掉了一次又一次的面试,一份又一份的 12、工作。 在每一次的痛苦遭遇中,你甚至问自己,处处是英语,汉语是干啥用的。 这门母语,还有说的价值吗。 在多元文化的竞争中,身旁年轻的选手个个健步如飞,而我们的老祖宗似乎有些气喘吁吁,步履蹒跚了。 看看身边那些牙牙学语的幼儿,还没学会普通话,却已开始念念有词地唱A、B 、 C、D 歌了。 听听现在中学生的耳麦里,大段大段的词曲全是英文说唱。 而广告、包装,你看得到中文的地方,那一定有英文;你看得到英文的地方,却见不到中文。 明明是中国生产,中国销售,还非得弄个 怕国人看不懂中文吗。 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掌握一门门的外语,但切不可数典忘祖,丢掉了我们的根本。 都说血浓于水,维系着这一方水土,联系着整个中华民族的,是 13、我们的文化,是我们的母语啊。 纵观历史的长河,在众多文明的诞生与消失、衰落与兴盛中,在同我们一同到来的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没有断层的文明,它就这样深深地延续至今,而这一切或多或少与我们统一的文字有着关联吧。 我们有孔孟哲学,有百家争鸣,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杜甫,有驰骋天地的“诗仙”李白,有宋词元曲,有西游记、红楼梦。 汉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我们又怎么能忘,怎么敢忘呢。 它岂是一个诺贝尔文学奖承载得起的。 记得你说的第一句话吗。 是母语。 记得你难过的时候,那些安慰语中,最诚挚、最亲切的语言吗。 是母语。 任凭时代如何发展,任凭世界如何变迁,萦绕在我们心头的仍是那一句句亲切的汉语,你是体内流动 15、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都是母语带来的美感与享受。 我们应该远离多元文化的浮躁,回归母语的本源,灵魂才更加充实自然。 母语是我们最初的语言,如同母亲的乳汁般滋润心田,哺育灵魂。 母亲对民族是生存发展之根,对国家是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这个喧嚣纷杂的时代,我们开始崇尚新潮的外来词汇,“酷”、“卡哇依”声声入耳,最传统而最丰富的母语却淡褪了视线,我们开始趋之若鹜地报考托福、雅思,报名的队伍蜿蜒数十米,而母语的等级测试却鲜有出现。 不禁疑惑,我们的母语怎么了。 我们究竟应如何对待母语。 远离浮躁,回归母语,我们将传承悠久的中华文化。 肩负民族振兴的大旗,年轻一代怎容得忘记母语。 武汉某重点高校曾有规定,报考研究生者 16、必须背诵论语老子,因为这虽似艰深难解的古文却包含了儒道思想的精髓,此举一出,好评如潮。 真正掌握了母语,回归母语经典,文化的火种才得以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远离浮躁,回归母语,我们的灵魂将更加充实和美丽,先秦的诗经楚辞,魏晋的乐府双璧,盛唐两宋的诗词雅韵,明清的小说散文,都源源不断地为精神注入营养。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求贤若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缱绻情思;“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的壮志难酬;“苍山负,明烛天南”的瑰丽风光都深深地印在我们灵魂深处。 远离浮躁,回归母语,我们一样跟上时代的节奏,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正向世界展示焕然一新的面貌。 据显示,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加大推广汉语学习的力度,在法国,汉语已将成为第三多的选修语种。 那么,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是否应更重视母语的学习呢。 学习母语,更能促进对外来文化的学习,更能融入全球的趋势,展望未来,博览古今。 回归母语,我们将传承文化,提升灵魂,紧随时代。 拨开浮躁的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