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内容摘要:
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1/R3+ 对两个电阻并联有: R=R1R2/( R1+R2) ④电流分配: I1/I2=R1/R2 I1/I=R1/R ⑤ n个相同电池( E、 r)并联: En = E rn =r/n 再由学生 讨论 下列 问题: ① 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 ② 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 其中最小的电阻; ③ 若某一支路的电阻增大,则总电阻也随之增大; ④ 若并联的支路增多时,总电阻将减小; ⑤ 当一个大电阻与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 2. 怎样判断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两种基本形式.判断某一电路中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要抓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基本特征.具体方法是: (1)定义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是串联;并列连接在电路两点间的是并联. (2)电流法:凡是同一股电流依次流经几个用电器,就一定是串联.电流在某点分支,即一股电流 (干路电路 )分成几股电流 (支路电流 ),再在某点处汇成一股电流,这几股电流。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2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相关推荐
: E a = E b > E c ; r b > r a > r c 6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所得路端电压 U 随电流强度 I 变化的图象如图 5 所示,由图象可知,电池的电动势 E = __________ V ,内电阻 r =__________Ω. 图 5 答案: 0 ; 0 7 . 某同学按图 6 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该同学将变阻器的滑片 P
力 )、涡旋电场力等,其大小也不同。 • (2)电动势是标量,电源内部电流的方向,由电源负极指向正极。 (3) 公式 E =Wq是电动势的定义式而不是决定式, E 的大小与 W 和 q 无关,是由电源自身的性质决定的,电动势不同,表示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不同,例如:蓄电池的电动势为 2V ,表明在蓄电 池内移送 1C 的电荷时,可以将 2J 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 .
弧形轨道平滑连接,圆弧的圆心为 O,半径 R= ,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 E= 104N/C,现有质量 m=、电荷量 q= 10- 4C的带电体 (可视为质点 ),从 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 sAB= ,带电体与轨道 AB、 CD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假定带电体与轨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 求: (g取 10m/s2) • (1)带电体第
2、,戏剧技巧的高妙绝伦,但高中语文教学并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单从所选取的这一段莎剧经典,尚不足以使中学生初探莎剧艺术殿堂的辉煌。 人们还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每一个读者的眼中却只有一个哈姆莱特。 这就是说,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创造自己心中的那个哈姆莱特,这是一个问题。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说的“哈姆莱特”已经不是作为主人公的“哈姆莱特”
几种常见电场的电场线 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 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 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 带电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线 • 3.电场线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的比较 两线 内容 电场线 运动轨迹 客观性 电场中并不存在,是为研究电场方便而人为引入的 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是客观存在的 切线 意义 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同时也是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学生回答:( 1)略; 教师:法拉第同学们曾记否。 学生(集体)回答:电磁感应现象。 教师: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对事物的本质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在电学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依据法拉第的观点,我们如何描述电荷 A、 B之间的作用力。 师生共析。 ( 2)略; 教师启发引导:场是“物质”──它和分子、原子组成的实物一样具有能量、质量和动量,电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