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1章3电场强度内容摘要:
几种常见电场的电场线 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 等量同种电荷的电场线 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 带电平行金属板间的电场线 • 3.电场线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的比较 两线 内容 电场线 运动轨迹 客观性 电场中并不存在,是为研究电场方便而人为引入的 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轨迹是客观存在的 切线 意义 曲线上各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同时也是正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即正电荷在该点产生加速度的方向 轨迹上每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粒子在该点的速度方向,但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 [特别提醒 ]带电粒子运动轨迹与电场线重合必备的条件: • (1)电场线是直线; • (2)带电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或受其他力,但方向沿电场线所在的直线; • (3)带电粒子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方向沿电场线所在的直线。 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 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 ab 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 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 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 P 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 4 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 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 )( ) • 答案: A • 解析: 根据力和运动的关系知,当粒子运动至电场中某一点时,运动速度与受力如图所示,又据曲线运动知识知粒子运动轨迹夹在合外力与速度之间,可判定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如 A选项中图所示。 考点题型设计 • 关于电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对电场强度的理解 A .以点电荷为圆心, r 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 的场强都相同 B .正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电场强度大 C .电场中某点放入试探电荷 q ,该点的场强 E =Fq,取走q 后,该点场强不变 D .电荷所受电场力很大,该点电场强度一定很大 • 解析: A:场强是矢量,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以点电荷 Q为圆心,半径为 r的球面上,场强的大小 E= kQ/r2,但方向不同,故 A错误。 • B:在正电荷和负电荷周围确定场强的方法相同,用试探电荷 q放到被考察点, q所受的电场力为 F,那么 E= F/q。 由此可见,何处场强大,何处场强小,与电荷的正负并没有什么关系,故 B也错误。 • C:电场强度 E是电场的性质,试探电荷是用来体现这一性质的 “ 工具 ” ,就像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一样,温度计插入水中,水的温度就由温度计显示出来,取走温度计,水的温度仍然如此,不会消失。 故 C正确。 • D: E= F/q一式中, E的大小并不是由 F、 q来决定的。 在电场中某一点放入一试探电荷 q,那么 q越大, F越大,而 F/q这一比值却不变。 故 D错误。 • 答案: C • 点评: 通过本例的分析,可使学生全面地理解场强的定义。 场强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试探电荷 q无关。 • (昌乐二中 2020~ 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检测 )如图所示是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 E与放在该点处的检验电荷 q及所受电场力 F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 • 答案: AD • 解析: 电场强度 E应由场源电荷和该点的空间位置决定,与试探电荷 q无关,故选项 A正确;当电场强度确定时,电场力 F= qE∝ q,故选项 D亦正确。 •对电场线的理解及应用 ( 上海理工大学附 中 20 14 ~ 2020 学年高二下学期检测 ) 一负电荷从电场中 A 点由静止释放,只受电场力作用,沿电场线运动到 B 点,它运动的速度 —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 则 A 、 B 两点所在区域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可能是下图中的 ( ) • 解析: 由速度 —时间图象可知,电荷的速度越来越大,且加速度也是越来越大,故电荷在运动过程中,应受到逐渐增大的静电力作用,所以电场线的方向应由 B指向 A。 由于加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电场力。20xx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1章3电场强度
相关推荐
2、,戏剧技巧的高妙绝伦,但高中语文教学并不是纯粹的学术研究,单从所选取的这一段莎剧经典,尚不足以使中学生初探莎剧艺术殿堂的辉煌。 人们还说“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每一个读者的眼中却只有一个哈姆莱特。 这就是说,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创造自己心中的那个哈姆莱特,这是一个问题。 应该指出的是,这里说的“哈姆莱特”已经不是作为主人公的“哈姆莱特”
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 1/R=1/R1+1/R2+1/R3+ 对两个电阻并联有: R=R1R2/( R1+R2) ④电流分配: I1/I2=R1/R2 I1/I=R1/R ⑤ n个相同电池( E、 r)并联: En = E rn =r/n 再由学生 讨论 下列 问题: ① 几个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一个电阻的几分之一; ② 若不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小于 其中最小的电阻; ③
: E a = E b > E c ; r b > r a > r c 6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所得路端电压 U 随电流强度 I 变化的图象如图 5 所示,由图象可知,电池的电动势 E = __________ V ,内电阻 r =__________Ω. 图 5 答案: 0 ; 0 7 . 某同学按图 6 所示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该同学将变阻器的滑片 P
学生回答:( 1)略; 教师:法拉第同学们曾记否。 学生(集体)回答:电磁感应现象。 教师:法拉第是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对事物的本质有着非常敏锐的洞察力,在电学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依据法拉第的观点,我们如何描述电荷 A、 B之间的作用力。 师生共析。 ( 2)略; 教师启发引导:场是“物质”──它和分子、原子组成的实物一样具有能量、质量和动量,电视机
式上与代数和是相同的,只是在具体求的时候,将表达式中的 和与差转换成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综合拓展 或三角形定则求.如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它的初速度为 v1,经过一段时间速度变为 v2,如右图所示,求速度的变化量 Δv.速度的变化量是末速度 v2与初速度 v1的差,其数学表式为 Δv=v2- v1,但课本上讲的是矢量相加法则,如何将矢量相减变成矢量相加,我们不难发现,只要将上式变成 v2= v1+
使流过A1灯的电流比流过 A2灯的电流增加得慢 断开电键 S时,流过线圈 L的电流减小,产生自感电动势,阻碍了电流的减小,使电流继续存在一段时间,在 S断开后,通过 L的电流反向通过电灯 A,且由于 RL≪RA,使得流过灯A的电流在电键断开瞬间突然增大 如下图所示, A1与 A2是完全相同的灯泡,线圈 L的电阻可以忽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合上开关接通电路时, A2先亮, A1后亮